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4-28 09:39 原文链接: 世界的主要河流正在枯竭

  科学家说,由于气候变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最大的河流正在枯竭,这威胁着地球上一些人口最密集的地区的水供应。

  来自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科学家结合计算机模型分析了1948年到2004年间925条河流的流量,这接近全世界河流水量的3/4。

  1/3的河流出现了流量变化,而其中的大多数——包括西非的尼日尔河、南亚的恒河以及中国的黄河——水量都变少了。

  “径流量减少正在增加世界许多地方的淡水资源的压力,特别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将会对淡水有更多的需求。由于淡水是一个关键的资源,下降的趋势非常令人担忧。” NCAR的一位科学家、该研究的第一作者Aiguo Dai说。

  这组科学家说,河流正在因为许多可能的原因而失去水,包括建造水坝和农业用水。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水量的减少是由于气候变化。由于更高的温度,它正在改变降雨模式并增加了蒸发。

  “总的前景是,如果出现降雨,它们的规模更大、出现洪水的风险更高,而且在两次降雨之间干旱的时间更长,因此水资源管理变得困难得多。”NCAR的气候分析部门的负责人Kevin Trenberth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说。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河流流量增加了。这组科学家说,印度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与中国的长江水量稳定,或者高于过去的水量,但是随着为它们供水的喜马拉雅冰川逐渐消失,这种状况可能无法长时间维持。

  除了让水供应濒临危险,河流流量的减少可能影响全世界的气候。如果注入海洋的淡水减少,海洋会变得更咸,这可能影响盐分和温度驱动的洋流模式,而后者反过来又在气候调节中扮演了一个基础的角色。

  该研究将发表在美国气象学会下月(5曰15日)出版的《气候杂志》上。

相关文章

先锋报告显示我国港口与航运迎来绿色低碳转型期

12月28日,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在“2022中国蓝天先锋论坛”上发布了《蓝港先锋2022:中国典型港口空气与气候协同力评价》(以下简称《蓝港先锋2022》)和《航运先锋2022:航运减污降碳进展研究》(......

第二届碳中和与能源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12月24日,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碳中和绿色转型与气候变化”教席(筹)共同承办,碳中和与能源创新发展研究院协办的第二届碳中和与能源创新发展论......

零下40℃!“极寒炸弹”席卷北美

圣诞节周末,美国却迎来冬季风暴,一场来自北极的冬季风暴袭击北美大部分地区,导致美国、加拿大和西伯利亚等地气温骤降,其中部分地区的温度已下降至零下40摄氏度。当地时间12月23日,美国密歇根州,街灯和大......

大果咖啡或可“东山再起”保障未来咖啡供应

中新网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植物》最新发表一篇关于咖啡作物品种的学术评论称,曾被评为贸易量第二大的咖啡作物品种、但后来被认为在商业上失败的利比里亚种(C......

这里垃圾堆积成山,废弃衣物200年才能降解

据央视财经报道,位于南美洲西海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素有世界“干极”之称,以其独特的气候条件闻名世界。不过,阿塔卡马沙漠在智利境内的部分区域却饱受垃圾的困扰,当地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CFF20LXzkOy......

1.5℃气温目标需各国加强气候行动

英国《自然·气候变化》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在2030年前提出更有雄心的国家气候行动承诺对于将本世纪的气温变化控制在1.5℃以下至关重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

国家气候中心:11月江南华南西南等地降水持续偏少

中国气象局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介绍10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11月气候趋势预测和气象服务提示。首先是10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及主要气候事件。肖潺介绍,10月我国气候总体呈暖干特......

气候变化可能引发刚果泥炭地释放数十亿吨碳

新研究发现泥炭地脆弱易受干旱影响随着泥炭地干燥,泥炭分解并释放二氧化碳,加速全球变暖研究表明,这一过程在泥炭地历史上已经发生过一次——并且可能再次发生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由于数千年前......

联合国敲响“气候灾难”警钟

联合国警告说,地球正走向“气候灾难”。27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2022年排放差距报告》。报告称,最新数据表明,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2.4至2.6℃。报告显示,自2021年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二〇二二年度报告》发布

在10月27日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生态环境部表明了中方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公约》和COP27)的基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