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焦建伟研究员课题组,与周琪研究员、胡宝洋研究员以及赵同标研究员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发表题为“Tet3-Mediated DNA Demethylation Contributes to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Fibroblast to Functional Neuron”的学术成果。这项研究得出结论:由Tet3介导的DNA甲基化,可能引导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到神经元的直接转换。

  焦建伟研究员2002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曾经在美国哈佛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至2011年在中科院神经所任研究员。2011年8月加入中科院动物所任研究员,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神经干细胞分化的机制研究,micoRNA或表观遗传分子在神经发育中的作用,以及神经干细胞的重编程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PNAS, J Neurosci, Stem Cells,EMBO J,EMBO R等杂志共计20余篇。

  在今年6月份,焦建伟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小组,先后在国际学术期刊《Development》和《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发表两项重要学术成果。发表在《Development》的研究表明,抑制DISC1表达可在体内外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生成,而DISC1过表达可大幅增强这个过程。此外,小鼠和人类DISC1过表达可修复DISC1敲除所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生成缺陷。从机制上说,DISC1可通过与RASSF7直接相互作用,而激活RAS/MEK/ERK信号通路。同时,pERK复合物经历了核移位,并影响星形胶质细胞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简而言之,这些研究结果表明,DISC1通过RASSF7调节RAS/MEK/ERK信号,而调节着星形胶质细胞生成,并为我们理解DISC1缺陷如何导致精神疾病,提供了一个框架。

  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发表的另一项研究中,该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基于腺病毒的转分化策略,结合一种额外的化合物,用于诱导PV(iPV)神经元的有效生成。这种化合物毛喉素结合Ascl1,可将80%的小鼠成纤维细胞诱导成为iPV神经元。通过这一程序所产生的iPV神经元,可在感染后5到7天成熟,并表现出电生理特征和已知的神经元标记,如PV和GABA。因此,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生成PV神经元。

  在《Cell Reports》发表的这项新研究中,作者指出,通过绕开多能细胞状态的体细胞到神经元的直接转换,可能是个性化医学的一种有效方法。除了神经元的转录因子和多个小分子之外,该研究小组发现,表观遗传修饰也有助于成纤维细胞直接转化为神经元。这项研究表明, Tet3——一个DNA双加氧酶,能迅速有效地把成纤维细胞直接转化为功能性神经元。诱导的神经元(iNS)表达成熟神经元标志物,如Tuj1、突触素和神经核(NeuN)。基因表达谱表现出与原代神经元明显不同的神经元特异性基因簇。诱导的神经元显示出成熟的放电模式,并形成功能性突触。

  此外,研究人员观察到,在转分化的时间进程中,iNS中的5hmC水平逐渐增加。这些研究结果表明,DNA甲基化可能调节直接的谱系定型,从而是研究转分化过程的一条途径。

相关文章

3016个神经元和54.8万个突触,首张昆虫大脑图谱绘就

图片来源:EyeofScience/SciencePhotoLibrary科学家绘制了第一张完整的昆虫大脑图谱,包括所有神经元和突触。这是理解大脑如何处理感官信息流并将其转化为行动的里程碑式成就。相关......

特异靶向自噬关键转录因子TFEB的小分子化合物研新进展

2月8日,PNAS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王婧研究员、俞飚院士研究团队、房鹏飞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冯海忠研究员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异抑制自噬关键转录因子TFEB的小分子化......

感觉神经元的过度机械传导会导致关节挛缩

近日,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ArdemPatapoutian及其小组发现,感觉神经元的过度机械传导会导致关节挛缩。这一研究成果于2023年1月13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研究人员表示,远端关节挛......

更逼真人工有机神经元问世

瑞典林雪平大学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人工有机神经元,能逼真模仿生物神经细胞的特征。这种人工神经元可刺激自然神经,使其成为未来各种医学治疗的有前途的技术。相关研究发表在最近的《自然·材料》杂志上。新开发的人......

山东大学在转录因子药物靶标领域取得新进展

 NPAS4的生理功能(A)、相关疾病(B)和蛋白二聚体结构(C)  山东大学供图近日,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武大雷课题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在线发表......

神经元调节反应敏感度机制发现

科技日报柏林12月10日电(记者李山)近日,德国波恩大学领导的科研团队揭示了大脑中的神经元调整反应敏感度的机制。他们发现一种特殊酶可调控中间神经元,进而独立调节神经细胞对传入信号的反应敏感度。相关成果......

研究揭示转录因子MYC2调控玉米抗虫响应机制

茉莉酸是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响应昆虫取食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MYC2是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中关键的转录因子。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吴建强团队通过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

大脑神经元连接协调恰似“交响乐”

人类大脑有近86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有多达10000个突触,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互连网络,构成了行为和认知的基础。最新一期《科学》特刊连发4篇文章,综述了科学家对大脑复杂连接(“连接组”)及其如何驱动......

重大突破!科学家发现可能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蛋白质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使人衰弱的渐进性疾病,开始时是轻微的记忆丧失,慢慢地破坏了认知功能和记忆。它目前没有治愈方法,预计到2050年将影响全球1亿多人。在美国,根据国家老龄化研究所的数据,AD是老......

人工神经元实现与活体细胞“对话互动”

揭秘大脑功能,解读脑部信号,不仅可为脑疾病提供诊疗依据,也能为研制类脑芯片提供思路。脑机接口是脑研究领域的热点,它是人脑与外界电子设备信息交互的通道,也是监测与解析脑部活动、治疗神经疾病、构建智能假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