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3 19:24 原文链接: 志愿者期待未来像“钢铁侠”一样行走

中新网成都3月23日电 (王利文)23日,在四川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志愿者林寒正熟练地操控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他独立完成前进、转向等动作,这一行走练习已成为他截瘫后康复训练的日常。林寒期待,随着医学和科技进步,未来自己能像“钢铁侠”一样自由行走。

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康复医学设备,通过交互控制、拟人化步姿及高精度电机控制算法,帮助患者重新站立、行走。2010年,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程洪成立科研团队,从零开始研发外骨骼机器人。目前,外骨骼机器人已成功研发五代,可以通过脑机控制、肌电控制、重力感应控制等方式实现截瘫助行、偏瘫康复、儿童康复,患者可应用于上下楼、上下坡、控制方向、过障碍等场景。

截瘫患者长期卧床或久坐容易引发褥疮、尿路感染、骨质疏松、静脉血栓等并发症。2013年底,林寒下肢截瘫卧床后,每隔两个小时都需要他人帮忙翻身。在康复治疗过程中,他与程洪团队结缘,于2015年成为了外骨骼机器人穿戴实验志愿者。经过练习,林寒不仅能单独完成日常出行、做饭,还学会了驾驶等技能。在2015年的全国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六届特奥会上,佩戴外骨骼机器人的他作为火炬手,一步一步完成了火炬传递。

临床反馈对产品研发意义重大,这也是林寒坚持做志愿者的原因。“外骨骼机器人改变了我的人生,我希望自己的使用反馈能为更多病友带去便利。”多年来,林寒见证了外骨骼机器人的更新迭代。他回忆,最开始穿戴时,设备只针对腰部及以下截瘫患者,如今研发出脑机控制的外骨骼机器人,甚至可以帮助高位截瘫患者站起来。

“做外骨骼机器人最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就是看到患者站起来,能幸福生活。”程洪认为,帮助患者站起来的意义不仅是恢复身体健康,还能改变患者只能坐在轮椅上仰视他人的处境。

据悉,一台进口的外骨骼机器人售价高达300万至500万元,且维修常耗时数月、花费几十万元。如今,程洪团队自主研发的外骨骼机器人价格约100万元,家庭版价格在20万元以下,“这在国际上几乎不可能实现”。

通过国产化降低成本,只是让更多患者使用上外骨骼机器人的第一步。为转化这一科技成果,帮助更多患者“站”起来,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与多家医院展开合作。目前,已有超过100家医院应用外骨骼机器人,上万名患者进行了外骨骼机器人的临床试用。

程洪指出,在系统层面,中国的外骨骼机器人已与国际水平持平,甚至在人机智能、人机交互等单项技术上领先。此外,中国研发的外骨骼机器人还在应用场景上领跑,不仅针对截瘫、偏瘫患者,还应用于消防救援等领域。

对于第六代外骨骼机器人的研发,程洪团队有了进一步方向。“我们在往扩大应用场景上努力,让患者行走不受地形约束甚至可以在野外活动。此外,刚性的外骨骼机器人将和柔性的机器人技术深度结合,加强人机交互,提高患者穿戴舒适度,在未来真正实现‘人机共舞’。”程洪说。(完)

    

相关文章

激子拓扑序研究新进展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锐、王伯根和杜灵杰等人与美国麻省大学艾姆赫斯特分校TigranSedrakyan和北京大学杜瑞瑞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在电子-空穴关联系统中的激子拓扑序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研究成果以“电......

首例5G机器人跨海微米级眼科手术成功实施

7月25日,记者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举行的“5G机器人实现跨海微米级眼科手术”媒体会获悉,该中心教授林浩添团队联合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黄凯团队等多家医、研、产机构联合攻关的“5G远程微米级眼科手术机......

多地谋划“施工图”机器人产业加速前行

在“黑灯工厂”生产车间,工业机器人24小时不间歇生产;在餐厅,“机器人服务员”帮着点单传菜……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正加速应用于更多生产、生活场景。随着需求激增,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和增长......

北京市机器人产业新方案,构建“1+4”机器人产品体系

北京市近日印发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提出要全力建设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应用示范高地和高端产业集聚区,构建“1+4”机器人产品体系,即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带动医疗健康、协作、特种、物流4类优......

“机器人+”悄然渗透生产生活

“太白兄,相见恨晚!”“罢了,子美不弃,可愿与白同饮一杯?”在日前举行的2023年中国沈阳国际机器人展览会上,门口的“李白”与“杜甫”仿生机器人吸引了不少孩子和家长的围观。“杜甫”低头沉吟,好友“李白......

迄今最精确测量证实电子“非常圆”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科罗拉多大学天体物理联合实验室(JILA)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6日的《科学》杂志上报告称,他们开展的一项精确度达到创纪录水平的新测量,证实了电子中电荷的分布基本上是完美的圆球......

国内首款单孔手术机器人获批,直面挑战达芬奇

6月20日,国家药监局批准北京术锐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腹腔内窥镜单孔手术系统”创新产品注册申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出,该产品为国内首个内窥镜单孔手术系统,有效填补了国内空白。术锐单孔腔镜手术机......

国产手术机器人彰显“中国智造”创新水平

工科为新医科提供了发展动力,医科则是新工科的重要方向,“医工交叉”是我国医疗技术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理工科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上海交通大学历来重视医工交叉融合创新,在全国高校中,率先设立医工交......

体内“穿山甲”微型机器人问世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0日发表的一篇工程学论文,描述了一种受穿山甲启发研制的微型机器人,该机器人被设计用于在人体内进行安全和微创的医学治疗。在未来应用中,这一无系留软体机器人能够通过变形,到达人体内......

从2023工业互联大会看数智赋能制造升级

车间里,机器人生产着自己用的关节零部件;马路上,自动驾驶汽车一面避障前行一面积累场景数据;工业云上,产业链内企业能彼此“看见”,还能交易闲置的产能和设备……以“数实融合数智赋能——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