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6-06 15:41 原文链接: 《自然》:造血干细胞体外千倍扩增

  几十年来,科学家都在追求能够在体外大量扩增造血干细胞(HSC)的办法。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血液肿瘤等血液病的终极解决方案,也与近几年火热的基因治疗相关。但造血干细胞扩增之难始终局限着临床应用。

  如今这个问题有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解答。美日两国科学家团队联手发现,阻碍造血干细胞扩增的是培养基中存在的血清白蛋白,将其替换为一种高分子材料聚乙烯醇(PVA)即可令造血干细胞持续自我更新。在最优培养条件下,小鼠造血干细胞在28天内扩增了近千倍!

  该论文发表在近期的《自然》杂志上[1],通讯作者是斯坦福大学遗传学教授中内启光(Hiromitsu Nakauchi)和东京大学干细胞生物学副教授山崎聪(Satoshi Yamazaki)。

  多能自我更新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可以再生造血系统,是免疫缺陷、白血病在内多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即我们常说的骨髓移植。

  但这种疗法有个问题。造血干细胞数量稀少,为了保证稳定定植,需要对患者进行放射或化学疗法事先清除原有的造血干细胞,也就是俗称的“清髓”。这一方面是为了给“新来的”供体细胞提供居住空间,一方面也是为了抑制免疫功能,避免它们误杀外来者。

  但清髓谈何容易,免疫抑制、发育迟缓、不育、继发性癌症等副作用虎视眈眈,更别说有些体质较弱或年纪较大的患者根本无法耐受,自然也就没法做骨髓移植。

  长时间里,科学家们一直在猜测,是不是一次性移植大量的造血干细胞,采用“人海战术”就能够避免清髓的必要呢?

  验证这个猜想很难,追根究底,问题在于,造血干细胞太难养了。

  体外培养造血干细胞,情况与体内十分不同。就算用再昂贵的培养基,造血干细胞永远不肯乖乖自我更新,而是很快就分化成前体细胞、失去干性。科学家们几十年里一直在研究骨髓微环境[2],试图破解造血干细胞稳定扩增的奥秘,但至今还没人能搞定这个难题[3]。

  到底是哪里不行?

  研究者们分析了培养过程中培养基成分的变化,发现大量细胞因子的出现促进了干细胞的分化,而这些细胞因子的组成,看起来非常像是发生了先天性免疫反应。研究者向培养基中添加了地塞米松,细胞因子便减少了。

  细胞因子的变化显示,有炎症反应

  经过进一步分析,研究者发现,没错,培养基是被“污染”了,坏事儿的居然是培养基中的一种常见成分——人血清白蛋白(HSA)。

  难怪以前的研究都不成功!

  既然这样,把HSA替换掉应该就可以了!HSA在培养基中主要是起到载体的作用,研究者测试了11种高分子化合物,筛选出唯一一种能够支持造血干细胞生长和维持干性的物质,聚乙烯醇(PVA)。

  值得一提的是,PVA培养出的造血干细胞,在移植实验中甚至还比HSA培养出的活性更强一些。

  这个PVA是什么神物?其实PVA还蛮常见的,比如医疗用的水性凝胶、伤口敷料,各种化妆品的成膜剂,工业建筑材料,可降解生物膜之类。当然,最常见的还是下面这个东西——胶水。

  事实上,在日本媒体的采访中,山崎副教授确实提到,用便利店买的液体胶做实验也成功了……

  #当然我们不建议用便利店售材料养细胞

  ##山崎老师这种话怎么可以告诉媒体辣

  研究者确定了最佳的条件为100 ng/ml血小板生成因子(TPO),10 ng/ml干细胞因子(SCF),87%水解PVA,纤连蛋白培养。在这个条件下,50个小鼠造血干细胞28天后数量足足增长了8000倍!

