发布时间:2019-09-09 14:15 原文链接: 实验室的“绿色”发明将二氧化碳减少为有价值的燃料

  近日据报道,莱斯大学发表在《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他们建造的电催化剂反应器能够回收二氧化碳,利用电力生产纯液体燃料溶液这将有可能成为一种高效且有利可图的方式来重复利用温室气体,并使其远离大气。

  莱斯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师HaoTian Wang开发的催化反应器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在最新的原型中,生产高纯度、高浓度的甲酸。

  研究人员指出,由传统二氧化碳装置生产的甲酸需要昂贵和高能耗的净化步骤,而我们这种直接生产纯甲酸溶液的方法将有助于推广商用二氧化碳转化技术。

  Wang说:“X射线吸收光谱技术是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同步辐射光源II的内壳光谱(ISS)光束线中的一项强大技术,使我们能够在操作过程中探测电催化剂的电子结构。我们通过与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合作,跟踪了铋在不同电位下的氧化状态,并能够确定催化剂在二氧化碳还原过程中的活性状态。”

  利用目前的反应器,实验室连续生产甲酸100小时,反应器组件(包括纳米级催化剂)的降解可以忽略不计。Wang表示可以很容易地改造反应器来生产高价值的产品,如乙酸、乙醇或丙醇燃料。

  Wang说:“总体情况是,减少二氧化碳对于它对全球变暖以及绿色化学合成的影响非常重要。如果电力来自太阳能或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我们就可以形成一个环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重要的物质,从而不会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

相关文章

二氧化碳加氢制碳一产物研究有了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邓德会团队,应邀发表了关于二氧化碳加氢制碳一产物选择性调控的综述文章。该综述系统介绍了二氧化碳加氢制碳一产物的研究进展,并对二氧化碳加氢的选择性调控策略、存在的......

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取决于土壤碳底物

甲烷(CH4)与二氧化碳(CO2)的相对排放量是探究气候变暖影响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深入理解CH4与CO2排放的温度敏感性,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梁玉婷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陈......

氧化物催化剂与氧化物载体间存在界面限域效应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研究员傅强团队在界面限域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发现开放的TiO2等氧化物载体表面能够提供限域环境,并且驱动In2O3颗粒在二氧化碳加氢反应气氛中自发......

16世纪大气二氧化碳为何下降?人类活动变化导致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地球科学论文指出,人类活动的变化或导致16世纪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下降,原因是公元1450-1700年新旧大陆交流期间美洲大规模土地利用的变化。这项研究......

新方法可直接测量催化剂颗粒内温度分布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叶茂、刘中民院士团队在催化剂颗粒温度测量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开发出单个工业分子筛催化剂颗粒内温度分布三维时空分辨测量方法,揭示了强放热的甲醇制烯烃反应过程中催化......

高达5500小时!厦大团队创制超高稳定性催化剂

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王野、傅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姜政等,创制出高达5500小时以上寿命的超高稳定性In/Rh@S-1催化剂,在近热力学平衡收率条件下,高选择性催化丙烷等低碳烷......

新思路!低浓度二氧化碳实现直接电解转化

二氧化碳电解能够将烟道气等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高值燃料和化学品,是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负碳技术。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汪国雄和研究员高敦峰团队与大连工业大学安庆大教授团队合作......

研究实现二氧化碳加氢高选择性制低碳烯烃

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和研究员王集杰等在二氧化碳加氢制低碳烯烃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开发了ZnZrOx/SSZ-13串联催化剂,实现了二氧化碳到低碳烯烃的高选择性生成,其低碳烯烃选择性......

大连化物所等提出低浓度二氧化碳直接电解转化新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碳基资源电催化转化研究组研究员汪国雄和高敦峰团队,与大连工业大学教授安庆大团队合作,在二氧化碳(CO2)电解制备燃料和化学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实......

大连化物所等提出低浓度二氧化碳直接电解转化新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碳基资源电催化转化研究组研究员汪国雄和高敦峰团队,与大连工业大学教授安庆大团队合作,在二氧化碳(CO2)电解制备燃料和化学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