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长生团队在珊瑚共附生稀有放线菌来源天然产物发现与生物合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有机化学通讯》。

  珊瑚在自然界中以共生功能体的形式存在,微生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珊瑚共附生微生物产生的具有特殊功能的代谢产物,在抵御外界病原菌侵袭,维护珊瑚共生功能体健康生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成为挖掘新型抗生素的重要资源。

  研究人员基于一株菌株产生多种化合物策略,对一株从三亚鹿回头丛生盔形珊瑚中分离的共附生放线菌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从中分离鉴定4个具有新颖骨架的大环内酯化合物以及4个新的4-羟乙酰乙酸内酯类化合物KJMs,生物活性评价发现1个具有抑制三种植物致病真菌如柑橘炭疽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和小麦根腐病菌的活性。

  研究人员还进一步通过异源表达确定了KJMs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基因簇kjm;利用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和基因敲除实验确定了kjm的边界;结合同位素喂养实验揭示了P. kongjuensis SCSIO 11457利用多种来源于初级代谢的前体,如乙酰CoA、甘油、L-天冬氨酸和L-赖氨酸等生物合成KJMs类化合物的新颖策略。

  该研究拓展了大环内酯类和tetronates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为tetronates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研究提供了参考,对于丰富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库和认知海洋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途径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关文章

天津工生所在低值碳原料生物合成单细胞蛋白方面获进展

传统微生物生产菌体蛋白存在低值原料的转化效率和速率低、蛋白质合成能力不足等问题。巴斯德毕赤酵母由于具有天然的甲醇同化能力被认为是生产甲醇单细胞蛋白(SCP)的理想宿主,但是其复杂的甲醇代谢途径和细胞内......

新进展|珊瑚共附生微生物产生代谢产物,竟能抵御外界病原菌侵袭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长生团队在珊瑚共附生稀有放线菌来源天然产物发现与生物合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有机化学通讯》。珊瑚在自然界中以共生功能体的形式存在,微生物是其重要组......

新进展|珊瑚共附生微生物产生代谢产物,竟能抵御外界病原菌侵袭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长生团队在珊瑚共附生稀有放线菌来源天然产物发现与生物合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有机化学通讯》。珊瑚在自然界中以共生功能体的形式存在,微生物是其重要组......

新进展|珊瑚共附生微生物产生代谢产物,竟能抵御外界病原菌侵袭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长生团队在珊瑚共附生稀有放线菌来源天然产物发现与生物合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有机化学通讯》。珊瑚在自然界中以共生功能体的形式存在,微生物是其重要组......

中国科大研制出生物合成的纤维素基绝缘纳米纸

随着人类对南极洲、月球和火星等极端环境探索的深入,不断出现的极端环境条件,包括强紫外线(UV)环境、原子氧(AO)和高低温交替环境等,已经成为今后探索的主要障碍。在这些极端环境下,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会......

我所实现二萜香紫苏醇高效生物合成

近日,我所合成微生物学研究组(1823组)周雍进研究员团队在天然产物萜类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在酿酒酵母中构建并优化二萜香紫苏醇生物合成途径,通过全局调控中心代谢途径,实现了香紫苏醇的高效......

打破50年瓶颈!中国农药领域历史首篇《自然》论文发表

本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杨青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龚勇研究员合作,阐明了几丁质生物合成的机制,从而为针对几丁质合成......

《自然》:中国科学家破译古老的生物合成之谜

 几丁质生物合成是一个古老而保守的合成途径。中国科学报社科学可视化中心制图从三叶虫到蝴蝶,从海葵到蜗牛,从酵母到念球菌……都有几丁质的身影。几丁质俗称甲壳素,早在5.3亿年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海洋微生物氧杂蒽酮生物合成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海洋微生物代谢工程与生物合成研究团队在海洋微生物氧杂蒽酮生物合成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9月1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杨春芳副研究员......

赋能“双碳”生物合成技术助力绿色低碳

提到生物合成,你会想到什么?是生活在实验室中的微生物,还是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复制人”?其实,生物合成和我们的生活并没有那么遥远。生物合成能够合成淀粉、肉制品,具备服务于工业生产与农业转型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