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1-30 08:35 原文链接: 小学生查出鲜蘑菇9成漂白工商局称不具科学性

  近日,北京西城阜外一小六年级学生张皓,对市场上的鲜蘑菇调查发现,市场上的鲜蘑菇超九成都被荧光增白剂污染。专家称,增白剂被人体过量吸收,会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

  北京市工商局相关人士称,张皓的实验及调查结果“不具科学性”。

  张皓是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科学探究班”的学员,“鲜蘑菇是否被荧光增白剂污染”的实验,是在中国农业大学的微生物实验室做的,并由校外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实验室高瑞芳博士指导,实验使用的方法是“暗室中紫外线条件照射观察荧光”。

  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老师刘建华介绍,听说一些不法商贩为了卖相好看、延长保质期,使用荧光增白剂来浸泡食用菌的行为,张皓从不同的零售和批发市场,选择了不同产地的十六种消费者常吃的食用菌样品,其中包括口蘑、金针菇、白灵菇、平菇、香菇、草菇、花菇、双孢菇、木耳等,样品中还有两份标注“有机”的,以及两份干蘑菇。

  经过调查后,张皓出具了一份调查研究报告,该报告称,暗室实验检测结果表明,除一份“有机金针菇”样品和两份干蘑菇没有检出荧光增白剂外,其他所有样品都检出含有荧光增白剂,荧光增白剂主要残留在菌伞边缘和菌柄根部。报告证明,93%的鲜蘑菇都被荧光增白剂污染了,而干蘑菇样品中没有水分,保质期长,不需要用荧光增白剂保鲜,所以,荧光增白剂残留量几乎为零。

  北京市工商局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张皓的实验及调查结果“不具科学性”。

  追访

  “木耳也被增白剂浸泡”

  高瑞芳博士称该调查“可信度100%”

  对于张皓同学调查的可信度,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实验室高瑞芳博士表示,该调查可信度100%。

  高瑞芳博士称,不光是蘑菇,他们还对木耳进行了调查,发现木耳也使用增白剂浸泡过。根据资料显示,荧光增白剂是一类精细化工产品,严禁在食品加工中使用。它被人体吸收后,会影响神经系统,大大削弱人体免疫力,加重肝脏负担,同时还可导致细胞畸变。过量接触,会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

  提示

  买蘑菇要“看、摸、闻”

  张皓同学总结了一些购买蘑菇的技巧。首先看颜色:含荧光增白剂的食用菌,表面白亮,有水洗的感觉,在阳光下可产生紫色荧光,损伤部位颜色变化不明显;不含荧光增白剂的,菇面白色或稍微带黄,损伤处颜色深黄。其次摸蘑菇表面:含有荧光增白剂的,表面滑爽、手感好,有湿润感;不含荧光增白剂的菇面发涩,表面沾有泥巴,摸上去比较粗糙、干燥。闻气味:购买时要选择没有发酸发臭的蘑菇。

相关文章

开发出非标记液滴单细胞微生物生长表型筛选技术

微生物生长表型筛选是工业育种、酶定向进化和合成生物学等领域面临的限速步骤。精准的单细胞精度生长表型测量是突破上述瓶颈的关键。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单细胞中心开发了低成本、非标记的微型......

科学家揭示奶牛瘤胃微生物降解柑橘提取物规律

北京农学院动物营养与畜产品开发创新团队揭示了奶牛瘤胃微生物对柑橘提取物的短期定植规律,探索了柑橘提取物在瘤胃内的降解机制。近日,相关研究以《柑橘皮在瘤胃发酵过程中定植菌群的动态变化特征》为题,发表在微......

微生物代谢的原位拉曼可视化定量分析成功实现

记者21日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张鑫课题组和孙超岷课题组共同合作,基于共聚焦显微拉曼技术,通过三维定量成像实现了长期、近实时、非破坏性的微生物监测,对微生物生长和代谢情况进行可视化及定量分......

微生物代谢的原位拉曼可视化定量分析成功实现

记者21日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张鑫课题组和孙超岷课题组共同合作,基于共聚焦显微拉曼技术,通过三维定量成像实现了长期、近实时、非破坏性的微生物监测,对微生物生长和代谢情况进行可视化及定量分......

揭示糖浆在微生物修复Cr(VI)污染地下水中的电子传递机制

地下水中的铬(Cr(VI))污染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巨大危害。微生物修复技术广泛应用于Cr(VI)污染地下水修复工程。糖浆作为制糖业的副产品,因其成本低和生效快,目前成为了主流生物修复碳源之一。但糖浆成分......

剖腹产不会让婴儿错过来自母亲的必要微生物

英国和荷兰的科学家研究表明,即便是剖腹产婴儿也不会错过必要的微生物,虽然剖腹产婴儿在出生时吸收的母亲肠道微生物确实较少,但母亲能够通过母乳喂养等补偿途径将微生物转移给婴儿。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细胞宿主......

长期施肥驱动黑土微生物介导土壤磷循环方面取得进展

在集约化耕作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施肥是快速补充土壤养分的重要途径。不同培肥管理形成各自土壤特定功能的微生物种群。在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继续推进化肥减量化、化肥利用率进一步提升,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构建......

新技术让微生物与化肥不再“水火不容”

化肥盐度指数高,对农作物有益的微生物难以在高盐环境中生存,这是常识。如今,一种新技术正破解“化肥与微生物难以兼容”这一难题。2月11日,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卫为组长,由山西农业大学校长张强研究员、北京农......

未来我们吃的“肉”可能是微生物造的

发酵蛋白中的蛋白含量高达40%—80%,含有多种维生素、纤维素、碳水化合物、脂类、矿物质,以及丰富的酶类和生物活性物质等,且不含胆固醇,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加友好。李德茂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

工程院院士李玉:端牢“蘑菇饭碗”

第一届菌物科学与工程国际大会19日在吉林长春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菌物学家李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把“蘑菇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继续推动食用菌价值研究向前发展。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