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11 09:39 原文链接: 我所实现电催化一氧化氮直接合成环己酮肟

 近日,我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小分子催化研究组(509组)邓德会研究员团队和理论催化创新特区研究组(05T8组)肖建平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常温常压下碳基催化剂表面,实现了直接电催化一氧化氮和环己酮加氢偶联构建C=N键合成环己酮肟的新过程。

  环己酮肟是化学工业中一种重要的含氮有机化合物,是用于制造用途最广泛的工程热塑性塑料之一尼龙6的关键中间体。传统环己酮肟合成方法主要以氨为氮源、氢气为还原剂,使用贵金属、分子筛等催化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存在生产能耗高、反应步骤多、工艺复杂等问题,发展温和条件下从低成本氮源出发直接合成环己酮肟是一种新的工艺替代路线。

  一氧化氮是一种重要的氮源,也是空气污染物之一,空气中高浓度的氮氧化物会导致酸雨、光化学烟雾和臭氧层破环等环境问题。因此,将一氧化氮变废为宝,直接转化成高附加值含氮有机化合物环己酮肟是一条重要路径,但也极具挑战。

image.png

  本工作中,该研究团队在前期电催化一氧化氮合成氨(Angew. Chem. Int. Ed.)工作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以一氧化氮和环己酮为原料,直接合成环己酮肟的电化学新途径。相较于传统热催化环己酮肟合成方法,这一过程以工业废气一氧化氮为氮源、水为氢源,利用非贵金属碳催化剂,在室温和常压条件下进行,因此,该过程绿色环保且能耗更低。研究发现,在-0.4 V相较于可逆氢电极电位条件下,环己酮肟的法拉第效率达到44.8%,生成速率为10.7mg·cm-2·h-2。以不同氮源为反应物的对照实验和15NO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环己酮肟产物中的氮来源于一氧化氮。实验表征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环己酮在碳的armchair边是通过亲核加成,直接与一氧化氮电还原生成的羟胺中间体反应得到环己酮肟。该研究为发展温和条件下从低成本氮源出发绿色合成环己酮肟,以及电催化氮氧化物到高附加值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直接转化利用提供了借鉴。

  相关研究成果以“Direct electro-synthesis of valuable C=N compound from NO”为题,于近日发表在Chem Catalysis上。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中科院B类先导专项“功能纳米系统的精准构筑原理与测量”、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合作基金等项目的支持。(文/图 张先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hecat.2022.06.003


相关文章

我所利用单细胞分泌分析技术解析神经免疫细胞互作网络

近日,我所单细胞分析研究组(1820组)陆瑶研究员团队利用单细胞多种类分泌因子检测技术,实现了对神经—免疫细胞互作网络的解析。随着全球人口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神经退行性疾病正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我所实现电催化一氧化氮直接合成环己酮肟

近日,我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小分子催化研究组(509组)邓德会研究员团队和理论催化创新特区研究组(05T8组)肖建平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常温常压下碳基催化剂表面,实现了直接电催化一氧化氮和......

我所实现电催化一氧化氮直接合成环己酮肟

近日,我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小分子催化研究组(509组)邓德会研究员团队和理论催化创新特区研究组(05T8组)肖建平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常温常压下碳基催化剂表面,实现了直接电催化一氧化氮和......

FHPPO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近日,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金催化剂设计与选择氧化研究组研究员黄家辉团队、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化研究组刘应春高级工程师团队,与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液......

PdCu合金“显妙用”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邓德会、副研究员崔晓菊团队在室温电化学水气变换制高纯度氢气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团队发现Pd与Cu的合金化能够显著提升阳极电化学CO的氧化活性,进而提高室温电化学水气......

丝光沸石分子筛催化二甲醚羰基化分子机制获揭示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展恩胜、研究员申文杰等与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徐君、研究员邓风等合作,在丝光沸石(MOR)催化二甲醚羰基化反应的活性位点鉴别和调控方面取得新......

高性能钒基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新材料问世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和副研究员朱凯月团队在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展了一种离子交换诱导相变方法,制备了具有超大层间距及高稳定性的针钒钙石ZnV6O16·8H2......

我所开发出具有超大层间距及高稳定性的钒基水系材料

近日,我所无机膜与催化新材料研究组(504组)杨维慎研究员和朱凯月副研究员团队在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展了一种离子交换诱导相变方法,制备了具有超大层间距及高稳定性的针钒钙石ZnV......

提出构建非天然手性环状单萜新策略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庆安团队在非天然手性环状单萜构建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基于仿生催化理念,通过廉价Ni金属催化剂,利用大位阻手性氮杂环卡宾配体,高效合成了一系列非天然手性环状单......

研制出3D打印钠离子微型电池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吴忠帅与副研究员郑双好团队,开发了可形成三维导电网络的电极油墨与高离子电导率的电解质油墨,显著提高了3D打印高载量微电极中的电子和离子传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