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17 16:27 原文链接: 做好政策加减法,激发青年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青年科研人员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动力源泉。激发青年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对于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科技部、财政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聚焦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挑大梁、增机会、减考核、保时间、强身心五项行动内容,切实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为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与活力提供支撑和保障。

  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青年科研人员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动力源泉。激发青年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对于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将青年科技人才与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一起列为我国要加快建设的战略人才力量,并强调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

  青年已经成为我国科技人才队伍的主体组成部分。作为科技人才队伍储备的重要来源,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中“39岁以下”人群约占四分之三,未来这种年轻化状态和趋势仍将继续保持。

  青年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中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从人的生理发展特点来看,青年时代正处于人的创新活跃期与产出高峰期,是从事创新创造活动的黄金时期。在各行各业的科技创新和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中,青年科研人员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青年科研人员,让更多青年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进行科研攻关,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然而,青年科研人员处于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面临着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近年来,国家为科研人员减压减负,促进青年科研人员成长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8年以来,“减负行动1.0”“减负行动2.0”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近日印发的《通知》直指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崭露头角机会少、成长通道窄、评价考核频繁、事务性负担重等突出问题,正式拉开了“减负行动3.0”的帷幕。

  促使更多青年科研人员享受政策红利

  减负赋能,是激发青年科研人员创新潜力的有效途径。《通知》提出的五大行动内容,切实体现了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关心,运用政策“加减法”,促使更多青年科研人员最大化享受政策红利,真正能够轻装远行。

  一是对青年科研人员委以重任。明确在国家和科技发展重大任务中青年科研人员担纲领衔要求,确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中青年科研人员的任职比例,要求在新开工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工程指挥部中新设立副总师岗位并由青年科研人员担任等,在为青年科研人员参与国家重大任务提供机会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更高的展示平台。将青年科研人员的学术成长与国家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不仅是对科研人员早期能力的认同,也让优秀的青年人才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得到人生出彩的机会。

  二是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更多学术机会。提高青年科研人员的资助覆盖面和资助规模,对刚开始从事科研工作的年轻人和面临孕哺两期特殊困难的女性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无疑是在职业成长的道路上为青年科研人员雪中送炭。为避免由于缺少经费和项目支持、或因生育等因素造成职业生涯断点,给青年科研人员提供相对稳定和有针对性的经费支持,是更加符合青年科研人员成长规律的资源配置方式,能够帮助他们在职业生涯初期有更好的学术表现。

  三是给青年科研人员减轻考核负担。完善青年科研人员考核评价方式,适当减少考核频次、精简过程检查报告要求、设置分类评价指标、承认岗位工作贡献等,是结合青年科研人员自身特点和科研活动规律,把问题导向与政策创新结合起来的具体体现。科技人才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近年来我国推进“破四唯”“立新标”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实际操作中如何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针对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难点痛点提出改革措施,不但有利于解决青年人才的困境,对于我国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改革也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四是促青年科研人员保障科研时间。《通知》旗帜鲜明地指出确保青年专职科研人员工作日用于科研的时间不少于4/5,并提出一系列措施加以保障,如避免不必要的事务性活动和工作,为科研团队配备科研助理等。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持续投入,也需要坚持不懈的业务钻研。保障科研时间,让青年科研人员深耕主业,就是在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的创造活力,激发其内生动力。

  五是助青年科研人员强健身心。关心青年科研人员的身心健康,既要为他们强身健体提供活动场地和条件,又要向他们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活动,帮助他们身心健康、精力充沛地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青年科研人员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具有多元化特征,关注普遍性集体需求和特殊困难群体的个性化需要,以需求为导向优化青年人才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将会让他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轻装上阵,行稳致远。

相关文章

卷,太卷了!院士也来申请国自然面上项目……

科研难做,难在发论文和申基金。两者相比,基金或许更难上一筹。每年到国自然基金评选阶段,那真是千万大军挤独木桥,有人欢喜有人忧。近几年,有不少科研人表示,国自然基金越来越卷了。更有人在小红书上吐槽,现在......

BCEIA2023第四届青年分析科学家论坛:推动分析化学前沿领域的新发展

 2023年9月6日-8日,第二十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2023)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同期会议——青年分析科学家论坛是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

中国科学院发布《中国科学院院士行为规范(试行)》,看看新增哪些内容

近日,中国科学院网站发布《中国科学院院士行为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规范》包含总则、科研活动行为规范、社会活动行为规范、增选工作行为规范、禁止行为以及附则共六章,共三十三条。《规范》指出......

刘少军院士:搞科研要有把冷板凳坐热的劲头

21世纪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是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自立自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昂......

国务院发文:提高国自然资助青年人才比例至45%以上|附解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包括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青年科技人才的资助规模,将资助项目数占比保持在45......

2024年度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工作通知

按照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年度工作计划,现启动2024年度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工作,详细信息如下:一、2024年度改革调整事项(一)面上项目面上项目主要资助科技人员在2024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

国产核磁共振仪器“后来居上”,建设科技创新强国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并开始量产,这一突破性创新将造福大量患者。利用人体组织中某种原子核在磁场下的共振现象,隔着皮肤对病灶进行“摄像”,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现代医学领域。但长......

我国载人登月火箭主发动机完成飞行任务要求验证

从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我国载人登月火箭长征十号的主发动机昨天又完成了一次点火试车,验证了火箭飞行任务对发动机的全部要求,为发动机技术状态固化、产品技术基线确立、可靠性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此次试车的发......

337万!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建设项目科研设备采购招标

项目编号:[230001]FJCGC[GK]20230001项目名称:黑龙江省食药同源功能食品加工技术科研试验基地建设项目科研设备采购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3,370,000.00元采购需求:三......

院士坦言:如果没有项目或“帽子”,不足以让科研人体面

周忠和院士曾表示:在我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学生们的接触中,深刻地感受到,稳定支持不仅仅指科研经费的稳定,也指要能让科技工作者的生活有稳定的保障。据我了解,目前大多数科技工作者的收入或多或少要与项目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