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0-09 16:45 原文链接: 一张致命的生物膜

  细菌细胞聚集并产生凝聚彼此的一种粘稠物,这种像胶水一样的结构允许细菌形成更复杂得有机体,这种生物膜几乎无处不在,例如你家未清洁的淋浴喷头、公园湖泊表面等等。它们的“好处”是保护细菌免受潜在药物伤害,当生物膜入侵进入人体或残留于手术缝合线和导管时,就变成了人类致命的敌人。在高度发达的美国,在医院每年超过数千人死于生物膜相关手术感染和尿路感染。

  “生物膜是一个巨大的医学难题,它使细菌感染变得非常难处理,”文章通讯作者Andre Levchenko说。“细菌细胞如何从个体行为转变为在集体结构中行动还不是很清楚。”

  Levchenko实验室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同事们合作,发现了生物膜形成的关键机制,也提供了一种可控和可再现的方法来研究这一过程。

  研究人员设计和建造了一个微流控装置和新型凝胶,在微流控装置和凝胶中容纳了一些引起泌尿道感染的泌尿系大肠杆菌。这些装置模仿了感染期间的宿主细胞内环境,科学家们发现,细菌菌落会生长到被腔壁、纤维或凝胶挤压的地方,这种挤压力是生物膜形成的触发条件。

  “这很令人惊讶,”耶鲁大学生物学研究所主任、生物医学工程教授John C. Malone说。“细胞开始生产生物膜组分,突然变得非常耐药,所有的一切都伴随着细胞所处的生物应力之下,而这种应力来自它们与环境的机械相互作用。”

  Levchenko说,有了这项发现,研究人员可以模拟其他细胞环境,在各种各样的条件下探索生物膜的形成,这种设备还能以简单、廉价和可重复的方式快速、精准、大量地生产生物膜,以便筛选能破坏这种生物保护结构并将其分解的药物。

  “进行药物筛选实验,必须开发合适的疾病模型,”他说。“现在,我们可以预测生物膜的形成位置和形状了。”


相关文章

“简单”细菌生物膜“画”出复杂同心圆

一项近日发表于《细胞》的研究发现,细菌生物膜包含了被人们认为是植物和动物所独有的结构组织。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生物膜——像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形成的黏糊块状物——在生物学上很简单,只有一种原始的结构组织。......

Science子刊:石墨烯生物膜超级结构及递药新模式

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与清华大学合作首次证明了二维材料氧化石墨烯能够与细胞膜形成三明治超级结构,并实现药物在膜磷脂层内的有效运输,开辟了药物精准递送新模式,为生物医药全新剂型的设计和新型纳米粒子的......

陈鹏宇、岳华团队:石墨烯生物膜超级结构及递药新模式

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与清华大学合作证明了二维材料氧化石墨烯能够与细胞膜形成三明治超级结构,并实现药物在膜磷脂层内的有效运输,开辟了药物精准递送新模式,为生物医药全新剂型的设计和新型纳米粒子的......

化学所在组装二肽单晶诱导生物膜形成拓展研究取得进展

磷脂和肽是构筑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细胞的关键生物活动几乎都与这些生物分子的组装体有关。通过分子组装技术动态调控上述组装体的结构,可以更好地帮助理解细胞生命活动的本质规律。 在国家科技部、国家......

化学所在组装二肽单晶诱导生物膜形成与拓展方面获进展

磷脂和肽是构筑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细胞的关键生物活动几乎都与这些生物分子的组装体有关。通过分子组装技术动态调控上述组装体的结构,可以更好地帮助理解细胞生命活动的本质规律。在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一张致命的生物膜

细菌细胞聚集并产生凝聚彼此的一种粘稠物,这种像胶水一样的结构允许细菌形成更复杂得有机体,这种生物膜几乎无处不在,例如你家未清洁的淋浴喷头、公园湖泊表面等等。它们的“好处”是保护细菌免受潜在药物伤害,当......

油田废水处理技术汇总(14)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经过物化法去除油田废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质之后,油田废水的污染物主要为溶解性有机质,而生物膜法可以去除油田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质。通过油田废水与生物膜的直接接触,生物膜中的固体物质与油田废水中的......

探索神秘的微生物群落

微生物虽然看不见,但却是无处不在的。人体的肠道和皮肤、地球的海洋和土壤,甚至植物的叶片和种子,都有它们的身影。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微生物群落是由许多不同的物种组成的。研究人员试图鉴定这些微生物群落的组......

纳米微粒可以摧毁顽固细菌生物膜

不少老病号遇到过这种尴尬的局面:慢性炎症久治不愈,抗生素几乎失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近日宣布,该校科学家用纳米微粒打碎了顽固的细菌生物膜。这一发现将为细菌生物膜引起的慢性炎症提供治疗思路。应对生物......

Nature惊人发现:大脑一般的细菌

人类大脑被誉为进化的最高杰作,而细菌则是一些低等的个体,它们之间似乎有天壤之别。然而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科学家们发现,细菌相互通讯的机制与人类大脑非常相似。这项研究发表在十月二十一日的Nature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