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08 14:17 原文链接: 谢菲尔德大学校长:创新必须不断跳出大学和实验室

  在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背景下,创新已被各方普遍视为挖掘经济增长新动力的重要途径。

  谢菲尔德大学校长基思·伯内特爵士(Sir Keith Burnett)向“国是星期三”讲述了他对于创新的多方面理解。

  创新应兼顾财富与民众利益

  目前,创新一词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已成为广泛讨论的热词。因为一些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担忧,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便会停滞不前。而英国等发达国家提供的经验是,政府依靠创新可以实现传统产业复兴,缔造经济繁荣,提高工资水平和劳动力技能。

  然而,创新不可能脱离社会背景而存在。一些创新或许会为拥有生产资料的少数人创造经济财富,但削减了工作岗位,比如大规模自动化的使用。在这些情况下,创造的或许是一小部分财富,但社会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意识到工厂倒闭,失业攀升。

  9月30日,香港创科博览吸引大批市民参观。中新社记者 谭达明 摄

  经济真正需要的是与对整个社会的认知融为一体的,长远观点的创新。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而言,这意味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使创新一方面创造出我们需要的财富,另一方面则符合人民的利益,有助于和谐社会。

  创新没有统一的流程和公式

  纵观全球,政府在刺激创新方面扮演关键角色,但创新需要一个具体环境、没有一个统一的流程或公式,当然也没有只要每一项都打钩就必然引向创新的一系列评价标准。

  各类创新的共同点在于对问题的某些部分已经有深入了解的人们拿出勇气,以全新的方式合作创造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许多失败,因此创新的关键是愿意尝试新点子,尝试各种途径,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和自己最初期待的答案大相径庭的结果。

  政府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创造实现这一点的机会,但和风险投资不同,政府可以从长远考量,定下更加伟大的目标,并暂时将短期财务回报放在一边,帮助创新者将想法发展到下一个阶段。

  创新必须不断跳出传统领域

  创新常常发生在边缘地带,或者是发生在个人或组织跳出传统框架,协作解决问题时。因此,科研和创新必须不断跳出传统的工作领域——大学和实验室,成为最终用户组成的更广泛的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我们在谢菲尔德大学也有亲身体验。在高级制造学科中,我们与100余家企业开展合作,包括波音和劳斯莱斯。在这里,科学家,工程师,研究人员和创新者与产业并肩携手,共同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属于与生产力直接相关的现实挑战。一个问题解决团队可能包括学者,来自几家公司,甚至是不同国家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解决方案可能关系到每个人。

  日前,第二届中以创新投资大会在特拉维夫闭幕。中新社发 潘旭临 摄

  中国对于科研和产业的合作的态度愈来愈开放。许多高校正在建设创新型校园,或是与业界协作,为跨领域团队提供尝试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为那些试图应对产业挑战的人提供经济支持。

  高校需给教授时间和空间

  对于创新环境来说,高校需要给教授提供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如果高校仅仅以发表论文作为成功的衡量标准或是晋升的必然条件,那么出于这种诱导因素,教授将全部精力放在发表论文上,便不足为奇了。

  正如我刚刚解释过的,研究领域的创新意味着花时间以不同于传统的方式思考,试验新的解决方案。这也可能意味着更接近终端用户并且与其他领域协作,例如,医学领域的创新可能需要计算机科学家的参与,建立人体循环系统的模型,这个模型的运作又和工程相关。

  教师需坦露自己的脆弱有限

  我在牛津和谢菲尔德任教时有许多中国学生,与中国学生的互动非常积极。显而易见,中国对基于问题的学习和挑战的重视取得了成功,这些学生成就斐然,在各自的职业领域中创新。因此,提高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能力,而在于建立一种创新工作方式的机会来鼓励学生。

  1.深入而严谨地理解自己的专业领域。

  2.展示出尝试新事物,在更广泛领域取得成功的过程中接受失败的勇气。

  3. “把雏鸟推出鸟巢,才能学会飞翔”——把创意从“安全空间”带到实际生活中,使之带来改变。

  要鼓励学生创新,就需要把问题放在学生面前,自己则后退一步,避免过多干预。不要让学生跑到你那里寻求答案,他们必须自己努力,自己寻找解决方案。作为教师,你需要愿意袒露自己的脆弱和有限。这样教授和学生便可以一同将认知扩展到新的疆界,创造前所未有的知识和应用。

相关文章

树高千尺,根在创新沃土

“企业提需求、科协搭平台、学会送服务、产业得提升”——这是山东省泰安市自2020年6月获批全国首批“科创中国”试点单位以来始终坚持的工作思路。“秉持着‘为每个产业链联系对接至少1个全国学会’的目标,近......

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拟表彰对象名单公示

关于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拟表彰对象的公示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评选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的通知》要求,现将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拟表彰对象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3年5月......

中国科技创新治理仍存挑战

5月5日,北京市科协举办“中国前沿科技创新治理——北京市科协专业智库‘论策论道’沙龙”活动,活动期间发布了《2022中国前沿科技创新治理动态与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是中国科技......

新兴医学创新与转化中心登上《自然》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官网,今天向全球推介了一家正在成长的新兴医学创新与转化中心,它就是上海市生物医药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SFPBRIT)。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中国石化率先完成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能力评级

4月24日,《中国科学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在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局遴选的全国3家首批试点单位之一,中国石化率先完成ISO56005的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能力评级,评......

南繁国际玉米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中心项目主体施工完成

日前,正在进行的海南三亚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国际玉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建设项目,主体施工全部完成,全面进入内部装修装饰阶段。国际玉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建设项目,是海南省重点项目,建筑面积5.7......

《像天才一样思考》译者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472.shtm最近我的朋友K.BarrySharpless教授梅开二度,再次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我......

高校携手科研院所合力培养创新发展人才

记者27日获悉,首届全球科技史研究工作坊在上海启动,华东师范大学与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战略合作签约。华东师范大学方面27日介绍,双方将聚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将顶尖学术资源转化为顶尖育人资源,开展......

“创新浙江大讲堂”第一期开讲

3月8日下午,浙江省科技厅举办“创新浙江大讲堂”第一期第一场活动,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潘云鹤和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湖畔实验室主任张建锋,围绕“‘互联网+’科创高地建设”主题授课。厅党组书记......

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北京印发管理办法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管理办法》的通知京科资发〔2023〕43号各有关单位:为规范和加强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管理,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