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南方医科大、华大基因PNAS发表测序新成果

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起源于亚洲,也被称为亚洲虎蚊。它们生长在热带和温带地区,是高度适应性的物种。目前,白纹伊蚊已经成功入侵了除南极洲以外的每一个大陆,是人类健康的一大威胁。 南方医科大学、华大基因BGI和加州大学Irvine分校的研究人员对广东佛山的白纹伊蚊(Foshan strain)进行测序,获得了完整基因组序列和转录组数据。这项研究发表在十月十九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南方医科大学的陈晓光教授、BGI的方晓东和加州大学Irvine分校的Anthony A. James。 白纹伊蚊能够携带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病毒,传播多种人类疾病。每年世界上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受到这些疾病的影响。这项研究表明,白纹伊蚊的基因组达到1,967 Mb,是迄今最大的蚊子基因组。白纹伊蚊的基因组这么大主要是因为其中富含重复DNA。此外,涉及杀虫剂抗性、滞育、性别决定、免疫和嗅觉的基因也发生了扩......阅读全文

中外科学家破译“花蚊子” 有助遏制其传播登革热传染病

  中外科学家19日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已经完成了对白纹伊蚊的基因组测序工作,这种中国民间俗称的“花蚊子”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副院长陈晓光教授对新华社记者说,小小的白纹伊蚊具有非常复杂的基因组,用通常的测序技术很

Nature子刊发表里程碑基因组测序成果

  最近科学家们又破解了一种重要模式生物的基因组,这项由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一月二十五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荷兰生态研究所(NIOO-KNAW)和Wageningen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组装了大山雀参考基因组、转录组和甲基化组。他们发现,表观遗传在记忆和学习能

卫生部关于印发《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的通知

  卫办疾控发〔2012〕1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8 年6月,我部印发了《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应急发〔2008〕109号),对预防和控制基孔肯雅热起到了积极作用。为适应当前我国基孔肯雅热疫

2019中国生命科学20大进展榜单出炉 除了颜宁还有谁?

  经过1500位左右的读者投票,最后iNature编辑部得到了2019年中国生命科学领域20大进展,其中结构有2项,植物3项,生物机理研究4项,新方法/技术/动物模型6项,生物医学5项。  结构:颜宁团队Cav通道结构,这些结构为未来针对Cav通道病的药物发现奠定了基础;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饶子和

PNAS:病毒小RNA抑制登革病毒复制

  每年有超过100个国家报道了近100百万例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感染性疾病,包括50万例登革出血热。伊蚊属的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和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是DENV的主要传播者。MicroRNA(miRNA)是一类具有调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