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2-07 08:28 原文链接: 三“融合”推动中国碳排放交易

  在欧盟与各国的“碳税之争”酣战之际,洲际交易所(ICE)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中国农业大学期货MBA兼职教授黄杰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提出,发展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鼓励航空公司参与中国碳交易试点,或许可以从金融角度提供一种应对手段。而发展中国的碳市场应注意现货与期货、地方与中央、国内与国外因素三方面的“融合”。

  推动国内碳交易试点

  记者 :欧盟力推碳排放交易体系。除外交、贸易、法律等手段外,从金融角度而言,中国还可能采取怎样的应对手段?

  黄杰夫:发展中国自己的碳排放交易市场、鼓励航空公司参与中国自己的碳交易试点,或许是一个潜在、可能的解决方案。

  欧盟碳排放交易有豁免条款,大致意思是若其他国家采取了对等、相应的减排政策,可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获得一定豁免。因此,中国可以建立自己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在与欧盟协商一致、获得认可后,用中国的“粮票”与欧盟“粮票”进行兑换。

  航空公司用中国自己的以人民币计价的碳配额,去兑换或者抵消欧盟的碳配额,这样既有助于中国碳交易试点的发展,又有助于形成中国航空业的碳排放交易体系。

  记者:除发展我国自己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外,从航空公司层面还能够做什么准备?

  黄杰夫:若未来真的推行碳排放交易,无论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碳费都将和燃油一样成为航空公司的成本。因此,从目前已开展的燃油套保角度看,未来航空公司或许也可以进行碳的套保,从而规避碳交易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目前,航空公司已有燃油套保的团队和操作经验,但就碳套保而言,对操作程序的熟悉、相关人才、风险文化等都还欠缺。

  发展碳市场应“三融合”

  记者:对于建立中国自己的碳交易市场,你有什么建议?

  黄杰夫:发展中国碳市场要注意三个“融合”,即现货与期货、地方与中央、国内与国外的相互融合。

  一是期货与现货相融合。自2011年发改委确立在7省市进行碳交易试点后,建立碳市场的探索逐步走上正轨。过去,能源专家、气候变化专家、外交谈判专家、环保专家等都参与了讨论,但唯独还缺乏金融专家的充分参与。

  未来,国内的金融资源、定价资源都应动员起来,为碳交易试点服务。比如,在郑州给棉花白糖、在大连给大豆、在上海给铜橡胶定价的群体,都应该动员起来,成为未来中国碳市场定价的群体。

  二是地方与中央相融合。目前的试点省市如广东、上海、北京、天津、重庆等各有优势,进行地方试点可以自下而上地推动中国碳市场的建立。但未来,还需要中央自上而下地对这些试点的相关标准等进行统一,使相互之间具有互联性、通用性。这可能需要在顶层设计时就加以考虑。

  三是国内与国外相互融合。一方面,排放企业、金融机构等可以中外结合,如在香港的排放企业、金融机构等可以参与广东的碳交易试点;另一方面,在设计标准上也要注重与国外标准的适当接轨。比如目前美国加州的碳市场要用到ODS碳指标,而中国也在发展自己的ODS碳指标。在此过程中,中国就应该考虑和国外标准的相互协调,不能最后彼此互不承认。

  记者:你如何评价欧盟的碳排放交易体系,以及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的作用?

  黄杰夫:目前全球只有欧盟承诺绝对减排,为争取低成本完成承诺指标,欧盟采取了碳排放交易这样一种市场机制。从2005年建立至今,尽管碳价格有起伏,但毕竟成为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的一个工具,也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客观上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预计未来,欧盟将在此基础上,将碳交易体系向更多行业扩展。

  从行业节能减排角度而言,技术是根本,但需要资金和时间。建立碳排放市场机制,赋予碳成为资源,使得开发、投资低碳技术更具前景,更多私有资本也将有动力参与开发。最终,只有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低碳技术开发,才能真正将这个技术商品化、市场化,光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

  当然,市场并非万能,需要配合政策、技术、行政等手段才能发挥作用。这些手段不应该对立,而应该相辅相成。

相关文章

中国碳卫星可观测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及净碳通量

过去十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以平均每年6‰增速持续升高,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未得到有效控制。这是中国科学院昨天在京发布的《全球人为源碳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简称《全球碳排放与碳收支......

《全球碳排放与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发布

7月26日,全球碳盘点卫星遥感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发布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编写的《全球人为源碳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简称《全球碳排放与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报告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评......

上半年“新三样”出口表现不俗我国工业经济绿色特点突出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了恢复向好的发展态势。我们注意到了这几个数字,绿色特点突出,上半年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新三样”出口同比增长61.6%......

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37亿吨

7月12日,时值第11个“全国低碳日”,由生态环境部和陕西省政府主办的“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在西安举办。活动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表示,我国建立起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截至2023年......

创立BigLCA耦合大数据的生命周期先进评价方法

中国是碳排放大国,但是由于在碳核算相关方法等方面基础研究起步较晚,一直在国际上缺少话语权,不利于保护我国合法发展权益和企业国际竞争力,中国亟需探索建立符合国情更先进的方法论和标准。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

隆基联合沙漠邮局打造零碳主题邮局

“到2030年,我国碳排放会增加到140~145亿吨,如果构建以低碳产业为主导的产业调整,上述数值估计能够降低8.1亿吨左右。”5月31日,在北京隆基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会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

新型负碳环保水泥

鉴于生物炭能从空气中吸收其重量23%的二氧化碳,在一项概念验证研究中,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科学家在普通水泥中注入环保生物炭,得到了一种新型负碳环保水泥,且其强度与普通水泥相当。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

世界首台兆瓦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装置!!!

由我国研制的世界首台兆瓦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装置,日前在黑龙江正式投用。该装置可以利用加热新技术,对大尺寸金属工件快速高效加热,节能减排,带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这台兆瓦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装置正在处理一块重......

新重庆跑起来|万州:以“绿”生“金”闯新路

每天早上,十余辆餐厨垃圾专用收集车会行驶在重庆万州区的街头,将全城定点位置的餐厨垃圾,收运至位于长江北岸的重庆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内。在这里,一桶桶餐厨垃圾经过复杂的工艺技术处理,会变成工业油脂......

研究称冰盖融化将使南极深海环流急剧放缓

澳大利亚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如果全球碳排放维持在当前水平,南极冰盖融化将导致南极深海环流在30年内放慢40%,并使深海温度上升,对海洋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产生深远影响。南极区域的表层海水由于密度较大而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