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07 16:40 原文链接: 凶险至极的胰腺癌的新药研发走到了哪一步?

  胰腺癌,凶险程度极高,且由于病灶的特殊性及发病时多为晚期,使得死亡率极高,常被人们称之为“癌中之王”。业内人员每每听到身边的朋友、亲人患此疾病,通常所能给予的也只是安慰。该领域的药物开发,相对于肺癌、乳腺癌等“大癌”,进展极为缓慢,且目前尚无极为有效的药物组合,全球范围内的药物开发任重道远。

  全球流行病学分析

  在欧盟成员国范围内,2018年总患病人数排名第7,近10万新发病例,占所有新发癌症患者数量的3.0%。

  而在英国和美国,发病率大约在万分之一左右,恶性肿瘤死亡率位列第4,发病率与死亡率相当。2015年,英国国内发病人数9921人,死亡人数9263人。总体而言,发达国家及工业化国家,该癌种发病率相对更高。发病年龄集中于60-80岁,45岁之前的人群相对少见。性别来说,女性发病略高于男性,全球范围比列约为4:3,但在英国这一差距正在逐渐减小(2019年文献)。

  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癌症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在2.42%,位列恶性肿瘤发病第10位;而死亡率在3.64%,位列恶性肿瘤死亡第6位。

  胰腺癌诊断检查方法

  胰腺癌诊断检查

  CA19-9是诊断胰腺癌常用指标,取CA19-9>37U/ml作为阳性指标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2%和82.8%。Lewis抗原阴性的病人占10%,CA19-9不升高,该类病人要结合CA125和CEA等协助诊断。此外,NCCN新版指南提出CA19-9还可以预测胰腺癌手术切除率及判断手术预后,同时对预测化疗疗效有重要意义,不过准确性尚待进一步证实。

  影像学检查

  诊断方法包括胰腺CT、MRI、PET/CT和超声内镜4种方式,最新指南删除了旧版指南中的胰腺彩超筛查,将腹腔镜探查调整至对胰腺可切除性评估的方式中。

  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胰腺癌确诊的金标准,新版指南推荐除拟行手术的病人外,其余病人在治疗前均应取得病理学诊断。取得标本的方法包括:1)EUS或CT下穿刺活检;2)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腹腔镜或开腹手术下探查活检。

  胰腺癌的药物治疗策略

  可切除胰腺癌的化学治疗

  目前均推荐该类病人术后应行辅助化疗,化疗方案仍首选单药治疗,但对于体能状态良好的病人,新版指南则更加明确地推荐联合用药。其中单药治疗方案新增了替吉奥以及5-氟尿嘧啶/四氢叶酸方案。对于可切除胰腺癌的病人,NCCN指南推荐具有高危因素的病人亦行辅助化疗,高危因素包括肿瘤生物学特征以及病人体能状况等方面。术后根据MDT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继续开展辅助化疗。

  交界可切除胰腺癌的化学治疗

  新版指南建议体能状态良好的交界可切除胰腺癌病人行新辅助治疗,并给出4种化疗方案。术后经MDT讨论后决定是否追加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后仍无法手术切除的病人则按照晚期胰腺癌化疗原则继续治疗。

  不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或合并远处转移的胰腺癌的化学治疗

  新版指南给出不可切除胰腺癌一线及二线化疗方案,当使用一线化疗方案肿瘤进展时推荐采用二线方案,并提到PD-1抗体的使用。PD-L1抗体是近年来热点话题,有研究显示,PD-L1单抗可能对于胰腺癌病人有效、安全。对于一、二线化疗失败的病人尚无明确化疗方案,建议开展临床研究。

  代表药物介绍

  替吉奥

  替吉奥,是由替加氟/吉美嘧啶/奥替拉西钾组成的复方制剂,最早于1999年获PMDA批准上市,由大鹏药品研发并负责销售。一项比较替吉奥单药,吉西他滨单药和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胰腺癌的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GEST)结果显示,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与吉西他滨单药相比,治疗晚期胰腺癌有效率与无进展生存期显着改善,但患者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后数项Meta分析和汇总分析结果显示GS方案与单药吉西他滨相比,可以显着延长晚期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期,因此可以作为一线治疗的选择。

  厄洛替尼

  盐酸厄洛替尼由基因公司和安斯泰来共同研发,首先于2004年11月获FDA批准上市。与吉西他滨联用组和安慰剂与吉西他滨联用组的OS中位数分别为6.5个月和6.0个月,PFS中位数分别为3.8个月和3.6个月,ORR分别为8.6%和7.9%。当前,吉西他滨+厄洛替尼是ECOG评分良好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之一;对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且ECOG评分良好的胰腺癌患者,若一线治疗是氟尿嘧啶为基础的治疗,吉西他滨+厄洛替尼是二线治疗方案之一。

