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2-21 10:12 原文链接: 一天8杯水:真的科学吗?

  水对于生命的意义,不言而喻。它对于生命的存在、生命的演化都必不可缺。成年人60%-70%的体重由水构成。但是我们每天需要喝多少水呢?

  民间有说法是:一天八杯水(每杯约250ml)。同样,在国外也有每天8杯8盎司的水。事实上,这种“8*8”规则并不成立,目前并没有科学研究明确规定我们每天补充最佳的水量。

图片.png

  然而相悖于这些建议,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的Michael Farrell团队最新的研究表明,我们应该仅仅只在口渴的时候喝水就可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期刊。

  大脑特定区域负责吞咽机制,抵制摄水过量

  Farrell研究团队招募了一批受试对象,要求他们分别在锻炼后、口渴、不渴3个时间段补充大量的水。在受试对象喝水的时候,研究人员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检测了他们的大脑活动,同时测量他们不同情境下吞咽水的困难指数。

  结果显示,相比于锻炼后补充水分,不渴的时候喝水吞咽难度增加了3倍。而且,当受试对象努力吞咽水时,他们大脑前额叶皮层的某些区域明显活跃。这意味着,这些特定区域负责吞咽抑制机理。

  Farrell 表示:“我们第一次发现,当身体不缺水,吞咽反射机制会抑制喝水的欲望和难度。”

  口渴的时候喝水

  研究人员团队强调,补充过多水分易导致低钠血症。这一研究预示着,我们应该听从身体的需求合理补充水分,并不需要刻意规定,口渴的时候喝水就可以。


相关文章

《水生态监测技术指南 河流水生生物监测与评价(试行)》等两标准正式实施

关于标准制定的情况及发布后对国家水生态监测评价工作起到的支撑作用等关键内容,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两项《指南》进行了解读。两项《指南》的出台背景和发展历程?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以科研、试点先行的模式,组织国内......

热原行星盘内首次发现水和其他分子

德国和荷兰科学家借助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首次在一颗婴儿恒星周围的行星形成气体和尘埃盘内探测到水以及形成地球等天体所需的其他分子。科学家此前认为,这种极端环境不适合岩石行星形成,但最新发现表明,类地......

20点直播|马普所教授讲述水石墨烯界面

直播时间:2023年5月12日(周五)20:00-21:30直播平台:科学网APP(科学网微博直播间链接)科学网微博科学网视频号北京时间2023年5月12日晚八点,iCANXTalks第143期,本期......

“如果地球没有水”作文及绘画征集活动在京颁奖

3月27日,正值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期间,“如果地球没有水”作文及绘画征集活动颁奖仪式暨同名新书首发式在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二实验学校东校区举办。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担......

2022年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顺利完成

“国家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87.9%,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0.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长江干流连续三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黄河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化学需氧量、氨氮......

总投资82.91亿元实施152个工程项目,云南行动了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入湖河道综合治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印发,从水域岸线管理保护、防洪治理、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环境监测等5个方面提出工程治理措施,拟实施工程项目152个,总投资......

研究揭示四面体熵与水的凝固点之间的关联机制

水的特殊性质是凝聚态物理学科中非常重要的课题之一。近日,暨南大学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教授麦文杰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王中林团队等合作,从理论上研究揭示了离子特异性对水分子微观结构和......

机器学习助力更好理解水的行为

美国一个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上刊发论文称,他们借助机器学习技术来理解水在零下100℃的行为。最新研究不仅能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水,也为更好地从理论上理解各种物质开辟了更多途径。水是人们最熟......

中石化首套自研兆瓦级PEM电解水制氢装置投产

12月14日,《中国科学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首套自主研发的兆瓦级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装置在燕山石化成功开车,产出合格高纯度氢气。该项目年产氢180吨,生产全过程实现零碳、零污染......

地下660公里钻石揭示地球深处富含水的环境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最新发表一篇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地表之下660公里处的罕见钻石内含物,发现一个延伸至下地幔的广泛水饱和环境,这项研究或可增进人们对地球深处水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