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2-15 16:58 原文链接: 浙江大学特聘教授连发多篇文章梳理多个关键基因功能

  浙江大学生科院植物生物学研究所的寿惠霞教授研究组主要研究方向为针对水稻、大豆磷铁吸收代谢关键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以及大豆功能基因研究;抗除草剂大豆新种质创制研究。近期其研究组接连发表文章获得了系列研究进展。

  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杂志上,研究组利用mRNA测序技术,研究了控制大豆种子发育各阶段的关键基因,分析了籽粒大小不同的大豆种子在基因表达上的差异,找出了一系列与大豆种子发育相关的关键基因,为下一步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打下了基础。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一种大量营养元素。但自然界土壤中可供植物直接吸收的有效磷含量很低,限制了作物产量。研究植物缺磷响应信号调控的分子机制十分重要,可为将来培育磷高效品种提供理论基础。PHO2编码E2泛素联结酶UBC24,是磷饥饿信号途径的重要负调控因子,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寿惠霞教授研究组在Plant Physiology杂志上发文,通过酵母双杂Y2H筛选鉴定到硫氧还蛋白OsTrxh1和OsTrxh4可与OsPHO2互作。水稻原生质体的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和体外pull-down试验,验证了OsPHO2 与OsTrxh1/h4的蛋白互作;并且OsPHO2的Cys-445和硫氧还蛋白“WCGPC”保守活性基序的半胱氨酸为互作所需。分离泛素Y2H和BiFC实验表明OsPHO2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OsPHO1;2和OsPHF1互作,并在烟草叶片和水稻苗中降解OsPHF1。

  这一研究揭示了水稻磷稳态调控与氧化还原状态之间存在关联。硫氧还蛋白可以调控OsPHO2蛋白的氧化还原状态,从而调节其在调控磷稳态过程中的活性。

  此外研究组还对水稻OsPAP10a 和OsPAP10c两个紫色酸性磷酸酶的功能进行研究。研究发现OsPAP10c是一个分泌型酸性磷酸酶,可能在胞外有机磷利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OsPAP10a可能在缺磷条件下调节植物生长中起作用。这一研究对作物磷高效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简介:

  寿惠霞教授

  1981年进入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学习,1988年获植物遗传与育种学硕士学位;1998年赴美留学,学习植物分子生物学与转基因技术,2003博士毕业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植物转基因研究中心。2004年回国任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技术系主任,植物研究所副所长。2013年入选浙江大学“求是特聘学者”。

  多年来从事植物转基因和植物基因组研究,已在植物功能基因克隆、植物转基因技术体系研究、植物抗逆转基因及其分子机理研究等方面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在PNAS、Plant Journal、 Plant Physiology、 Cell Research 等杂志发表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 实验室在植物功能基因研究方向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转基因专项、国家基金项目、国际Harvestplus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水稻、大豆磷铁吸收代谢关键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大豆功能基因研究;抗除草剂大豆新种质创制研究。

相关文章

微生物菌剂改善土壤磷有效性方面获进展

磷(P)固定作用导致的碱性石灰性土壤中磷有效性低,制约农作物生产。因此,了解土壤中磷的分配情况,利用土壤的富余磷,提高土壤磷的利用率,缓解磷资源的短缺,从而保障粮食安全。农业上利用植物促生菌开发的微生......

低磷激活独脚金内酯途径调控水稻株型和养分吸收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团队系统解析了低磷激活独脚金内酯途径进而调控水稻株型和氮磷吸收的机制,为改良水稻在低磷环境中的株型、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这一成果有......

湖泊中被忽略的无机还原态磷生态效应研究获进展

全面阐明湖泊磷循环过程并揭示其对生态系统影响一直是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热点。由于传统认知和分析方法不足,绝大多数研究均以正五价的磷酸盐(P+V)为基础,忽略了磷化氢(P-III)、次亚磷酸盐(P+I)和亚......

土卫二可能存在“生命之磷”,宜居又一佐证

土卫二是太阳系中最可能存在生命的地外星球之一,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郝记华等人研究发现,土卫二的冰下海洋中可能含有丰富的溶解态磷酸根,能够支持潜在微生物的起源与繁衍。这个发现填补了土卫二海水宜居性......

中科院研究发现磷在植物根冠间分配的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雷明光团队发现,一个控制根系发育的转录因子SHR通过控制木质部磷装载关键因子PHO1的蛋白稳定性,调控磷在根冠间的分配。北京时间2022年9月1日23时,Nature......

揭示树种丰富度对中国成熟森林土壤磷库的调控作用

磷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限制性营养元素之一。土壤磷储量决定着土壤对植物的磷供应能力,并进一步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等生态功能。目前,人们对森林土壤磷储量的区域格局的驱动机制(特别是其生物驱动机制)的了解尚不......

木豆低磷适应机制研新进展,为培育新品种做保障

近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品资所)牧草研究团队在木豆耐低磷胁迫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了木豆基因组进化过程中耐低磷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木豆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重要的食......

新研究揭示磷循环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机制

增温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磷循环示意图。刘菊秀团队供图广东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鼎湖山站)刘菊秀研究团队基于鼎湖山站的长期自然增温平台,研究揭示磷循环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机制。相关......

生物传感器实现有机磷农药检测

近日,生态环境评价与分析研究组(103组)卢宪波研究员和陈吉平研究员团队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利用负载铜量子点的超薄石墨炔(Cu@GDY),实现了有机磷农药的抗干扰高灵敏检测。有机磷农......

碳和磷在土壤有机质分解中如何互动?这篇文章解释了

磷是植物生长必须的矿质营养。为了满足作物生长需求,人类大量开采磷矿,在生产中大量使用磷肥,不仅造成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也容易引起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加强作物自身磷高效利用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