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2-17 12:04 原文链接: 《自然》杂志:量子中继与网络技术实现新突破

  中国研究团队近日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介绍,他们成功在两个由50公里长光纤连接的量子存储器间实现量子纠缠,为构建基于量子中继的量子网络奠定了基础。

  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以及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合作开展。团队表示,学术界广泛采用的量子通信网络发展路线是通过基于卫星的自由空间信道实现广域覆盖,同时利用光纤网络实现城域及城际地面覆盖。然而光子在光纤上的节点间传输时,受限于光纤的固有衰减,目前最远的点对点地面安全通信距离仅为百公里量级。为实现远距离量子存储器间的连接,团队克服了多项技术挑战。结合多项新技术,成功在两个由50公里长光纤连接的量子存储器间实现双节点的量子纠缠。这一距离足以用于连接两座城市。

相关文章

微型激光芯片为量子通信增加新维度

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工程学院领导的研究小组发明了一种芯片,其安全性和稳健性超过了现有的量子通信硬件。他们的技术通过“量子电码”进行通信,使任何一种以前的芯片上激光器的量子信息......

天宫二号与地面站完成空—地量子保密通信试验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科研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建宇院士团队,通过“天宫二号”和4个卫星地面站上的紧凑型量子密钥分发(QKD)终端,实现了空—地量子保密通信......

20毫秒!量子比特存储时长创纪录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2日报道,瑞士日内瓦大学研究人员将一个量子比特存储在一个晶体内,持续时间长达20毫秒,创下新世界纪录,为开发出长距离量子通信网络奠定了重要基础。量子通讯和量子加密技术已经成为提高通信......

运用量子直接通信安全传输距离可达40公里!

量子传输无需密钥,即可直接在量子信道中传输秘密信息!上海交通大学陈险峰团队和江西师范大学李渊华等人合作,在量子通信网络取得重要突破,他们利用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原理,首次实现了网络中15个用户之间的安全通......

多模式量子中继被首次实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团队在量子存储和量子中继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利用固态量子存储器和外置纠缠光源,首次实现两个吸收型量子存储器之间的可预报量子纠缠,演示了......

潘建伟等大牛助阵!西湖大学再出大动作

 9月5日,骄阳似火的杭州午后,西湖大学湖心讲堂公开课第一讲“跨越时空的纠缠”在未来科技城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启动。首场湖心讲堂的现场,如同一个浩瀚的宇宙——头顶是灿烂星河,周边是星光环绕,人群......

中奥学者首次实现高保真度32维量子纠缠态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近期在高维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团队中的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与奧地利科学院马库斯·胡贝尔教授研究组合作,首次实现了高保真度的32维量子纠......

八节点新型量子通信网试验成功

 近日,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市成功建立一个新型量子通信试验网络,实现了8个节点的密钥集中生成和分发。这一新的网络架构价格便宜,具有可扩展性,有望促进量子互联网的发展。相关成果发表......

《自然》杂志:量子中继与网络技术实现新突破

中国研究团队近日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介绍,他们成功在两个由50公里长光纤连接的量子存储器间实现量子纠缠,为构建基于量子中继的量子网络奠定了基础。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以及中科......

《自然》杂志:量子中继与网络技术实现新突破

中国研究团队近日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介绍,他们成功在两个由50公里长光纤连接的量子存储器间实现量子纠缠,为构建基于量子中继的量子网络奠定了基础。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以及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