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26 14:51 原文链接: 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出炉,看看怎么吃更健康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足见饮食在生活中的地位。科学膳食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吃什么、怎么吃”成了很多人的难题。

时隔6年,被誉为中国人膳食宝典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终于更新了!4月26日上午,中国营养学会正式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生命时报》第一时间梳理新版指南与2016版的区别,并采访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主任杨月欣教授,了解修改背后的科学证据和思考。

受访专家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主任  杨月欣

变化一:

6条“核心推荐”变为8条“膳食准则”

仔细对比不难发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核心信息进行了以下4方面的修改:

01、第一条“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更新为“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02、第三条在“多吃蔬果、奶类、大豆”的基础上加入“全谷”;

03、第六条、第七条为新增内容;

04、第八条是对2016版第六条的再提炼,尤其强调“分筷分餐”。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为何改为“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杨月欣:目前,营养科学界都更加注重推广健康膳食模式。“食物多样,合理搭配”是膳食指南的核心原则,因为除了喂养6月内婴儿的母乳外,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物可以满足人体所需的能量及全部营养素,只有通过合理搭配才能满足营养需求。

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也是合理搭配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此次修改并不是说“不再坚持谷类为主了”,而是更加强调膳食模式的整体性作用,突出合理搭配的重要性。

二、膳食准则中为什么新加入“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杨月欣:近20年来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每日三餐规律的人群比例有所下降,农村居民不吃早餐比例显著增加,零食消费率呈大幅增加趋势。以上进餐不规律的行为可能增加超重肥胖、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另外,居民在外就餐比例明显增加,经常在外就餐易导致能量、油、盐等摄入超标,增加超重肥胖发生风险。

除食物外,水也是膳食重要组成部分,但容易被忽略。我国饮水量不足的现象较普遍,我国2/3居民饮水不足。饮水过少会降低认知能力和体能、增加泌尿系统疾病患病风险。但含糖饮料消费量呈上升趋势,过多摄入会增加龋齿、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发生风险。这就提示我们应该格外注意“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三、膳食准则中为什么新加入“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杨月欣:食物是人类获取营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生命的每个阶段都应规划好膳食。人们要了解各类食物的营养特点,挑选新鲜的、营养密度高的食物,学会通过比较食品营养标签,选购较健康的包装食品。

烹饪是合理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要学习烹饪,掌握新工具,传承当地美味佳肴,做好一日三餐,实践平衡膳食,享受营养与美味。如在外就餐或选择外卖食品,应按需购买,注意适宜份量和荤素搭配,主动提出健康诉求。

四、膳食准则中为什么格外强调“公筷分餐”?

杨月欣:新冠疫情的暴发提示我们要重视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推广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持公筷公勺、分餐或份餐等卫生措施,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对保障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变化二:

膳食宝塔推荐摄入量微调

中国居民膳食宝塔(2022)较中国居民膳食宝塔(2016),在推荐摄入量有以下几个变化:

 

 

第一层:

2016版:谷薯类250~400克,其中包括全谷物和杂豆50~150克、薯类50~100克

2022版:谷类200~300克,其中包括全谷物和杂豆50~150克;薯类50~100克

第三层:

2016版:畜禽肉40~75克、水产品40~75克、蛋类40~50克

2022版:动物性食物120~200克,每周至少2次水产品,每天一个鸡蛋

强调每周至少吃2次水产品,因为国人吃畜肉较多,特别是猪肉,而水产品相对畜肉来说,脂肪含量较低,且所含脂肪酸更利于保护心血管系统。

特别提出每天吃一个鸡蛋,因为鸡蛋的营养价值很高,但一些人群担心其胆固醇含量,然而诸多研究表明,每天吃一个鸡蛋的营养效益远高于其胆固醇的影响。

第四层:

2016版:奶及奶制品300克

2022版:奶及奶制品300~500克

提高了奶及奶制品摄入量,因为牛奶是优质蛋白质、钙的重要来源,但我国牛奶消费处于较低水平。

第五层:

2016版:盐<6克

2022版:盐<5克

2022版膳食宝塔提高了“限盐”目标,因为大量研究表明,食盐摄入过多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风险,而目前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普遍过多。

变化三:“1+9”模式,特定人群膳食指南更细化了

2022版膳食指南包含2岁以上大众膳食指南,以及9个特定人群指南。

这9类人分别是:备孕和孕期妇女、哺乳期妇女、0~6月龄婴儿、7~24月龄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一般老年人、高龄老年人、素食人群。

新版膳食指南为什么新增高龄老人膳食指南?

