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10 10:19 原文链接: 新研究:塑料回收哪家强还看科学家改造酶

   法国的科学家找到了提高塑料回收率的方法:给酶做改造,就能将你手中的塑料瓶回收率提高三倍。相关研究已于本周在《自然》发表。

  作为世界上最常见的塑料成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全球年产量可达七千万吨。尽管许多地区都把PET塑料瓶列为可回收物,但其回收率并不尽如人意,可能只有三成的塑料能被回收,并被制成低强度的新塑料。

  回收时还有一个尴尬的问题:PET塑料有各种颜色,如果不加区分统一回收,高温熔化后生成的就是黑色或灰色塑料颗粒——这类颜色的塑料制品并不受包装生产商欢迎,所以这些再生品往往会被制做成地毯或其他低级塑料纤维制品,最终归宿依然是被填埋或焚化。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要从各种微生物中找出能分解PET和其他塑料成分的酶。2012年,日本大阪大学的研究者在堆肥中找到了叶分支堆肥角质酶(LLC),这种酶可切割PET分子,但仍存在分解速度缓慢、持续性差等缺点。

  来自图卢兹大学的科学家与可持续塑料公司展开合作,从LLC的晶体结构入手,对其重新做了改造。

  LLC能降解塑料,是因为它能与PET分子中连接对苯二酸酯和乙二醇的化学键结合,并使其断裂。在结合接头处,研究者发现了一种关键的氨基酸,并据此改造出数百个突变版本的LLC。为了使其在更高温度下工作,研究者还添加了热稳定酶。

  综合、筛选、比对了大量突变版本后,研究者最终找出了加强版LLC,其断裂化学键的效率比原始版本高一万倍。而且,原始版本的工作最高温度是65℃,加强版将这一温度提高到72℃。

  为了测试加强版酶的反应效率,研究团队建立了一个小型测试用反应器。在反应器中,加强版酶可在10小时内分解200克PET塑料,分解效率达到90%。研究人员据此改造了PET原料,并发现新材料制作塑料瓶,其坚固程度和传统塑料制出的瓶子一样。

  “这很令人兴奋,因为一系列研究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这是该研究获得的同行评价之一。

  该技术已在扩大应用规模,相关公司正在建设示范性工厂,预计每年可回收数百吨PET,计划于明年建成。但该技术目前还不能实现聚乙烯和聚苯乙烯等其他类塑料的回收,该技术可否成功市场化也仍然未知。不过,有研究者表示,未来消费者及制造商可能愿意为同样坚固但可回收性更高的再生塑料支付稍微高一些的价格。

相关文章

新酶让CRISPR准确靶向绝大多数人类基因

美国杜克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方法,可扩大CRISPR技术的覆盖范围。最初的CRISPR系统只能靶向人类基因组的12.5%,而新方法使CRISPR技术能够准确靶向几乎所有人类基因,使人们通过......

一种全新的酶可对抗寄生的基因组TE序列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名为PUCH的酶,它对于阻止寄生DNA序列在我们基因组中的传播至关重要。这一发现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我们的身体如何识别和对抗内部威胁(如基因组寄生虫)和外部威胁(如病毒和细菌)。德国美......

Nature子刊:揭示突变的TG2酶促进前列腺癌进展和扩散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研究人员确定了一种特定的酶如何在使前列腺癌变得更具侵袭性和更难治疗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他们发现这种在身体的许多细胞中含量丰富的称为转谷氨酰胺酶2(transg......

ACSNano:基于本征无序蛋白域的相分离合成细胞器

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工具有潜力驯化微生物细胞工厂,这些工厂能够有效生产大量化学品和材料,包括大宗和特种化学品、生物燃料、聚合物和药物。所需产物的微生物生产可以通过在微生物底盘细胞中异源表达特定酶或整个......

亚硫酸盐还原酶变毒药为食物

德国研究人员近日发现一种具有同化特性的原型亚硫酸盐还原酶,通过这种特殊的酶,产甲烷微生物可将对其有害的亚硫酸盐转化成生长所需的硫化物。该研究提供了对进化的新见解,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化学生物学》杂志......

研究揭示结核分枝杆菌抑制细胞焦亡的重要机制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一类重大慢性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2020年全球有近990万新发TB患者,并有约151万......

“分子剪刀”酶将肾脏血型成功转换为常见O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533.shtm科技日报北京8月17日电(记者刘霞)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将3个已故捐赠者肾脏的血型转变为......

可视化三维胃类器官揭示细胞更新质量控制新机制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细胞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生命科学学院姚雪彪、刘行、臧建业团队与合作者在细胞更新质量控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结果日前在《自然·化学生物学》在线发表。纺锤体是......

“HelicaseAID”实现多位点单碱基突变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团队在《MetabolicEngineering》上发表题为“Helicase-AID:Anovelmoleculardeviceforbaseed......

Science和Nature相继发文:化学回收打破塑料循环“魔咒”

台风“烟花”过后,大量“白色垃圾”被海洋“吐”在了上海的江堤上,成堆的塑料泡沫、塑料袋、矿泉水瓶……让原本美丽的滨江森林公园一夜之间沦为垃圾场。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480万~1270万吨塑料被排放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