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2-13 08:18 原文链接: 坎昆会议落幕中国称将继续为应对气候变化努力

  当地时间11日凌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在墨西哥坎昆闭幕。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在会议闭幕全会上发言,称中方将继续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积极努力。

  解振华表示,中国代表团对墨西哥政府和人民为举办气候变化谈判坎昆会议作出的努力,以及为各国代表提供的周到服务表示衷心的感谢。他称东道国为会议付出了辛勤劳动,做出了精心安排,努力保持谈判进程的公开透明和广泛参与,为各方创造了充分沟通和磋商的良好平台,为会议顺利进行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和服务,使得此次会议总体上得以在比较平和的气氛中进行,为推动谈判取得成果发挥了独特作用。

  解振华指出,坎昆会议未能完成“巴厘路线图”的谈判。这意味着,明年的谈判任务将十分艰巨。他表示,期待各方拿出高度的政治意愿,在南非德班会议上完成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谈判,建立有效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技术转让、适应等机制安排,圆满完成“巴厘路线图”授权的谈判任务,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进程向前推进一大步。

  解振华强调,中国代表团再次重申,中国政府将本着对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一如既往地推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坎昆会议通过了两项应对气候变化决议,推动气候谈判进程继续向前,向国际社会发出了积极信号。

  作为“77国集团+中国”的一员,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坎昆会议各个议题的磋商,并积极开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协调和与发达国家的对话,支持主席国为确保会议公开透明和广泛参与所做的努力,广做各方工作,为坎昆会议按照“巴厘路线图”达成平衡的成果做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

相关文章

研究揭示气候变化下全球植被变绿的水文效应及机理

20世界80年代以来,全球特别是北半球的植被盖度呈现显著增加趋势,这一现象被称为“全球变绿”。鉴于植被与径流之间的紧密关系,全球变绿如何影响径流成为国际研究热点,但迄今为止仍缺乏统一结论。中国科学院遗......

Nature预测:2021年,这些科学事件最值得关注!

12月22日,《自然》继对影响2020年的科学事件进行盘点后,又预测了2021年最值得关注的科学事件。其中,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仍是绕不开的话题。应对气候变化进入新阶段2021年将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一......

2020年全球30米地表覆盖精细分类产品公布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刘良云团队发布2020年全球30米地表覆盖精细分类产品。目前该数据集已在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数据网站免费共享。地表覆盖分布是气候变化研究、生态环境评估及地理国情监......

提高海岸带响应气候变化的韧性

最近一项研究显示,随着气候变暖,原本冬季南归的很多鸟类或将变为“北漂族”。该研究指出,作为濒危物种代表之一的丹顶鹤,在过去30年内已经在东部沿海地区失去了92%的越冬范围。可见,气候变化已显著影响到我......

全球气候变化未因新冠疫情而止步

 包括世界气象组织在内的多个机构9日发布报告说,全球气候变化未因新冠疫情而止步,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在继续上升,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在经历疫情初期封锁措施和经济放缓带来的暂时下降后,正逐步回升到......

百年生态学模型:气候变化或致种群破坏骤然发生

英国《自然》杂志8日发表的一项生态学模型研究显示,气候变化造成的物种种群破坏,最早或在这个10年内发生,并且会是“骤然”发生。但大规模、快速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则有可能降低生态组合遭遇突然性破坏的几率......

最新研究显示土壤在减缓气候变化中有巨大潜能

缓解全球气候变化,需要清洁能源和有效清除大气中的碳。近日,由自然保护协会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首次将土壤在全球森林、湿地、农业和草原上的碳减排潜力汇总在一起,计算出全球土壤在......

全球气候变化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加剧水华蓝藻爆发

2月19日,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吉星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荷兰皇家科学院、德国不莱梅大学合作,在《科学进展》上以第一作者发表题为《蓝藻的固碳表型可塑性将促进其在高CO2环境下的爆发......

气候变化改变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的季节动态

由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贺金生教授课题组牵头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植被生长格局的影响机制。贺金生介绍,近50年来,青藏高原经历着两倍于全球平均的升温过程以及显著的降水......

亚洲中部干旱区植被对全新世气候响应如何?

亚洲中部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呈现早全新世干旱、中晚全新世相对湿润的变化特征,存在显著不同于季风区的气候变化“西风模态”。但最新研究发现,亚洲中部干旱区不同海拔区的森林动态特征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考虑到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