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01 09:24 原文链接: 一个关于中美两国的数据,出现断崖式下跌!

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刊登了一份让不少国际科学人士感到担忧的数据,因为这组数据显示,在过去3年里发表的学术文献中,与中美两国的学术机构都有从属关系(Dual Affiliations)的作者人数数量,正呈现出断崖式的下降。

不少接受《自然》采访的学者认为,这一情况的出现,与美国政府和政客们近些年对两国学术合作不断进行的政治干预乃至迫害,脱不了关系。

从《自然》杂志的报道及其给出的可视化数据来看,在过去3年发表的学术文献中,与中美两国的学术机构都有从属关系的作者数量,确实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跌幅超过了20%。

为《自然》杂志进行这一调查的是荷兰阿姆斯特丹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集团的分析人员。他们是通过检索该集团的Scopus学术文献数据库后发现的这些趋势。

不仅如此,分析人员还发现,中美两国学者合作发表的论文数,也在去年首次出现了下降。

《自然》杂志采访的多名学者表示,这些情况反映出中美两国的科研合作正在减少,除了疫情的客观因素影响外,政治是其中重要的主观因素——尤其是美国司法部近些年发起的“中国行动计划”。

大量美国媒体的公开报道显示,这项计划虽然打着维护美国“国家安全”和“反间谍”旗号,但实际上却在制造大量冤狱,用诸如“没有及时披露获得的中国科研经费”等罪名,迫害与中国合作的美国学者和学术机构。《自然》杂志这样的国际科学期刊也曾撰文斥责美国政府的这一做法。

接受《自然》杂志采访的学者们亦指出,从前与中美两个科研大国的学术机构有从属关系,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可如今人们却避之唯恐不及,生怕被视为科研间谍。

《自然》杂志还提到,在2021年时,一项针对2000名科学家的调查发现,其中华裔科学家中有半数担心自己正在遭到美国政府的监控,而且这些华裔科学家也比与中国开展合作的非华裔科学家更容易因为这种担忧而中止与中国科研机构的合作。

(截图来自《自然》杂志的报道)

直到今年,美国拜登政府才终结了这一前总统特朗普发起的政策,但其对中美科研合作造成的严重负面冲击却并未消退。因为学者们仍然在担忧他们与中国的合作会在未来又成为美国政府针对与迫害的靶子。

有学者还担忧地表示,美国政府看起来已经不再支持与中国曾经持续了数十年的科研合作了,尤其是当中国的科研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级水准的时候,但中国是科学世界很庞大的组成部分,美国这么做等于是切断了与这个庞大部分的沟通。

不过,在耿直哥看来,影响中美两国科研合作的还有一个同样不容忽视的政治因素,那就是新冠疫情以来,美国政坛对于武汉病毒所以及中国科学家进行的疯狂政治抹黑,乃至将这种攻击扩大化到美国自己的科研机构上,这也在打消两国科研人员的合作积极性,甚至导致他们彼此间的对立。

更让人震惊的是,有的科学界人士在发现这场始于2020年的抹黑运动可以给他们带来知名度乃至利益后,开始加入其中,给美国这种政治干预和迫害科学的做法摇旗呐喊。部分美国主流媒体也为了赚取流量和热度,发挥着传播与洗白这些政治谣言的恶劣作用。

遗憾的是,《自然》杂志并没有提到这一点,反而是为了所谓的“客观”,强行把中国这边希望学者们更注重论文本身的质量,而不是盲从于国际科研合作这种形式,以及希望学者们多在中文期刊上发论文的情况,也列为了导致中美两国在论文合作数据方面出现下降的“政治因素”——尽管《自然》杂志并没有将这些因素视作主因,只是在文章最后才简单提了一下。


相关文章

123页材料举报导师学术造假后续:导师又一篇稿件被期刊撤下

近三年前,一位退学硕士研究生以长达123页的材料实名举报时任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张裕卿学术不端,如今这一事件又迎来了后续进展。 有人注意到,本月稍早前,原张裕卿团队于2019年2月8日在期刊......

取消论文发表硬性规定,摒弃“快餐式”研究

近年来,已有多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取消了博士研究生学位申请中对发表学术论文的硬性规定。为何要出台这样的政策,博士生们有何反应?对于博士生培养而言,发表论文究竟能起到怎样的作用?不再硬性要求发表论文,意......

故意的还是不小心?诺奖得主被曝14篇论文数据异常

ThomasC.Südhof于2013年与JamesRothman和RandySchekman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发现了调节细胞内主要运输系统——囊泡运输的机制的突出贡献。在202......

用科学挑战《科学》:百位师生四年磨一剑为中国诚信正名

“为了祖国的荣誉,可以来一场复制实验。”2019年6月,《科学》发表了一篇题为《全球公民诚信度》的研究,中国在40个国家中排名最末。而衡量诚信的标准,只有捡到钱包后是否用电子邮件联系失主这一条。这一结......

审稿一拖9个月,把人“等疯”!该放开“一稿多投”了?

一篇文章一审就是好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有些人因为论文发表太慢而错失职业生涯中重要的晋升机会,但就算投出去“石沉大海”也得等着,毕竟禁止“一稿多投”的规则还在,谁也不想被扣上“学术不端”......

卷,太卷了!院士也来申请国自然面上项目……

科研难做,难在发论文和申基金。两者相比,基金或许更难上一筹。每年到国自然基金评选阶段,那真是千万大军挤独木桥,有人欢喜有人忧。近几年,有不少科研人表示,国自然基金越来越卷了。更有人在小红书上吐槽,现在......

质疑?刚评上院士就被曝十余篇论文造假,涉嫌数据伪造曝光了

2023年8月11日,国际知名医学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影响因子45)撤回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MarkJSmyth等人于2016年4月20日发表的题为“CombinationAnti-CTLA-4......

蓝皮书:穗发表SCI论文数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8月25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在广州发布《广州蓝皮书: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总报告《充分发挥广州核心引擎作用全面提升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功能》......

ChatGPT协助下一小时写成杂志接受论文

写论文逐渐到了依靠人工智能的时代,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处是人类终于摆脱了科技论文写作的烦恼,坏处是人类会因此失去科学论文写作的独特能力。过去发表论文是学者成就的重要标准,随着机器代替人脑的这种趋势。......

中国作者论文引用受歧视?最新研究揭示学界间的“暗沟”

自21世纪以来,中国科研的进步有目共睹。尤其是中国论文数量的爆炸性增长,成为了中国学界近年来最显著的成就之一。但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学界似乎“不愿意”引用中国论文。这一现象的成因尚待深究,但它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