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8-22 11:13 原文链接: 武汉东湖:创新驱动发展的“试验田”

   以光电子产业著称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有着“中国光谷”的美誉,正以颠覆性思维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打破制度梗塞,打造创新创业乐土。30年前,她是荒野中“被武汉地图遗忘的两厘米”,如今,她已蜕变成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中部“试验田”,正一步步跻身世界舞台的中央。

  改革科技体制让创新“金蝉脱壳”

   中国光谷是我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里聚集着近百所高校和科研院所、58名院士及20多万名技术人才。然而,得天独厚科技优势并未能很好地转化为产业实力。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科技体制不够通畅。”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文彤坦言,如何突破体制机制束缚,在鸿沟之上搭建各方联手的平台是“光谷人”每天思考的问题。

   2009年,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宣告成立。研究人员大部分来自高校或研究院所,带着先进技术发明而来,享受光谷全面的配套服务及融资、财税、人才等优惠政策,还有免费的试验设备和生产厂房。

   “研究院说到底是一个试验池,一门新技术甚至一个好想法,从这里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张文彤说,按照生物研究院的模式,光谷又新建了新能源研究院、光电子工业研究院等多个新型研究实体。

   作为全国唯一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中国光谷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与金融的对接,建立知识产权交易所,为创新型中小企业ZL质押融资贷款打通瓶颈,将知识转化为财富。

   近几年,光谷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光通信领域80%的重点课题,打破了国外对高端数控机床、万瓦激光器等领域的封锁,主导创制国际标准10项,国家标准282项。

  科技成果转化打破制度“桎梏”

   “我们的一项科技成果挂牌转让,审批过程差不多历时近1年,审批过程中所依据的文件有17个。”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骆清铭带领的团队发明了一系列尖端技术,却只能锁在抽屉里。

   2013年,光谷出台《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允许高校师生休岗休学“下海”创业,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可“七三开”,研发者得70%。

   新政出台,骆清铭团队成功将一项脑科学研究ZL以10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企业,标的额和个人分配比例创全国之最。新政实施以来,光谷已有300多项成果入园转化。仅去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91家,为近5年最多。

   创新创业一直是光谷人最为自豪的“基因”。去年8月,一场以创业为主题的“青桐计划”吸引了百万江城大学生的眼光。计划实施至今,已建成大学生创业专区26个,新入驻大学生创业团队近400个,近200个项目获得超过1000万元财政资金资助。

   武汉市委常委、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胡立山表示,在创新路上,光谷不把创新当成目标考核,也不简单等同于科技创新,而是更多地注重培育创新基因,激发创新活力。

  中国光谷正跻身世界舞台

   曾经诞生中国第一根光纤、第一个光传输系统、第一个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的中国光谷,还在继续孕育着“第一”。这块518平方公里的“中部试验田”如何能够带动湖北甚至中部“协同发展”?

   打造“大光谷”的设想应运而生。武汉市政府日前规划将东湖高新区、江夏区及洪山区南部“统一起来”,构建2316平方公里的“大光谷”,发展光电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及汽车等产业,容纳282万人创业栖居。

   “大光谷”将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协调,实施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建设“四个一体化”,近期规划建设1059平方公里,力争到2019年区域内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

  “未来,中国光谷将肩负‘中国创造’的战略重任,成长为享誉全球的‘世界光谷’,全面跻身于世界舞台。”武汉市市长唐良智说。

相关文章

湖南省医疗领域首个科学技术协会成立

5月25日,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来临之际,湖南光琇未来医疗健康产业集团与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联合在长沙成立科学技术协会并举行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据了解,这是湖南省医疗领域成立的第一个科学技术协......

中南大学和西湖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5月20日,中南大学与西湖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双方将围绕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开展跨校、跨学科科研合作。签约仪式现场。中南大学供图其中,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与西湖......

天津公开征集自科基金多元投入智慧民航、城市消防项目

市科技局关于征集2024年度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多元投入智慧民航、城市消防项目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落实市委、市政府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部署和《天津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要求,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

北科大新增一专业

5月18日,2024年校园开放日暨高招联合咨询会活动在北京科技大学举办,各在京招生学院以及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近50余所“双一流”......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土特产”里的科技感

五月初夏,早熟的荔枝挂上枝头。而在广州,一批去年6月低温保存的“冻眠荔枝”已经上市,其色、香、味与鲜荔枝不相上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徐玉娟介绍,该所的荔枝保鲜加工研究团队,成功......

加强科教疾控中心工作再布局

2024年5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24年科教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心施小明副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心直属各单位科技和教育培训工作主管领导、部门负责人,中心科技处、教育培训处全体工作人......

江西拟撤销2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

根据《江西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赣科规〔2021〕3号)和《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赣科发计字〔2023〕96号)文件精神,经监督部门审核等程序,拟撤销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2项,......

华南农业大学冀中药业创新研究中心揭牌

5月9日,华南农业大学冀中药业创新研究中心揭牌成立。记者获悉,该中心将瞄准兽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围绕兽药创新研制、安全性评价及智慧施用等方向开展研究,助推兽药行业高质量发展。揭牌现场。华南农业大学供......

宁波中级技术(知识产权)经纪人新材料行业专场培训成功举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精神,进一步培育壮大宁波专业型科技服务人才队伍,4月15日-17日,首次由宁波市科技局联合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市生......

安徽省六安市“四聚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一是聚力研发能力提升。实施“两清零”行动,六安市120家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无研发活动和18家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的规上制造业企业均已实现清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26.9亿元,同比增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