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07 10:23 原文链接: 王小丹:“世界屋脊”的生态守望者

   人物档案

   王小丹,1973年出生,现为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西藏研究室主任,申扎生态站站长。主要研究领域为高山环境与高寒生态,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国际SCI检索刊物论文30篇。获国家奖1项,省部奖8项。日前,王小丹荣获第十九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

   从成都双流机场起飞,前往西藏的1300多公里飞行途中,高亢辽阔的高原、巍峨高峻的群山、长而宽广的山间平地、幽深狭窄的峡谷,这里就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

   中科院山地所研究员王小丹和团队,已在这片广袤土地上行走了近20年:从2000年第一次踏上西藏,与前辈科学家一道背着行囊,带着干粮,穿梭在生命禁区里、人迹罕至处,探寻高海拔地区土壤、植被的奥秘;到通过长期观测、规律探寻,阐述高原高山环境与高寒生态多项突破性理论;再到编制《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建设工程(2008—2014年)建设成效评估》报告等,将研究成果用于“国家目标”。

   王小丹用执着守望着这片“世界屋脊”上的生态安全。

   高原科研没有“捷径”

   西藏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地质构造单元。长期以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影响,这里也面临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冰川退缩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为西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技支撑,从2000年开始,27岁王小丹和团队克服高寒缺氧、交通不便等困难,多次赴藏考察。“每年从5月至10月都在西藏,其余时间则在研究收集的资料、数据。”王小丹说,西藏具有从热带到寒带环境的各种土壤类型,从森林、灌丛、草甸到草原、荒漠等多样生态类型,要从漫长环境变化波动中,寻找高原生态的科学规律、研究科学理论,科学家必须用“双脚”探秘。

   三四辆车组成车队,拉上帐篷行李,几箱方便面、几箱罐头,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雪域高原,穿越数百公里,在缺氧、寒冷的高海拔地区与自然环境进行着无休无止却充满希望的斗争,这就是王小丹最初的高原科研岁月。

   “最长一趟走了三个月,行程超过3000公里。”除了克服恶劣自然环境、高原反应,马不停蹄地采集、观测、试验、分析,收集整理数据,是王小丹和团队的家常便饭。简单枯燥生活条件也是科学家需要面对的。“食物来来回回就是方便面、肉罐头,蔬菜非常短缺,大部分时间都是住帐篷。”王小丹回忆说,当时最激动的事莫过于看到路边可以住宿、吃饭的小店,能洗个澡、喝口热水、睡个好觉。

   就这样从那曲到阿里、从日喀则到山南、从林芝到昌都,王小丹行遍了西藏60多个县,掌握了第一手的高山环境与高原生态资料。

   发现生态“藏地密码”

   在平均海拔3000至5000米,具有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气温低、空气稀薄等特殊自然气候的青藏高原,长期开展高原高山环境和高寒生态研究,在全球地学科研界也极其罕见。

   正如人们要从矿山最深处取得最宝贵的金属一样,跨过自然环境冷酷界限的高原科研,也让王小丹进入一个崭新的未知领域。团队系统研究了高寒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规律及其环境效应,在高寒区土壤—植被系统作用理论、高山植物种群环境适应性的生理和发育机制方面,不断得到国际同行认可。

   “几乎所有的成果,都来自于高原一线的细致观察和研究。”王小丹说。

   这些独一无二的研究成果,以其辽阔显得强大,以其来之不易显得特别。在对不同功能型植物的营养适应性机制研究中,团队开创性地发现,面对恶劣生存环境,紫花针茅、青藏苔草等高寒物种会将有限的营养分配到根,通过增强繁殖能力予以“集体”应对,表现出生殖优先策略。而同样环境下,低海拔物种则选择减

   少繁殖营养分配,增强个体光合能力,表现出生存优先策略。

   “就是说,在有限生存条件下,高原植物会优先选择扩大族群;低海拔植物则‘壮大自身’,使个体适应竞争。”最终这项独创的发现,奠定了高寒区生态管理与退化生境修复的理论基础。

   将成果“根植”在雪山草地

   西藏高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系统功能变化,不仅具有显著的环境效应,而且通过不同圈层的相互作用对全球环境演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这片特殊的土地上搞科研,我们的工作不能只是写论文,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做贡献。”多年的高原科研经历中,严峻环境的阻碍变成了他的动力,恶劣气候成就了他的坚强,王小丹对西藏生态安全有着最高的责任感。