杨月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高龄(80岁)、衰弱老年人比例逐渐增加。

这一群体身体各系统功能显著衰退,营养不良发生率高,慢性病发病率高,对其膳食营养管理不同于刚步入老龄的人群,需要更加专业、精细和个性化的指导。

变化四:首次提出“东方健康膳食模式”

 

国外有一些良好的膳食模式为人所熟知,如:欧洲地中海膳食模式、美国DASH膳食模式等。

国内专家们结合我国近期营养调查和疾病监测,发现东南沿海一带(浙江、上海、江苏、福建、广东)膳食模式,具有蔬菜水果丰富,常吃鱼虾等水产品、大豆制品和奶类,烹调清淡少盐等优点,且该地区居民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率较低、预期寿命较高。

因此膳食指南首次提出以东南沿海一带膳食模式代表我国“东方健康膳食模式”,希望发挥健康示范作用,有更好的指导性。

此外,新版膳食指南进一步完善膳食宝塔、餐盘等图形,并拍摄了定量食谱图案、宣传海报以及其他可以呈现的形式,使之更加可视化、现代化。将食谱成品通过图片呈现,以方便大众学习和实践合理膳食,促进“合理膳食行动”落实。


吃饭这件“小”事儿,远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慢性病不是一顿饭招来的,想要健康的体魄,一定要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吃动平衡,保持良好的心情。

好好生活,从吃好每一顿饭开始!

相关文章

2024年度省级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印发,需关注这些内容

近日,河北省科学技术厅于近日正式发布了关于印发2024年度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基础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重要通知。这份指南旨在引导和规范全省科研机构及高校在新的一年中,围绕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开......

综述文章:膳食和营养对过敏性疾病的影响

过敏性疾病(AllergicDiseases,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于机体对过敏原的过度免疫反应引起的粘膜组织的长期炎症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的症状表现为眼睛奇痒流泪、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塞、咳嗽喘息、皮......

FDA发布针对二甘醇和乙二醇的严格检测指南

美国FDA于5月8日发布行业指南“甘油、丙二醇、麦芽糖醇溶液、氢化淀粉水解物、山梨醇溶液和其它高风险药物成分中二甘醇和乙二醇的检测”,并宣布指南发布即刻实施,指南旨在提醒制药商、药房、重新包装商和供应......

科技部1个重点专项2023年项目指南征求意见

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3年度有关批次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的通知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

过度摄入膳食糖,危害这么多

27日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获悉,该院专家近期发表了研究文章,揭示了膳食糖摄入与前列腺癌、糖尿病、高血压等45种疾病之间的有害关联。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魏强教授、曹德宏副教授、柳良仁副教授作为共同通讯......

每一口都要命?BMJ:糖或增加45种疾病风险……

几十年来,糖作为人类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证明与各种危险因素有害相关,主要包括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痛风、异位脂肪堆积、龋齿和一些癌症。2023年4月5日,四川大学柳良仁团队在Bri......

《生猪养殖替抗指南》出版发行

近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和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黄瑞华担任主编的《生猪养殖替抗指南》(下称《指南》),正式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2019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第19......

基金委与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合作交流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的合作协议,双方每年共同选派中国青年学者赴意大利参加ICTP组织的相关学术活动,包括研讨会和培训班等。一、项目说明(一)资助领域和申......

基金委:与俄罗斯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俄罗斯科学基金会(RSF)双边合作协议及后续达成的共识,2023年度双方将继续共同资助合作研究项目,以促进两国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一、项目说明(一)资助领域......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印发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238.shtm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