  这些细胞中造血干细胞频率大约为1:34.3,也就是差不多35个细胞中有一个是功能性造血干细胞,相当于28天培养出了12000个造血干细胞。与既往研究给出的数据[4]比较,可知造血干细胞本身的扩增大约在236倍到899倍之间。

  在实验中,培养持续到57天,细胞仍可保持干细胞活性和相关表型,也未出现衰老征兆。

  不过和前人的认知一样[5],造血干细胞具有明显的功能异质性。研究者观察到,某些单个造血干细胞只能够产生不到100个细胞,另外一些则能够产生50万以上。

  那么“人海战术”能帮我们告别清髓吗?

  研究者把扩增后的造血干细胞直接移植给小鼠,包括免疫功能正常的和缺陷的。虽然未经清髓处理,但最后小鼠都生长出了来自自体和供体两者的血液/免疫细胞,证明移植成功了。

  除了在骨髓抑制方面的应用之外,中内教授还提到,如果在培养过程中使用CRISPR等基因编辑技术修正遗传缺陷,那么患者用自己的细胞来进行基因治疗也是很可行的[6]。

  山崎副教授在采访中说;“大规模培养能够消除脐带血和造血干细胞短缺的问题,也能够减轻骨髓抑制的负担。”如果其他干细胞也能够用同样的办法培养,“它可能会为再生医学和基础研究做出巨大的贡献。”

相关文章

自然科学基金委专题部署党纪学习教育工作

4月1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召开党组会议专题部署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会议围绕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对自然科学基金委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进......

著名遗传学家《自然》最新发文:首次报道了着丝粒巨大变异背后的因素

一项对人类和一些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着丝粒的基因组研究揭示了它们难以想象的多样性和进化变化的速度。虽然着丝粒通过确保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的忠实传递,对细胞的正常复制至关重要,但其基因组组织的复杂性几乎不可能......

124页报告详尽披露Nature两度撤稿作者迪亚斯数据伪造、抄袭等不当行为确凿

兰加·迪亚斯,这个名字一度在物理学界引起轩然大波。他所宣称的“室温超导”发现,曾让全球科学界为之一震,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然而,在科学界不断的质疑声中,这扇门逐渐显露出裂痕。迪亚斯所发表的室温超导......

中南大学“地球时空基准”国家基础科学中心正式启动

4月1日,“地球时空基准”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启动会暨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长沙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常务副主任姚玉鹏、副主任张朝林,来自全国地球科学领域的刘经南、周忠和、王会军、陈晓非、陈......

《自然》:自身免疫性疾病治愈曙光初现

去年底,在圣迭戈举行的美国血液学学会年会上,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的法比安·缪勒博士报告了一组最新研究数据:15名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在接受CAR-T细胞疗法后重获新生,其中第一批接受治疗的患者已保持了......

室温下可充钙氧电池,复旦大学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主刊

钙金属具有低氧化还原电位和多价性等特性,结合我国丰富的钙资源,基于金属钙的电池体系在未来的能源应用中具有广阔前景。近日,复旦大学纤维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院、高分子科学系、先进材料实验室、聚合物分子工程国......

阿尔茨海默病可感染?《自然》发文展示其传播证据

磁共振和淀粉样蛋白PET图像。图片来源:《自然·医学》1月29日,《自然·医学》再次发表重磅研究:五名儿童时期曾经接受尸体来源人类脑垂体生长激素治疗的人,出现了早发的进行性认知障碍,符合阿尔茨海默病的......

陕西省拟提名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候选通用项目公告

近日,已有部分省市及中国农学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陆续公示了拟提名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另外还有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化工学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等公示了拟推荐项目,以下是项目情况列表(截止......

激活癌细胞自毁的“开关”发现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综合癌症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确定了CD95受体上一个可导致细胞死亡的关键表位。这种触发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新能力可能会为改进癌症治疗打开大门。这一发现发表在近期《自然》杂志旗下的《细胞......

“双非”高校姜昱丞一作发首篇Nature!凝聚态物理新突破

前不久,37岁的姜昱丞首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Nature论文,这也是他所在的苏州科技大学首次在Nature亮相。这篇论文澄清了凝聚态物理领域一个20余年来的误区,并构建了全新理论模型和判定标准。“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