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0-21 17:19 原文链接: 南方医科大、华大基因PNAS发表测序新成果

  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起源于亚洲,也被称为亚洲虎蚊。它们生长在热带和温带地区,是高度适应性的物种。目前,白纹伊蚊已经成功入侵了除南极洲以外的每一个大陆,是人类健康的一大威胁。

  南方医科大学、华大基因BGI和加州大学Irvine分校的研究人员对广东佛山的白纹伊蚊(Foshan strain)进行测序,获得了完整基因组序列和转录组数据。这项研究发表在十月十九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南方医科大学的陈晓光教授、BGI的方晓东和加州大学Irvine分校的Anthony A. James。

  白纹伊蚊能够携带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病毒,传播多种人类疾病。每年世界上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受到这些疾病的影响。这项研究表明,白纹伊蚊的基因组达到1,967 Mb,是迄今最大的蚊子基因组。白纹伊蚊的基因组这么大主要是因为其中富含重复DNA。此外,涉及杀虫剂抗性、滞育、性别决定、免疫和嗅觉的基因也发生了扩增。这样的基因组使白纹伊蚊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成为一种强大的入侵物种。

  此前,陈晓光教授还参与了一项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研究。该研究鉴定了决定蚊子性别的遗传学开关,并通过CRISPR编辑成功改变了蚊子的性别。(相关报道:中外科学家Science发表CRISPR重要成果)

  作者简介:

  陈晓光 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副院长。多年来从事媒介生物学和虫媒疾病的研究,是我国著名的媒介生物学家。由于陈博士在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教学与科研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多项荣誉,其中包括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珠江学者、军队杰出人才基金获得者。他的研究成果获得过南粤科技创新优秀论文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并获得了5项发明ZL。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其中SCI收录50多篇。

相关文章

“女娲”基因组计划发布第五项成果

近日,“女娲”基因组团队重点阐释了适应性选择下非编码调控元件对表型演化的影响,相关研究发表于《分子生物学与进化》。这项工作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涛院士、何顺民研究员牵头的“女娲”(NyuWa)中......

一生中患病的几率或可预测,十种慢性病遗传风险估算更接近临床

通过分析基因组中数百万个微小的遗传差异,就可预测一个人一生中患某种疾病的几率。在过去的10年中,研究人员为数十种疾病制定了风险评分,希望有一天患者能利用这些信息来降低患病风险。在《自然·医学》杂志最新......

揭秘基因组“暗物质”

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基因信息传递过程中非编码RNA的调控作用机制”在人类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非编码RNA不参与编码蛋白质,占全部RNA的98%,如同宇宙中神秘的“暗物质”,是生命活动调控的......

构建水稻基因组倒位变异图谱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发布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水稻群体水平倒位变异图谱,并挖掘获得了新的水稻耐热优异等位基因,该研究对水稻育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通......

基因组精确注释新方法:增强子鉴定新技术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动物功能基因组学创新团队研发出增强子鉴定新技术。该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平均分辨率提高了约10倍,为基因组的精确注释提供了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核酸研究》(......

迈向CRISPR2.0,下一代基因编辑技术方兴未艾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本月稍早时间宣布,批准CRISPR/Cas9基因编辑疗法Casgevy上市,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镰状细胞贫血病患者。这是FDA批准的首款CRISPR基因编辑疗法。而11......

瑞孚迪:改变千万新生命——全基因组测序在新生儿筛查中的应用

导读:这项技术可以及早发现那些可能对患儿生命产生重大影响的罕见疾病。     瑞孚迪的这项首创研究证明了全基因组测序在对看似健康的新生儿的筛查中存在重......

科学家解析百余“神奇蘑菇”基因组以培育新品种

科学家收集了几十种“神奇蘑菇”的基因组数据,以了解驯化和培养是如何改变它们的,从而培育新品种蘑菇。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当代生物学》。裸盖菇的商业品种缺乏遗传多样性,因为它们被驯化为人类使用。而澳大利亚......

万种原生生物基因组计划取得阶段性进展

原生生物(Protist)是一大类单细胞真核生物的集合,包括单细胞真核藻类和原生动物等,组成了原生生物界。原生生物具有高度多样性,广泛分布于各类水环境中,在生态平衡、物质和能量循环、环境健康、动植物疾......

俄罗斯科学家参与创建基因组数据统一平台

来自俄罗斯、美国、土耳其和欧洲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Shambhala平台,可将大量基因活性水平的大数据结合起来。该数据库的创建将使科学家能够将不同实验中兼容性较差的数据结合起来。此项成果发表于《分子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