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1-09 10:16 原文链接: 天文学家发现不是每个云团都能化身恒星

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并未变成恒星的云团。

  并非每一个年轻演员都能够变为银幕上的明星,同样,并不是寒冷太空中的每一个云团都能够成长为一颗灿烂的恒星。 

  天文学家指出,一个曾经命里注定要在蛇夫星座闪耀的气体与尘埃团似乎被分解了,并将永远无法成为一颗恒星。

  这一线索来自于云团的化学特征。

  为了形成一颗恒星,一个云团会塌缩并增加密度,这些密集气体中的化学反应随后形成了硫和氧的化合物。

  欧洲天文学家发现,在黑暗的烟斗星云中的一个气态团——如图所示且可为肉眼所见——富含有大量的氧化硫,这是该云团曾经密度很大的一个迹象。 

  CSIC-IEEC的P. Frau和同事指出,如今这一云团正在扩散,表明有一些外力正在撕扯着它,进而使任何“明星梦”都告破灭。

  这一云团距离地球约450光年,被命名为“核心47”——这一没有恒星的天体是嵌入烟斗星云的100多个云团中的一个。 

  烟斗星云的直径约为55光年,至今依然是许多恒星的产地,从而使其成为研究恒星诞生以及“造星失败”的最初阶段的绝佳地点。 

  恒星通常是在一团密度均匀、稀薄的星际气体中形成的。在形成的过程中,首先是气团中心的星际物质在引力作用下互相吸收、聚集,密度开始增大,对周围物质的吸引力增加,吸引周围更多的物质向中心聚集,并进一步使中心密度增加、压力增大、温度升高。当压力和温度达到某一水平时,中心部分逐渐开始发光、发热,这时就可以认为一颗新恒星诞生了。

相关文章

巴西研究发现恒星化学成分与其行星间的相关性

巴西圣保罗大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和大气科学研究所(IAG-USP)的科研人员研究了192颗与太阳相似的恒星样本,发现行星的存在与恒星中低锂含量之间存在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或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太阳的锂丰度与其......

巴西研究发现恒星化学成分与其行星间的相关性

巴西圣保罗大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和大气科学研究所(IAG-USP)的科研人员研究了192颗与太阳相似的恒星样本,发现行星的存在与恒星中低锂含量之间存在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或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太阳的锂丰度与其......

云南天文台揭示大质量恒星死亡前剧烈物质抛射过程

近日,《科学通报》(ScienceBulletin)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张居甲团队和清华大学王晓锋团队在超新星闪现光谱研究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在十年一遇的超新星爆发事件SN2023ixf中......

“蓝行者3号”巨大的新卫星比天空中几乎所有恒星都要亮

美国基特峰国家天文台的麦克梅斯-皮尔斯太阳望远镜捕捉到蓝行者3号留下的痕迹。图片来源:网络在已经布满卫星的天空中,“蓝行者3号”是最耀眼的新成员。仅SpaceX一家航天公司就向轨道发射了5000多颗卫......

研究新进展|新疆天文台利用ALMA观测到二碳化硅在富碳AGB星周呈环状分布

渐近巨星支(AsymptoticGiantBranch,AGB)恒星的星周包层(CircumstellarEnvelope,CSE)中含有大量气体分子(已探测到105个),约占星际空间发现的所有分子(......

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究生命繁衍

一组国际科学家使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首次在太空中探测到重要的碳化合物(CH3+),该分子也被称为“甲基阳离子”,其有助形成更复杂的碳基分子。碳化合物构成了所有已知生命的基础,......

一颗特殊恒星的“寻亲”之旅

理论研究曾预言宇宙早期第一代恒星的质量可以超过100倍太阳质量。然而,遗憾的是,天文学家此前从未在观测上予以证实。这次,我国天文学家找到了此类恒星曾经存在的“实锤”!6月7日,《自然》在线发表了中科院......

科学家首次发现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化学遗迹

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研究团队率先在银晕恒星中发现了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演化后坍缩形成的对不稳定超新星(pair-insta......

研究人员利用SOFIA天文台数据揭示了一个被摧毁行星系统

一旦一颗恒星演化到主序星阶段之外--这是恒星演化的最长阶段,在此期间,恒星核心的核聚变产生的辐射被引力所平衡--它可能拥有的任何行星系统的命运就是一个谜。天文学家通常不知道在这一点之后行星会发生什么,......

巨大的恒星苗圃的隐秘景象在百万张图片

该小组在五年时间里获得了超过一百万张图像。然后,这些单独的图像被拼凑成这里发布的大型马赛克图片,揭示了广阔的宇宙景观。这些详细的全景图展示了黑暗的尘埃斑块、发光的云层、新诞生的恒星以及银河系的遥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