  伊立替康脂质体

  2015年10月,伊立替康脂质体获FDA批准上市,临床结合氟尿嘧啶和亚叶酸联合治疗转移性胰腺癌。一项随即开放研究数据显示,之前接受过吉西他滨/以吉西他滨为基础化疗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417例转移性胰腺癌患者,以比较使用伊立替康脂质体+氟尿嘧啶+亚叶酸、伊立替康脂质体单纯治疗,生存期是否大于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患者组。结果显示,伊立替康脂质体+氟尿嘧啶/亚叶酸钙的平均生存期(6.1个月)明显高于氟尿嘧啶/亚叶酸钙组(4.2个月)。

  帕博利珠单抗

  帕博利珠单抗由默沙东研发,2014年9月获美国FDA批准,即K药。一项II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试验组将CXCR4抑制剂BL-8040与K药联用,在37名招募的经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受试者病情良好,接下来将组合使用BL-8040、K药、氟尿嘧啶、伊立替康,以进一步评估对难治性胰腺癌患者的疗效。而近期,国内的应世生物与默沙东达成合作,将共同评估其旗下FAK抑制剂IN0018与默沙东的PD-1联用在胰腺癌方面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及抗肿瘤疗效。

相关文章

研究或发现提高胰腺癌免疫治疗效果关键“钥匙”

免疫治疗已被证实可以在多种实体肿瘤中产生明显疗效。然而,对于有“癌中之王”之称的胰腺癌,免疫治疗方案一直疗效不佳。记者11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率先发现了“富含半胱氨酸蛋白1”(CRIP1)在胰腺癌免疫......

日研究团队发现胰腺癌治疗靶点

胰腺癌被称为“癌症之王”。日本北海道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其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找到治疗胰腺癌的两个靶点。这一发现有望帮助医学界了解胰腺癌的发展过程,并研发治疗药物。北海道大学研究人员培育出一种果蝇......

AI精准算病,将“癌症之王”胰腺癌扼杀在摇篮中

AI能算命,也可以用AI来“算病”。胰腺癌一直被认为是“癌症之王”,通常来说“一旦发现就是晚期”。如果能提前3年就能预测胰腺癌风险,那么对于胰腺癌患者而言,无疑是一大福音。5月9日,哥本哈根大学、哈佛......

比米粒还小科学家用微小的可植入装置来驯服胰腺癌

休斯顿卫理公会的纳米医学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控制胰腺癌的方法,这是一种具有高度侵略性和挑战性的疾病,通过使用比米粒还小的设备直接向肿瘤进行免疫治疗。最近发表在《先进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详细介绍了来自休......

新生物标记可识别胰腺癌早期风险

美国杜克大学科学家发现了一组生物标记物,可帮助区分胰腺囊肿会恶化成癌症还是保持良性。在此基础上,医生们有望在肿瘤扩散之前将其清除,从而降低胰腺癌的发病率。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研究人......

我国科学家提出晚期胰腺癌二线治疗新方案

当下,胰腺癌二线治疗的选择药物十分有限,记者14日获悉,中国自主研发药物——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在胰腺癌二线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与安全性,有望成为晚期胰腺癌二线治疗标准治疗方案,为中国胰......

我国专家提出晚期胰腺癌二线治疗新方案

当下,胰腺癌二线治疗的选择药物十分有限,记者14日获悉,中国自主研发药物——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在胰腺癌二线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与安全性,有望成为晚期胰腺癌二线治疗标准治疗方案,为中国胰......

控制胰腺癌扩散关键机制发现

科学家已证明逆转胰腺癌细胞在体内生长和扩散的关键过程是可能的。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一种名为GREM1的蛋白质是调节胰腺癌细胞类型的关键,调控其水平既可以刺激这些细胞,也可以将这些细胞转变为更具......

CancerCell:有氧运动增强胰腺癌抗肿瘤免疫

胰腺癌(PancreaticCancer),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中胰腺导管腺癌(PDAC)占全部胰腺癌的95%以上。近年来,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胰腺癌早......

CART疗法展示出对胃肠癌症的可靠活性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和合作者发现,特异性地靶向一种在胃肠道肿瘤中高度表达的蛋白(CLDN18.2)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的细胞免疫疗法是安全的,在胃肠道癌症患者中的缓解率为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