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6-20 15:23 原文链接: 袁隆平:中国愿意向世界推广杂交水稻技术

  “如果全球50%的稻田种植杂交稻,世界稻米总产量可增加1.5亿吨,可满足超过4亿人的粮食需求”,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6月20日在无锡举行的“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世博主题论坛上表示,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粮食安全挑战,中国乐意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稻,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

  稻米是人类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世界上有一半以上人口主食稻米。专家估计,到2030年,要比1995年多产60%的稻米才能满足需要,到2050年,1公顷土地必须养活43人。保证粮食安全,是世界面临的严峻挑战。

  为了解决新世纪的粮食问题,一些国家和研究单位开展了水稻的超高产育种研究,日本早在1981年就启动 “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在15年内从每公顷6-8吨提高到12吨左右。国际水稻研究所在1989年也开展了超级稻研究,计划到2000年把当时水稻的产量提高到25%,也就是每公顷10吨提高到12.5吨。

  “据我所知,目前他们都还没有实现他们的目标”,袁隆平表示,中国科学家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则走在了世界前列,上个世纪,我们在小面积试验田里创造了每公顷17.1吨的最高记录,本世纪,这个数字已经接近每公顷19吨。

  他介绍,目前中国水稻种植面积约4.4亿亩,平均每公顷产量6.3吨。其中,杂交稻占了总水稻面积的57%,平均产量是7.2吨,比一般的高产常规稻增产20%以上,每年可以多养活几千万人口。

  据了解,杂交稻技术近年在国外有大幅度应用,2009年的种植面积达300万公顷,主要集中在印度、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和美国。袁隆平说:“在巴基斯坦、印尼、埃及等国家,杂交稻表现得非常成功,最高的产量可以达到每公顷9吨以上,一般的有5、6吨,而当地的品种只有1.5到2吨每公顷。”

  中国杂交稻技术在2004年已实现12吨/公顷指标,下一个目标是13.5吨/公顷,预计在2010年可实现,袁隆平称,杂交稻种植如能更多在全球推广,可以大幅度缓解世界粮食争端,我们已经做好充分准备,愿意、乐意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稻。(

相关文章

优质食味粳稻宁香粳9号得到多省引种推广

在安徽庐江白湖农场,13000亩“宁香粳9号”稻杆挺立、穗大粒饱、丰收在望。在近日召开的优质食味粳稻宁香粳9号现场观摩培训会上,参会专家实地参观了庐江县郭河镇王仕照家庭农场种植的800亩连片宁香粳9号......

“袁隆平追梦奖学金”设立,首批9所院校参评

日前,“袁隆平追梦奖学金”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在中国农业大学举办。中国作物学会与湖南省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共同签署《“袁隆平追梦奖学金”战略合作协议》。为继承和弘扬追求真理、敢为人先、锲而不舍、埋......

袁隆平的学生证上,有志愿军战士的留言……

近日西南大学展出一批珍贵档案其中就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学时期的学生证这张学生证纸张虽已发黄但依然能清晰看到袁隆平当年的学号、入校日期以及每一学年的注册登记等信息在学生证后面还有一段留言隆平同志:......

河南省档案馆发现袁隆平生辰新证

来源:河南日报微信公众号2023-05-2211:555月17日,河南省档案馆办公室主任杨宝章(右一)向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阳(左一)、袁隆平夫人邓则(左二)赠送档案仿真件和影集。“杂交水稻......

两年了,我们很想您!

两年前的今天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从此,春种秋收都和怀念有关年轻时袁隆平决意报考大学的农学专业父母都不同意袁隆平说,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最终说服了父母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一粥一饭间怀念袁爷爷!今天,袁隆平离世2周年

“我梦见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我和同事坐在稻穗下乘凉。”他把功勋写在大地上,一生躬耕田间换得稻香丰年。今天,袁隆平离世2周年。风吹稻禾,永远怀念!......

粳型杂交水稻新品种首次通过国外审定

近日,记者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游艾青领衔的水稻育种团队选育的杂交稻粳两优202/181在非洲布隆迪共和国通过审定。这是我国首个通过国外审定的粳型杂交稻品种。布隆迪位于非洲中东部......

世界粮食日|让中国人端牢端稳中国饭碗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金秋时节,稻谷飘香。从我国东北到西南,从华北和黄淮海地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秋粮收获一派繁忙景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愈发扎实。......

《中国现代科学家袁隆平》纪念邮票首发

9月7日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诞辰92周年。当日,《中国现代科学家--袁隆平》纪念邮票首发仪式在位于长沙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举行。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周义祥、袁隆平院士......

王克剑:我的愿望是让杂交稻的制种变得更加简单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中国水稻研究所科研楼里的这句标语,默默影响着一位在此从事水稻育种技术研究的年轻人,他叫王克剑。1983年出生的王克剑已是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