   在掌握大量资料数据,全面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并系统分析西藏生态环境现状、变化趋势、保护与建设现状后,王小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编制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首次提出从确保国家生态安全、西藏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层次,构建西藏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从2009年起,经国务院批准该《规划》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全面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从此成为“国家意志”。该工程总投资155亿元,涉及3大类10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项目,整个工程不仅对我国,也将对全球区域环境与气候产生积极影响。

   2014年,王小丹和团队又采用联合国千年生态评估系统(MA)的基本原理,建立符合高原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完成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2008—2014年)建设成效评估》报告,该报告于2015年通过西藏自治区政府专题审查,并在今年10月26日发布。

   不仅为“国家决策”提供重要咨询,多年来,王小丹还将一项项具体研究成果,与国家生态工程的需求紧密结合。他先后研发了草地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治理系列生态恢复技术,并带领团队建设了申扎高寒退化草地修复示范区、日喀则人工草地示范区、江达矮西沟水土流失治理示范区等6大示范区,示范面积约2000公顷。据推算,实验区仅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年水涵养量可达到约200亿立方米。

   建设高原生态“观察眼”

   在西藏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除海洋生态系统外的几乎所有的陆地生态系统。建设生态安全屏障,又涉及农林牧多部门,且与农牧民增收密切相关,对于政府决策者来说,建设成效监测不亚于一道“世界性难题”。

   应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要求,王小丹带领团队勇挑重担,于2010年建成了生态安全屏障监测网络的第一个生态站——申扎高寒草原与湿地生态观测研究站,全面开展高寒草原与湿地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功能综合观测、研究、试验示范,以及生态工程成效监测。作为全球独一无二的高寒草原与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站,其海拔高达47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综合生态站。目前,王小丹正在联合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其他9个生态监测站建设,并整合西藏高原现有的222个监测点位、新增399个监测点位,使西藏生态监测网络达到621个代表性野外站点,逐步建立起有高原生态环境、草地生态、林业生态、水土保持监测等构成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平台,实现科技服务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创新驱动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科学家建立青藏高原新近纪高精度综合地层框架

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的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作为证明青藏高原隆升历程和幅度的重要证据之一,三趾马(Hipparion)化石发现于西藏吉隆县沃马盆地和比如县布隆盆地的中新世地层。进入新世纪,根......

研究揭示2500年前青藏高原已经广泛饲养牦牛和黄牛

12月13日,《科学进展》在线发表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雷初朝教授团队联合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等10家单位共同完成的关于青藏高原史前牦牛驯化与黄牛利用研究的论文。本研究中用到的牛和......

青藏高原上发现迄今全球最早的羊蹄甲属化石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30日发布消息称,该园古生态研究组在青藏高原南部的拉孜县柳区晚古新世植物群中发现迄今全球最早的羊蹄甲属化石,为解析羊蹄甲属植物的起源及其传播路线提供了新线索。相关研究成果于......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公开招标采购多种质谱仪

青藏高原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三重四级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三重四级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全自动提取浓缩设备、六通道多列包装机)设备采购招标公告招标编号:SYZB......

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机制方面获进展

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冻土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丰富,并对气候变化颇为敏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下,青藏高原地区永久性冻土层消融面积不断扩大,加剧了冻土湿地土壤有机碳不稳定性。CO2排放速率的增加,促进了......

青藏高原生物源气溶胶差异及与棕碳光吸收关联获揭示

生物圈释放的大气一次生物气溶胶(PBAPs)在地球系统中广泛存在,阿拉伯糖醇、甘露醇、葡萄糖和海藻糖是主要的生物源组分,并作为示踪物应用于PBAPs的表征和解析。有研究指出PBAPs对大气棕碳有重要贡......

“海燕号”实现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气象精细化垂直探测首飞

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两架“海燕号”气探型高空大型无人机日前在四川省自贡市完成交付,并成功实现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气象精细化垂直探测首飞。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主任李良序介绍,这意味着国家级机动观测业务正式启......

我国13名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峰

23日中午,我国13名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这是2023年珠峰地区综合考察研究中的峰顶科考。记者从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办公室了解到,本次科考顺利完成了极高海拔气象站技术升级、雪冰样品采集、冰芯钻取、......

青藏高原“长高”如何影响东亚水循环及生态系统

青藏高原生长是新生代最为波澜壮阔的造山运动,也是驱动东亚气候系统和生态环境演变的关键因素。近几十年来,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加深了关于新生代青藏高原生长对东亚气候系统、水汽循环和生态系......

新生代青藏高原生长对东亚水循环及生态系统的影响

青藏高原生长是新生代波澜壮阔的造山运动,也是驱动东亚气候系统和生态环境演变的关键因素。近几十年来,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对青藏高原生长开展了深入研究,深化了关于新生代青藏高原生长对东亚气候系统、水汽循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