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14 14:38 原文链接: 浙江:“种子资金”引领基础研究进入“无人区”

  编者按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离不开基础研究的源头供给。开创基础研究新格局,需要科学共同体的努力,需要创新企业和政府部门更加重视,需要科技与教育、人才、经济、国防等方面系统推进,需要全社会强有力支持。从今天起,本报开设“科技强国·基础研究”栏目,聚焦各地在加强基础研究方面的探索与得失,以期纳百家之长,厚创新之土。

  “30年前我拿到了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当时老师和同事都认为我做的基金项目并不重要。但30年后,我们克隆了许多跟产量、品质等相关的重要基因,这已经成为国家乃至全世界分子育种的基石。”尽管已成业界翘楚,中国水稻研究所稻种资源研究领域首席科学家、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钱前研究员依旧感恩当初的“种子资金”,帮助他的科研事业起航。

  成立于1988年的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在已走过的30个年头里,通过超13亿元的财政经费资助项目超16000项,资助科研人员超9万人次,为该省基础研究事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除了自然科学基金,浙江还有斥资百亿元成立的之江实验室,还有对标国际一流的民办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还有豪掷千亿元探索科技未知的阿里巴巴达摩院……基础研究已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补齐基础研究短板,攻坚关键核心技术

  谢恬教授团队历时20余年对“浙八味”之一的温郁金进行研究,首次把第四代药物制剂的代表“脂质体”运用于中药新药并成功实现了产业化。

  “基础是转化应用研究的根本,没有基础研究,就不会出现核心技术。”谢恬团队前15年都在做基础研究,得到了国家和浙江省自然基金的很大支持,“如果没有基金委资金支持,就没有今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榄香烯‘脂质体’。”

  “原始创新主要在基础研究,基础研究若薄弱,会影响核心技术研发。”浙江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处处长鲁文革介绍,基础研究是浙江科技创新一大短板,浙江超常规发展高等教育,目的之一就是提升基础研究水平。

  今年12月,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科技新政”)。其中,“一号政策”就是加强前沿基础研究。

  “‘科技新政’把基础研究作为首要突破口,瞄准世界科研前沿,聚焦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实施5个以上重大基础研究专项。”浙江省科技厅厅长高鹰忠介绍,未来重点要在信息科学、生命健康、新材料、先进制造等科学领域加强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布局,目的是取得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基础研究成果。

  除了政策上的引导,近年来浙江财政对基础研究投入不断增加,从2017年开始,浙江省财政每年增加投入自然基金5000万元,一直持续到2022年。今年的基金达2.6亿元。

  社会参与汇集众力,打造开放式研究格局

  财政资金池是基础研究之本,但要让外延更广,离不开全社会的参与。之江实验室就是浙江社会参与基础研究的典型。

  之江实验室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一体、双核、多点”的架构模式,即以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学、阿里巴巴共同出资成立的之江实验室为一体,浙江大学、阿里巴巴为双核,国内外高校院所、央企、民企优质创新资源为多点。

  之江实验室副主任袁继新告诉记者,这种模式让之江实验室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化”的创新链,集聚全球资源,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一体、双核、多点”之下,之江试验室组建了人工智能研究院、未来网络计算研究院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研究中心等交叉研究中心,作为实验室开展基础研究的条件支撑。

  在浙江大学和阿里巴巴已有的科研基础上,之江实验室还“高原上造高峰”,启动了先进人工智能算法平台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先进工业互联网安全平台及关键技术等基础科研项目。

  3年投入1000亿元,纯民营资本建立的阿里达摩院成立之初,马云便提出了立足基础科学,研究颠覆性技术的要求。

  今年,达摩院首个基础前沿新技术亮相:投入研发一款名为Ali-NPU神经网络芯片,运用于图像视频分析、机器学习等AI推理计算。按照设计,该芯片的性价比将是同类产品的40倍。

  目前,达摩院囊括了人工智能、量子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网络安全等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的顶尖科学家,已成为国内顶尖的企业科研机构之一。

  另外,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先后与青山湖科技城、浙江省药学会、华东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等设立了多个自然科学联合基金。

  “浙江民营资本雄厚,地方对科研和人才需求高,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意识到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明年还会有更多社会资本注入到自然基金中。”在浙江省自然基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吴正光看来,在超常规力度的支持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下,基础研究在浙江已迎来春天。

相关文章

海拔6212米采集珠峰种子萌发记

去年9月,我国科研人员在珠峰东绒布冰川6212米处,成功采集到须弥扇叶芥的种子,刷新了我国植物种子采集的最高海拔纪录。今年7月,采集到的5种珠峰植物种子在零下20摄氏度的冷库保存近一年后,均顺利萌发。......

研究人员揭示决定种子活力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种子的出现使高等植物能够在多样的自然环境中得以广泛生存和分布。产生高活力的种子从而在环境条件合适时迅速萌发并发育产生健壮的幼苗是高等植物繁衍的关键,也是农业生产中种子品质的重要指标。然而,目前尚不清楚......

穗发芽后种子没用了?休眠“开关”找到了

穗发芽威胁水稻产量。安徽省白湖农作物种子研发中心研究员 王德好摄水稻、小麦、大麦、玉米……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很多谷物还没出田,穗上的种子就爬满了一根根绿色的小细苗。“发芽的种子品质降......

种源强则农业兴!为何种子行业投资机会值得如此重视?

12月6日,农业种子股开盘冲高,敦煌种业快速拉升封板,神农科技、农发种业、荃银高科、万向德农等跟涨。消息面上,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采购脱......

油蔬两用油菜新品种“农大1号”研发成功

记者11月30日从湖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近日组织来自湖南省作物研究所、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湖南省种子管理服务站、湖南农业大学等的专家团队,对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忠松团队自主研发的油蔬两用油菜新品系“农大1......

为了“扩展领土”,植物也要长距离“旅行”

扩散一直是生物地理学和生态学的一个核心研究议题。在植物界,种子的扩散往往需要借助媒介完成,大多是短距离扩散,仅有约1%是长距离扩散。然而,长距离扩散却是生物多样性格局形成的关键驱动力。近日,中科院昆明......

器官移植第一股来了,拟募集资金10.23亿元

11月24日,上交所受理上海健耕医药的科创板IPO申请,拟募集资金10.23亿元。健耕医药作为器官移植领域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产品及服务厂商,若IPO成功无疑坐实了“器官移植第一股”的名头;与此同时,健......

2022年“十大基础研究关键词”揭晓

由“科学探索奖”获奖人提出并投票产生的2022年度“十大基础研究关键词”,27日在深圳举行的2022年“青年科学家502论坛”上公布。“十大基础研究关键词”包括:高能宇宙线起源、室温超导、新材料创制、......

“小粒种”破解杂交水稻产业化之困

11月23日,长沙,湖南省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二楼的办公室里,主任唐文帮正专注地瞅着桌上并排放着的三捧谷粒。“这里面有个创新品种,在种业市场里很火爆。”见到走进来的科技日报记者,唐文帮笑呵呵地指着其......

基金委信息科学部召开1项项目指南解读会通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未来移动信息网络新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专项项目申请指南已于2022年11月16日发布。为便于申请人更好的了解和把握指南政策、做好该专项项目的申报工作,信息科学部拟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