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生物是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其他土壤生态过程的关键驱动因子。由于土壤结构和组成的复杂性,土壤微生物生态过程在研究中一直以来都被作为“黑箱”看待,要清楚阐明土壤生态功能是土壤生态学研究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近日,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徐建明教授团队在微生物学顶级期刊《国际微生物生态学会会刊》(The ISME Journal)上发表最新成果,他们基于土壤宏基因组信息绘制森林土壤宏基因组的基因相关性网络,揭示了宏基因组的功能结构,为预测宏基因组中基因未知功能提供了新途径。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院马斌博士,参与作者包括浙江大学“外专千人计划”入选者Philip Brookes教授,论文通讯作者为徐建明教授。该论文的国际合作者包括美国芝加哥大学Jack Gilbert教授和比利时鲁汶大学Karoline Faust博士。

  从系统生物学得到灵感,用宏基因组技术打开“黑箱”

  “黑箱”系统,顾名思义就是把某个系统作为一个看不透的黑色箱子,研究中不涉及系统内部的结构和相互关系。很长一段时间,科学家们对土壤微生物生态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也是如此。

  这个“黑箱”是这样的——

  每克土壤中平均有来自约10万种微生物类群的约10亿个微生物细胞,其中约有99%的土壤微生物类群尚未被培养,而大部分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基因组也尚未测序,也就是说它们的基本功能还不清楚。

  那么如何能够打开“黑箱”呢?徐建明教授团队使用的利器是宏基因组技术——从环境样品中提取宏基因组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通过序列片段拼接和数据库比对进行注释。徐建明表示,近年来系统生物学领域的科学家对一些模式生物细胞进行全基因网络分析,有很多推动了对细胞功能的认识。“我们团队从中得到灵感,借用系统生物学方法来分析土壤宏基因中基因网络,从而提升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认识。”

  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研究土壤宏基因组,刚开始只是一种研究设想。因为两者的研究对象存在很大的区别:系统生物学中的基因来自单个细胞,而土壤微生物的研究的宏基因组中的基因来自大量不同的微生物细胞。但是研究结果表明,宏基因组的基因相关性网络能够准确表征土壤微生物群落生态过程中的基因互作关系。

  绘制森林土壤宏基因相关性网络

  徐建明团队在我国东部从南方热带季雨林到北方针叶林的典型植被梯度带上采集了45个土壤样品,基于高通量测序获取宏基因并根据基于丰度矩阵构建相关性矩阵,从而得到基因相关性网络。

  这张网络,其实是认识土壤微生物生态功能的“地图”——

  网络包含5421个基因节点,7191个正相关网络连接和123个负相关网络连接。科研人员基于网络拓扑结构将网络节点划分为27个基因聚落,各基因聚落中主要包含了与特定功能相关的基因,且各基因聚落的中心节点都能代表所在聚落的功能。

土壤宏基因组基因相关性网络图

  科研人员发现,基因聚落之间的连接关系反映了土壤宏基因组中与细胞结构密切相关的多级结构特征,说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特征受到细胞水平基因功能过程的调控。网络中的正相关连接主要指示了基因的功能关联性,而负相关连接则指示了细胞生物过程中潜在的功能调控过程。

  论文评阅人表示,该研究将系统生物学中网络的概念应用于高度复杂的环境样本是该领域发展的重要一步,赞赏了该研究中严格的网络连接构建过程。

  未知基因功能预测,为未来研究“扫盲”

  宏基因组中仍然有很多基因的功能还是未知的,而基因相关性网络中参与相同生态功能过程的基因会有紧密的网络连接,因此,徐建明教授团队就提出,可以利用功能未知基因在基因相关性网络中的相邻网络节点来预测宏基因组中基因的未知功能。

  要如何才能验证预测的功能是否准确呢?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单个细胞内的验证比较简单,可以通过敲掉某个基因来做对照实验。而土壤的群落研究中,科研人员不知道这个基因来自哪些细胞,因此无法“敲除”。怎么办?为了验证预测的基因功能,徐建明教授团队通过基因序列计算得出蛋白结构,通过与蛋白结构数据库比对,进而比对已经标注功能。结果发现通过基因相关性网络预测的功能基因与通过蛋白结构预测的功能高度一致,验证了通过基因相关性网络预测的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一些研究的局限,马斌表示,当前的预测还有一定的限制标准,那就是要在聚落中与一定数量的基因有连接,才高水准的预测。

  对于功能预测的意义,徐建明表示,科学探索的道路上,第一步就是想知道“是什么”,他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注释未知的路径。通过预测增补数据库,对后面研究者扫清了迷雾。历经2年的研究,徐建明表示,团队的这项解码土壤“黑箱”的研究,对于明确土壤对碳氮的转化、污染物的降解等机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认识土壤有深刻的意义。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1721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41520104001)等资助。


相关文章

“女娲”基因组计划发布第五项成果

近日,“女娲”基因组团队重点阐释了适应性选择下非编码调控元件对表型演化的影响,相关研究发表于《分子生物学与进化》。这项工作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涛院士、何顺民研究员牵头的“女娲”(NyuWa)中......

一生中患病的几率或可预测,十种慢性病遗传风险估算更接近临床

通过分析基因组中数百万个微小的遗传差异,就可预测一个人一生中患某种疾病的几率。在过去的10年中,研究人员为数十种疾病制定了风险评分,希望有一天患者能利用这些信息来降低患病风险。在《自然·医学》杂志最新......

2024年治污攻坚怎么部署?27省工作重点汇总

新年伊始,随着全国各地两会密集召开,各地的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相继出炉。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月18日,共有27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各地依据当地经济发展潜力等因素,锚定了2......

新型传感器实现土壤磷酸盐现场连续监测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科合肥智慧农业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王儒敬,院长助理、副研究员陈翔宇课题组与安徽理工大学教授唐超礼团队合作,研发了用于土壤磷酸盐现场连续监测的电化学微流体系统。相关......

揭秘基因组“暗物质”

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基因信息传递过程中非编码RNA的调控作用机制”在人类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非编码RNA不参与编码蛋白质,占全部RNA的98%,如同宇宙中神秘的“暗物质”,是生命活动调控的......

科学氮素管理能促进土壤氮驻留

记者近日从海南大学获悉,该校三亚南繁研究院张金波与孟磊教授团队发现,基于氮素循环知识的综合管理可对生态系统氮驻留产生积极影响,这为降低全球氮损失风险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

构建水稻基因组倒位变异图谱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发布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水稻群体水平倒位变异图谱,并挖掘获得了新的水稻耐热优异等位基因,该研究对水稻育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通......

基因组精确注释新方法:增强子鉴定新技术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动物功能基因组学创新团队研发出增强子鉴定新技术。该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平均分辨率提高了约10倍,为基因组的精确注释提供了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核酸研究》(......

基于XRF和VisNIR数据融合的土壤重金属浓度分区预测是否更佳?

文章信息第一作者:石陶然通讯作者:吴春发教授,骆永明研究员通讯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3.1683......

迈向CRISPR2.0,下一代基因编辑技术方兴未艾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本月稍早时间宣布,批准CRISPR/Cas9基因编辑疗法Casgevy上市,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镰状细胞贫血病患者。这是FDA批准的首款CRISPR基因编辑疗法。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