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8-22 15:52 原文链接: 中国科学家为巨型太阳望远镜选址

  中国科学家正为设计中的巨型太阳望远镜选址。这一口径为8米的地面望远镜可望在未来20年的“探日”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中国巨型太阳望远镜计划推动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怀柔观测基地主任、总工程师邓元勇对新华社记者说,目前国内太阳研究界已经启动了“西部太阳选址”计划,期望利用4年左右的时间,在中国境内天文气象条件最好的西部为巨型太阳望远镜和其他下一代太阳观测设备选出最佳观测台址。

  他说,这一巨型太阳望远镜获取的数据将有助进一步理解太阳爆发活动的成因,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新的手段和重要依据。

  根据长期的天文气象资料分析研究,中国有许多“潜在的优秀台址”能满足中国巨型太阳望远镜的需求。邓元勇和同事将在北京举行的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与国际同行分享这一计划的进展。这一被称为“天文界奥林匹克”的大会8月21日开幕,为期两周。

  中国科学家们首先根据气象局提供的卫星云图信息进行普选,然后进行实地踏勘,足迹已遍及全国。邓元勇说,台址或将会在川滇藏一带。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首席科学家林隽说,台址要远离城市的喧嚣,无现代工业。望远镜还可监测所在地太阳辐射、环境的变化。

  邓元勇说,这架中国巨型太阳望远镜将在性能上超越国际上正在计划中的4米口径地基太阳望远镜,包括将落户夏威夷的美国太阳望远镜ATST和欧洲太阳望远镜EST,从而成为世界上空间分辨率和偏振测量精度最高的太阳红外和光学望远镜。

  高时空分辨率的太阳观测是目前和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太阳物理研究最重要的角逐方向。中国巨型太阳望远镜项目正是瞄准这一方向。由于观测的限制和理论的局限,太阳活动起源等仍是太阳物理研究尚未攻克的难题。

  邓元勇说,由于探测器的限制以及太阳辐射能量的急剧衰减,中远红外波段是最后一个未被开发的太阳物理观测窗口,蕴育着诸多未知的观测机遇。这架望远镜结构的两个备选方案之一——环型太阳望远镜结构如能最终实现,将是国际上第一架巨环形太阳望远镜,“是进军这块处女地的最犀利武器”。

  中国在天文望远镜建造方面已取得诸多经验,可供借鉴,如已完成的用于夜间天文观测的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和正在实施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邓元勇说,从目前中国最大的1米口径太阳望远镜跨越式发展到8米口径,并且拟采用环形结构这一新型方案,需要突破诸多关键技术,预计研制周期为10年,前5年进行方案设计和关键技术预研究,后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建造。

  “太阳观测望远镜,我们计划是天上一个,地上一个。”邓元勇说,中国正在计划未来几年发射口径为1米的空间太阳望远镜,超越目前在轨运行的太阳探测卫星“日出”上搭载的口径为0.5米的太阳光学望远镜。后者由日本、英国和美国联合研制,2006年升空。

  林隽说,天文设备瞄准国际最前沿课题和技术,一方面发展空间观测,避免地球大气干扰;另一方面,鉴于发射空间设备的难度和风险,现有发射器载重限制了空间望远镜的口径、重量和复杂程度,因此中国同时发展大型天、地太阳观测设备,地面和空间均衡发展。

相关文章

中国国家创新指数综合排名世界再提升三位

11月21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2-2023》显示,全球创新格局保持亚美欧三足鼎立态势,科技创新中心东移趋势更加显著,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第10位,向创新型......

刘慈欣:中国科幻发展的最大机遇就是中国发展本身

“科幻文学发展到现在,需要有一些重大的变革才能恢复它自己的活力,至于这种变革是什么样的,我觉得只能等时代来回答,我真的不知道。”10月18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拉开帷幕,这也是世界科幻大会第一次......

2023“高等教育强国指数”发布,咱们中国排第几?

10月14日,2023“高等教育强国指数”发布,数据显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区域差异大,美国一枝独秀,中国领跑第二方阵。“高等教育强国指数”由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研制、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与中国人......

中国同非洲之角国家农业合作交流会在杨凌召开

9月20日,由外交部与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同非洲之角国家农业合作交流会在杨凌召开。外交部非洲之角事务特使薛冰,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何玲出席活动并致辞。薛冰指出,非洲之角地区自然资源禀赋优越......

中国人民大学获批首个数学与金融交叉专业学位点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达2022年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院获批“金融数学与金融计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该项目是教育部批准的依托数学学科设立的第一个......

发刊数首超美国世界第一《2023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出炉

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2023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22年,中国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为16349篇,占世界总量的30.3%,......

限制生效前,中国67月芯片制造设备进口激增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8月25日报道,在美国盟友实施出口限制之前,中国的半导体设备进口量激增,创下新的纪录。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6月和7月,中国的芯片生产机器或装置进口总额接近5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

限制生效前,中国67月芯片制造设备进口激增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8月25日报道,在美国盟友实施出口限制之前,中国的半导体设备进口量激增,创下新的纪录。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6月和7月,中国的芯片生产机器或装置进口总额接近5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

谁的“河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近日,地处廊坊的“河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简称“河北医院”)因突然申请注销,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8月15日,中国新闻网记者实地探访河北医院发现,院名中“河北”二字已不见踪影,只留下“中国医学科学......

中国作者论文引用受歧视?最新研究揭示学界间的“暗沟”

自21世纪以来,中国科研的进步有目共睹。尤其是中国论文数量的爆炸性增长,成为了中国学界近年来最显著的成就之一。但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学界似乎“不愿意”引用中国论文。这一现象的成因尚待深究,但它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