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21 10:54 原文链接: 中美科学家开发微米机器人精准治疗肠道癌症

  针对身体有病的部位进行治疗,是科学家和医学工作者们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

  但问题在于病变部位通常是在身体内部,不太容易触及。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或化疗等治疗。加州理工学院工程与应用科学系的两名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一种全新的治疗形式--微型机器人,它可以将药物输送到身体内部的特定部位,同时又能在身体外部进行监控。

  "微型机器人的概念真的很酷,因为你可以把微型机器放到你需要的地方,"加州理工学院医学工程和电气工程Caltech's Bren教授Lihong Wang说。"可能是药物输送,也可能是预先设计好的显微手术。"

  这个微机器人是Wang和医学工程助理教授Wei Gao的联合研究项目成功,旨在治疗消化道肿瘤。

  这种微型机器人由微小的金属镁球组成,金属镁球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金和聚对二甲苯,聚对二甲苯是一种抗消化的聚合物。这些涂层使球体的一个圆形部分裸露在外,有点像舷窗。镁的裸露部分与消化道中的液体发生反应,产生小气泡。气泡流的作用就像射流,推动球体向前,直到它与附近的组织碰撞。

  就其本身而言,可以四处缩放的镁球形微型机器人可能很有趣,但它们并不是特别有用。为了把它们从一种新奇的东西变成运送药物的工具,Wang和Gao对它们做了一些修改。

  首先,在单个微球和它的聚对苯二甲酸酯涂层之间夹有一层药物。为了保护微型机器人免受胃部恶劣环境的伤害,它们被包裹在石蜡制成的微胶囊中。

  在这个阶段,这些球体能够携带药物,但仍然缺乏将药物运送到所需位置的关键能力。为此,Wang和Gao使用了光声计算机断层扫描(photoacoustic computed tomography,PACT),这是Wang开发的一种利用红外激光脉冲的技术。

  红外激光可以透过组织,被红细胞内携氧血红蛋白分子吸收,使分子产生超音波振动。这些超声波振动被压在皮肤上的传感器接收。来自这些传感器的数据被用来创建身体内部结构的图像。

  此前,Wang已经证明,可以用PACT的变化来识别乳腺肿瘤,甚至单个癌细胞。这项最新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个是成像,通过使用PACT,研究人员可以在消化道发现肿瘤,并追踪微型机器人的位置,这些机器人在PACT的图像中表现得很明显。一旦微型机器人到达肿瘤附近,就会使用大功率连续波近红外激光束来激活它们。由于微型机器人吸收红外光的能力非常强,它们会短暂地升温,融化周围的蜡囊,并将蜡囊暴露在消化液中。这时,微型机器人的气泡喷流被激活,微型机器人开始运动粘附在肿瘤组织周围,开始释放它们的药物。

  "这些微型马达可以穿透消化道的粘液,并在那里停留很长时间。这改善了药物的输送,"Gao说道。"但因为它们是由镁制成的,所以它们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动物模型实验表明,微型机器人的表现符合预期,但Wang和Gao表示,他们计划继续推进这项研究。

  Gao说:"我们证明了这样一个概念:你可以在特定的患病区域,激活微型机器人。下一步是评估它们的治疗效果。"

  Gao还表示,他希望开发出微型机器人的变种,这种机器人可以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工作,并具有不同类型的推进系统。

  Wang说,他的目标是改进他的PACT系统与微型机器人的交互方式。它使用的红外线激光很难进入身体的深层,但他说,应该有可能开发出一种能穿透更深的系统。

相关文章

柔软机械手几乎“复制”人手

基于柔性材料的机器人可以很好地复制人类和动物的外观、动作和能力。虽然现已开发出无数柔性机器人,但由于其组件成本高昂或制造工艺复杂很难大规模生产。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研究人员最新开发了一款机器人手,其价格......

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国产传感器迎来新机遇

近日指出,力传感器与编码器是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其中力传感器感知并度量力,在人形机器人关节上具有应用,编码器可测量旋转角度与速度,可通过伺服系统应用于人形机器人中。从竞争格局来看,高端编码器与多维力......

科学家研发出FAST激光靶标维护机器人

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基础设施FAST运行维护作业机器人系统”项目通过科技部验收。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景奉水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贵州射电天文台联合研制的反射面激光靶标维护机器人作......

首例5G机器人跨海微米级眼科手术成功实施

7月25日,记者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举行的“5G机器人实现跨海微米级眼科手术”媒体会获悉,该中心教授林浩添团队联合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黄凯团队等多家医、研、产机构联合攻关的“5G远程微米级眼科手术机......

多地谋划“施工图”机器人产业加速前行

在“黑灯工厂”生产车间,工业机器人24小时不间歇生产;在餐厅,“机器人服务员”帮着点单传菜……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正加速应用于更多生产、生活场景。随着需求激增,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和增长......

北京市机器人产业新方案,构建“1+4”机器人产品体系

北京市近日印发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提出要全力建设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应用示范高地和高端产业集聚区,构建“1+4”机器人产品体系,即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带动医疗健康、协作、特种、物流4类优......

“机器人+”悄然渗透生产生活

“太白兄,相见恨晚!”“罢了,子美不弃,可愿与白同饮一杯?”在日前举行的2023年中国沈阳国际机器人展览会上,门口的“李白”与“杜甫”仿生机器人吸引了不少孩子和家长的围观。“杜甫”低头沉吟,好友“李白......

国内首款单孔手术机器人获批,直面挑战达芬奇

6月20日,国家药监局批准北京术锐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腹腔内窥镜单孔手术系统”创新产品注册申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出,该产品为国内首个内窥镜单孔手术系统,有效填补了国内空白。术锐单孔腔镜手术机......

国产手术机器人彰显“中国智造”创新水平

工科为新医科提供了发展动力,医科则是新工科的重要方向,“医工交叉”是我国医疗技术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理工科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上海交通大学历来重视医工交叉融合创新,在全国高校中,率先设立医工交......

体内“穿山甲”微型机器人问世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0日发表的一篇工程学论文,描述了一种受穿山甲启发研制的微型机器人,该机器人被设计用于在人体内进行安全和微创的医学治疗。在未来应用中,这一无系留软体机器人能够通过变形,到达人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