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06 15:19 原文链接: 中国科学家培育“抗热水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日前,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林鸿宣研究组在Nature Plants期刊上发表论文。继在2015年成功定位克隆了水稻首例抗热的QTL位点TT1后,该研究组最近又成功分离克隆了水稻抗热QTLTT2,成功将其导入广东优质稻品种华粳籼74中,提高了在苗期存活率以及成熟期的抗热能力。

全球气候变暖成为威胁世界粮食安全的一大重要问题,据报道,年平均温度每升高1℃,将会对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带来3%~8%的减产。植物在与高温的长期对抗中,进化出了不同的应对机制:一方面,植物可以通过“积极应对”来提高自身对于高温逆境的应对能力,比如及时清除高温下积累的毒性蛋白、活性氧等,从而减少高温对于植物体本身的损伤;另一方面,植物也可以通过“以静制动”的方式,使自身钝感,减少热响应消耗,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并且在热胁迫结束后能够快速“灾后重建”,以提高热胁迫下的生存能力。通过遗传学手段,挖掘抗热自然基因位点并对其调控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作物抗热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团队挑战的就是水稻抗热自然基因点位。该团队继在2015年成功定位克隆了水稻首例抗热的QTL位点TT1后,最近又成功分离克隆了水稻抗热QTL TT2。携带QTL TT2的华粳籼74,相较于老款,在苗期的成活率显著提高了8-10倍,同时该位点的导入也增强了成熟期的抗热能力——高温胁迫下单株产量增幅达54.7%,结实率增幅达82.1%。

TT2基因位点在各类作物中广泛存在,并高度保守,例如在小麦中有75.6%的同源度、玉米中有53.7%的同源度,因此该抗热基因在抗热作物的遗传改良和应用中有广泛的前景。

截至目前,越来越多的抗热QTL/基因被挖掘、分离克隆到,但是这些位点几乎都是通过“积极应对”的方式来提高水稻的抗热能力,即提高自身对于高温逆境的应对能力,比如及时清除高温下积累的毒性蛋白、活性氧等,从而减少高温对于植物体本身的损伤。在高温胁迫下,植物光合作用受阻,能量处于高度匮乏状态,一旦调用有限的能量来“积极应对”,势必会带来能量的消耗,造成“能量惩罚”,并最终导致产量降低。来自热带粳稻的TT2基因位点,则是通过“以静制动”的方式赋予水稻抗热的能力,即通过降低热响应,使植物处于钝感状态,减少能量损耗,维持基本生命活动,待高温结束后可以快速重建恢复,这为植物抵御高温提供了新的策略。

相关文章

中国科学家培育“抗热水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日前,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林鸿宣研究组在NaturePlants期刊上发表论文。继在2015年成功定位克隆了水稻首例抗热的QTL位点TT1后,该研究组最近又成功分离克隆了水稻抗热QTLTT2......

中国科学家培育“抗热水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日前,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林鸿宣研究组在NaturePlants期刊上发表论文。继在2015年成功定位克隆了水稻首例抗热的QTL位点TT1后,该研究组最近又成功分离克隆了水稻抗热QTLTT2......

中国科学家培育“抗热水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日前,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林鸿宣研究组在NaturePlants期刊上发表论文。继在2015年成功定位克隆了水稻首例抗热的QTL位点TT1后,该研究组最近又成功分离克隆了水稻抗热QTLTT2......

水稻抗瘟“秘密武器”提供持久抗瘟新策略

在与病原菌长期的“军备竞赛”中,植物进化出基础抗病性免疫反应(PTI)和专业化抗病性免疫反应(ETI)两层免疫系统作为防卫武器。这两种武器各有优劣,PTI具有广谱性,但是杀伤力弱;ETI虽然战斗力强,......

研究发现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含量是旱地土壤两倍

水稻土壤和旱地土壤有何不同?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吴金水研究团队的一项科研成果发现,水稻土中的有机质可以支撑更多的微生物生物量,其微生物量碳含量是旱地土壤的两倍。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长期......

黑龙江水稻专项交出“高分答卷”

“水稻专项执行以来,累计创制优异种质资源30份,审定新品种8个,建成1000亩以上优质水稻示范基地4个,累计推广新品种50万亩,申请或获得植物新品种权9项、获得授权1项,发表学术论文8篇,带动企业新增......

水稻大危机害虫竟为生存成为一丘之貉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虫作物生态安全评价与利用创新团队系统阐述了同以水稻为寄主的两种重大害虫——二化螟和褐飞虱通过协作应对水稻抗虫防御,实现“互利共存”的生态策略及生化和分子机理。相关......

水稻广谱抗病的免疫代谢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12月16日,Natur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何祖华研究组题为NLRsguardmetabolismtocoordinatepattern-andeffector-tri......

亚热带森林的高海拔土壤碳对气候变暖响应更敏感

森林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碳库,在气候变暖的情景下,微生物将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并向大气中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进而可能加剧气候变化。因此,土壤碳排放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关键挑战......

筛选优异种质资源造就节水抗旱的“稻坚强”

视觉中国供图科技大奖中的“民生”关键词①编者按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期盼的日益增长,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升人们幸福感的重要手段。日前,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强调成果应用积淀是本年度获奖项目的特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