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周期快模磁声波(QFP wave)和极紫外波动(EUV wave)是太阳大气中常见的两种波动。在过去几十年中,对这些波动的驱动起源一直存在争议,研究人员认为可能分别存在来自耀斑脉冲和日冕物质抛射(CME)两种触发机制。现在,一般认为EUV波是由日冕物质抛射导致的,但对于QFP波的起源机制,一种普遍的看法是认为由耀斑压强脉冲导致。

  最近,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日冕物理研究和选址技术组苗玉虎等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一个太阳活动爆发事件中(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爆发)同时产生了一个QFP波和一个EUV波,QFP波的第一个波列与EUV波的波前是同一个波前。

  该事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让科研人员对QFP波和EUV波的触发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由于QFP波与EUV波的波前是同一个波列,而且STEREO卫星也证实了相应的日冕物质抛射,因此研究人员认为QFP波可以被日冕物质抛射爆发所激发。在爆发过程中,初始宽带脉冲可以分散演化为QFP的多个波列。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杂志快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

  该研究发现,由宽带脉冲活塞式驱动造成的激波,可沿漏斗状冕环进一步演化为QFP波。日冕物质抛射与QFP波的生成有着密切联系,其中的诸多细节还有待更多事例来揭晓。

相关文章

日冕自转变化的驱动源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与研究基地博士向南彬、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新华,联合云南民族大学教授邓林华等,在日冕整体自转与太阳多尺度磁结构的关系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这......

12月4日可能还会发生小到中等地磁暴磁暴现象对人身体有影响吗?

北京时间12月1日17时至12月2日8时,受太阳日冕物质抛射(CME)爆发影响,地球出现3小时Kp为7的大地磁暴,3小时Kp为6的中等地磁暴,以及9小时小地磁暴,目前地磁活动还在持续中。(Kp指数即全......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12月4日可能发生小到中等地磁暴

北京时间12月1日17时到12月2日8时,受太阳日冕物质抛射(CME)爆发影响,地球出现3小时Kp为7的大地磁暴,3小时Kp为6的中等地磁暴,以及9小时小地磁暴,目前地磁活动还在持续中。(Kp指数即全......

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期间的磁层软X射线辐射研究获进展

太阳风电荷交换(SolarWindChargeExchange,简称SWCX)是指太阳风中高价态的离子(C、N、O等)和中性成分(地球空间中主要是中性H)发生碰撞,获得一个电子进入激发态,随后在回到基......

湍流模拟揭秘等离子体中能量流动

美国能源部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太阳日冕加热过程,它有助解释为什么围绕太阳的大气层——日冕会比太阳表面热得多。这一发现或会提高解决一系列天体物理难题的能力,例如恒星形成、宇宙中大......

日冕极紫外波与冕环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大学研究团队合作结合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羲和”号等卫星的多波段、高分辨率观测资料,研究了一个磁通量绳爆发过程,首次探测到冕环在膨胀上升期间伴随的垂直振荡,揭......

日冕极紫外波与冕环相互作用的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大学研究团队合作结合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羲和”号等卫星的多波段、高分辨率观测资料,研究了一个磁通量绳爆发过程,首次探测到冕环在膨胀上升期间伴随的垂直振荡,揭......

日冕准周期波波列物理激发机制揭示

记者19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科研人员首次观测到传播的大尺度日冕准周期快磁声波波列现象,并揭示了其物理激发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天文与天体物理学》上。太阳大气中存在着不同模式的磁流......

耀斑激发大尺度准周期日冕波的观测证据来了

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日冕观测与选址组在日冕波的起源研究中获得新进展。该研究由博士研究生周新平等人完成,研究结果于5月1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TheAstrophysicalJourn......

穿过日冕“帕克”探测器首次与太阳亲密接触

“帕克”太阳探测器艺术构想图。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科技日报北京12月15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综合外媒最新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任务理事会副局长托马斯·祖布钦在14日举行的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