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13 11:52 原文链接: 我国学者在地幔过渡带俯冲板片界面成像研究中获进展

  板块俯冲是地球上较为宏大和复杂的地质过程之一,是理解地球内部物质能量交换、大陆岩石圈演化、地震和火山活动及矿产资源分布等的重要环节。在板块俯冲过程中,俯冲板片将冷的、不同组分的物质(如地表沉积物、玄武质洋壳、水等)带入地幔,与周围地幔相互作用,在二者边界发生热化学交换。对俯冲板片界面的认识是理解板片几何形态、组分结构、深部水循环和地幔熔融等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的关键。

  在地球浅部(<200 km),不同俯冲带的地震学探测均揭示出明显的俯冲板片上、下界面(Kawakatsu and Watada,2007;Kawakatsu et al. 2009;Stern et al. 2015),即俯冲板片与周围地幔物质存在显著的地震波速度不连续面。在俯冲板片的上界面,板片大量脱水,与超镁铁质地幔岩反应形成含水矿物(如蛇纹石),增强俯冲板块与上覆地幔楔之间的速度对比,从而形成地震学中观测到的地震不连续面(Kawakatsu and Watada,2007)。尽管多数水会在150-200 km的深度从洋壳中释放出来,但在冷的俯冲环境下,水还可通过储存在硬柱石(lawsonite)和高密度含水镁硅酸盐(DHMSs)等矿物,或者以含羟基(OH)的名义无水矿物(NAMs)形式进入地幔更深处(Iwamori,2007;郑永飞等,2016)。俯冲板片的下部界面,即大洋岩石圈与下伏软流圈之间的边界,也可能表现为明显的速度不连续面(Kawakatsu et al. 2009;Stern et al. 2015)。例如,Kawakatsu et al.(2009)在日本岛下方,观测到了延伸至200 km深度的俯冲太平洋板片的下界面。俯冲板片下界面的成因,可能与下伏软流圈顶部的高含水量和部分熔融有关,对了解俯冲的岩石圈与下伏软流圈之间的解耦、板块运动动力学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200 km以下的俯冲板片界面目前仍未较好地刻画,是否清晰可辨仍缺乏较明确的结论。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院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王新、研究员陈棋福和李娟等,与美国莱斯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地球观测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等合作,对西北太平洋俯冲带下方的俯冲板片精细结构展开探测研究(图1)。该研究在410-660 km深的地幔过渡带内探测到两个尖锐且略倾斜的地震波速度不连续面,与研究区域的全波形层析成像结果以及深源地震的分布吻合较好,认为它们分别代表俯冲的太平洋板片高速体的上界面和下界面(图2)。通过多频段接收函数波形模拟,并结合岩石高温高压实验和地球动力学研究结果,研究团队认为俯冲板片的上界面与俯冲板片的莫霍面(洋壳、洋幔界面)相关,而在地幔过渡带含水情况下,俯冲板片下侧软流圈的部分熔融则导致板片的下界面清晰可辨(图3)。

  大洋俯冲带研究是地球科学领域的前沿、热点及难点。近年来,浅部俯冲板片界面的探测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缺乏俯冲板片在深部的形态结构研究,特别是板片界面在深部的探测,导致难以较为全面地认识俯冲过程。该研究较以往研究更加深入地幔,在地幔过渡带内观测到明显的俯冲板片界面,揭示俯冲板片的层状组分结构和板片下侧的高含水量。

  相关研究成果以Distinct slab interfaces imaged within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为题,发表在Nature Geoscience上。研究工作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地球内部运行机制与表层响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西太平洋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重大研究计划的“西北太平洋俯冲板片形态与岩浆响应活动的地震精细成像”重点支持项目等的资助。

  

  图1.西北太平洋俯冲带构造简图。彩色方块代表该研究中用到的地震台站(紫色表示研究团队布设的NECsaids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蓝色表示NECESSArray流动地震台阵,橙色为国家固定台站)。彩色圆圈表示深源地震,黑色虚线表示太平洋俯冲板片等深线

  

图2.地幔过渡带中观测到明显的俯冲板片上、下界面。(a-b)全波形层析成像(Tao et al., 2018)结果,其中红色代表低速异常,蓝色代表高速异常。灰色圆圈表示深源地震,黑色等值线代表与俯冲板片相关的速度异常。(c-d)接收函数共反射点叠加剖面,其中红色代表低速到高速(从浅到深)的跳变,蓝色代表高速到低速(从浅到深)的跳变。该研究在地幔过渡带中观测到明显的俯冲板片高速体的上、下界面分别用X1、X2标示。剖面位置见图1

  

图3.俯冲板片界面形成机制解译。(a)西北太平洋俯冲带与俯冲板片相关的地震学观测概览。(b)地幔过渡带深处(约410 km到660 km深度)的俯冲板片界面形成机制卡通示意图。(c)典型地幔岩的S波速度结构


相关文章

“环流观测与地质记录”前沿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

近日,“环流观测与地质记录”前沿交叉论坛暨海洋地质前沿论坛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南沙新园区举行。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南沙新园......

200年地质之谜终获解,白云石首次在实验室种植成功

200年来,科学家一直未能在实验室种植出一种自然形成的常见矿物“白云石”,但现在,来自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终于取得了成功。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杂志的研究成果,有望为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板等领域带来性能更......

林间院士团队等研究揭示沙茨基海隆的成因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林间院士团队联合国际科学家,在全球第三大洋底高原——西太平洋沙茨基海隆的成因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揭示了地幔柱与洋中脊相互作用是其形成的......

科学家揭示地球地幔运转模式的演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特任教授邓正宾与多位国际学者合作,实现了钛稳定同位素组成的超高精度测量方法,应用刻画了地球形成早期到现代的地幔来源火成岩的钛同位素记录,揭示了地球地幔的运转模式是呈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内蒙古研究院揭牌成立

8月11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内蒙古研究院成立暨揭牌仪式在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举行。鄂尔多斯市委书记李理,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汇良,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甄华,副市长孔繁飞,我校校长王焰新、副校长......

中国科大揭示地球地幔运转模式的演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特任教授邓正宾与多位国际学者合作,成功实现钛稳定同位素组成的超高精度测量方法,应用刻画地球形成早期到现代的地幔来源火成岩的钛同位素记录,揭示地球地幔的运转模式是呈阶段......

新成果揭示地球地幔运转模式的演变

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邓正宾特任教授与多位国际学者合作的研究成功揭示,地球地幔的运转模式是呈阶段性演变的,现代板块构造体制下接近全地幔对流的模式只是地球演化近期的过渡......

钾资源仅占全球储量2%!我国补“钾”取得重要进展

面对钾资源匮乏、进口依存度高、供应链安全无法保障等难题,我国无机盐行业近年来从矿产勘查、境外开发、技术升级、高效利用等方面积极行动,确保钾资源供应。这是6月8日在青海省格尔木市举行的2023世界钾盐钾......

一块废料堆里不起眼的石头如何解开长期以来的钻石之谜

昆士兰科技大学(QUT)的两名研究人员利用一台简单的笔记本电脑和一块从钻石矿的"废料堆"中获得的岩石,揭开了围绕钻石在地球古老大陆的深层根部形成的一个长期的地质之谜。主要作者、昆士......

忆董申保:走遍祖国山河,描绘地理脉络

地质研究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编图。看似普通的变质地质图,被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色块填满,却能反映各地区不同时期变质作用的特征及时空变化规律。变质岩区编图工作队的地质调查和找矿工作对于国家建设具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