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们的情绪状态是由位于前颞叶背内侧部,海马体和侧脑室下角顶端稍前处、被称为杏仁核(amygdala)的微小脑结构控制,它负责产生、识别和调节情绪,正面的情绪如快乐,负面的情绪如恐惧和焦虑。

  简而言之,如同幼儿餐盘里的花椰菜和冰淇淋一般,大脑的不同部位也分别保存着良好和令人讨厌的信息。杏仁核是大脑记忆中心的重要部分,它将愉快的体验、口味和气味局限于基底外侧核(BLA)后面,而将令人不愉快的放在前面。前部和后部的区域推拉式的相互作用方式调节我们的正负情绪,而正负情绪不平衡是导致如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疾病的主要原因。

  10月17日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研究揭示:麻省理工学院(MIT)发现,正负情绪是由两个种群的神经元控制的,它们通过基因工程编码可怕或愉快的事件。对立的神经元在杏仁核上不仅是机体分离,在遗传上也存在显著差异。

  前诺贝尔奖得主利根川进(Susumu Tonegawa)如今是RIKEN-MIT神经回路遗传学中心研究生物学和神经科学教授,他的MIT学生Joshua Kim是文章的一作。作为文章的通讯作者,利根川进表示:通过遗传标记鉴定阳性细胞,后者具有反阴性记忆细胞的功能,有望找出治疗情绪障碍(如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有效分子靶点。

  不同的神经元群体

  事实上,早在2014年,利根川进实验室(Tonegawa’s lab)就发现了积极和消极情绪的脑电路。该电路连接海马内的神经元,这与记忆机制有关,并与基底外侧杏仁核神经元共同存储事件的情感关联,并可以在小鼠体内扭转一个记忆的情感关联。他们首先人为地激活了一直储存着消极的记忆的海马细胞,使得小鼠可以经历一种更快乐的体验,而后观察小鼠对其容器中的特定位置的偏好,发现这削弱了原始记忆的恐惧关联,并用一个更积极的感觉取代。

  遗憾的是,同样的策略在杏仁核神经元上却无影响,表明基底外侧杏仁核在恐惧或奖励前发生驱动作用。

  在最新的研究中,利根川进实验室通过寻找一些遗传差异,来区分恐惧反应和奖励响应的神经元群体;然后对基底外侧杏仁核细胞内开启表达的所有基因进行分析,在负责编码快乐记忆的基底外侧杏仁核细胞中发现了一个在负责编码恐惧记忆的细胞中不表达的基因。除此之外,他们还在负责编码恐惧记忆的细胞中找到了一个独特的标记基因。

  这个与奖赏神经元有关的基因叫做ppp1r1b,其表达产物参与多巴胺信号途径,对于快乐情绪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对于与恐惧神经元相关的基因rspo2的功能还不清楚。

  在解剖学上基底外侧杏仁核区域也分为前后两部分,研究人员发现表达rspo的恐惧神经元细胞组成了前部区域,而表达ppp1r1b的奖赏神经元细胞组成了后部区域。

  当正负情绪失去动态平衡

  而后,研究人员还借助光遗传技术证实了上述两种神经元细胞在记忆形成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当表达rspo2的神经元受到抑制,小鼠不会形成恐惧记忆;当表达ppp1r1b的神经元受到抑制,小鼠不会形成快乐记忆。

  此外,其中一种神经元都能抑制另外一种神经元:当刺激奖赏神经元产生活性,恐惧神经元的活性就会受到抑制,反之亦然。这说明:大脑始终在这两种神经元活性之间保持微妙平衡。

  Joshua Kim表示,最终我们拥有的是积极和消极之间的“微妙平衡”。虽然这是高度推测性的,但焦虑和抑郁症状可能是这两个群体之间不平衡的结果。

  RIKEN脑科学研究所教员Joshua Johansen则表示,这项研究加深了人们对于情绪记忆加工过程的理解,为未来进行情绪功能和功能失调的研究开启了新的大门。

相关文章

Brain:科学家识别出参与阿尔兹海默病中神经元易感性发生的关键基因

神经变性疾病早期阶段的特征是离散脑细胞群中蛋白质的积累以及这些脑细胞的退化,对于大多数疾病而言,这种选择性的易感性模式是无法解释的,但其对于病理性机制或许能提供重要的见解。阿尔兹海默病是世界上主要的痴......

2024年中国基因编辑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CRISPR/Cas优势明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金斯瑞(HK.1548)、凯赛生物(688065.SH)、华熙生物(688363.SH)、华恒生物(688639.SH)、川宁生物(301301.SZ)等本文核心数据:ZFNs技术;......

厚积薄发我国科学家揭开表观遗传“神秘面纱”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决定了生物体的全部表型。但问题来了,在相同环境中成长的同卵双胞胎,身高、肤色、性格、健康状况等并非完全相同,这是为什么?为了揭开表观遗传的“神秘面纱”,科......

基因解码揭示人类无尾之谜

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NYUGrossmanSchoolofMedicine)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我们远古祖先的基因变化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人类不像猴子那样有尾巴。这项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

人与猿类如何在进化中“甩掉”尾巴

猴子有尾巴,而人类和猿类的尾巴却在进化中消失了,是什么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自然》28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人类和猿类演化掉尾巴的遗传学基础。灵长类动物尾部表型的系统发育树(Ma表示百万年前)。图片......

一步到位沉默一个小鼠胆固醇基因

意大利科学家在一项小鼠研究中展示了无需永久性基因组编辑,也可对一个控制胆固醇水平的基因做到长效抑制。这一靶向表观遗传沉默(不用直接改变DNA序列就可改变基因功能)的效果在小鼠中持续近1年,令循环胆固醇......

安捷伦一季度营收缩水5.6%,仍稳坐16.6亿美元大关

2月27日,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A)公布截至2024年1月31日的2024财年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营收为16.6亿美元,与2023年第一季度相比下降5.6%,核心营收(1)下降6.4......

多样化菌群共存现象有了新解释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腾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研究成果。该研究从理论上揭示了微生物群落中广泛存在的水平基因流动可以帮助竞争性微生物群体突破物种多样性“极限”,促......

与DNA损伤相关的145个基因“现形”

研究示意图。图片来源:《自然》杂志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通过对近1000只转基因小鼠开展研究,英国科学家发现了100多个与DNA损伤有关的关键基因。这项研究为开发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个性化疗法提......

关节炎滑膜组织基因表达调控图谱,揭示关节炎风险位点的功能特征

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病变,主要表现为滑膜增生、软骨变性及软骨下骨增生,造成关节功能丧失和生活质量下降,在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过50%,全球范围内有数亿人受到影响。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