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3 16:40 原文链接: 研究揭示电解液活性物质结构对锌沉积的影响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先锋和研究员袁治章团队在碱性锌铁液流电池电解液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通过调节锌活性物质的配位结构,揭示了其对锌沉积的影响机制,实现了碱性锌铁液流电池的高效稳定运行,相关成果发表在《能源与环境科学》上。

  储能技术对于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锌基液流电池是采用资源丰富的锌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一种电池,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是分布式储能的理想选择,但其稳定性仍受限于负极金属锌的不均匀沉积。

  针对金属锌的不均匀沉积过程,团队从锌基液流电池工作原理出发,前期通过膜材料结构设计来调控膜与电极界面处热、质传递过程,实现了锌沉积过程的调控及锌基液流电池性能的提升。本工作中,团队通过在电解液中添加有机配体,实现了锌活性物质从溶液到电极界面的快速传质过程。在该设计中,有机配体作为桥梁,优先与锌活性物质配位,再吸附在电极表面,形成定向的三维传输通道,从而实现了高度均匀且致密的锌沉积形貌。研究表明,基于其开发的负极电解液测试的碱性锌铁液流电堆,在40mA/cm2的工作电流密度条件下稳定运行约700小时,库伦效率达98.04%,能量效率为88.53%。此外,团队还与大连化物所研究员李国辉团队、研究员范峰滔团队合作,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原子力显微镜(AFM)揭示了锌活性物质的络合结构及其对锌沉积过程的影响机制。

  该工作为解决锌枝晶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并对提高碱性锌铁液流电池运行稳定性、推进其实用化进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关文章

研究揭示电解液活性物质结构对锌沉积的影响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先锋和研究员袁治章团队在碱性锌铁液流电池电解液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通过调节锌活性物质的配位结构,揭示了其对锌沉积的影响机制,实现了碱性锌铁液流电池的高效稳......

硅基超亲电解液锂电池隔膜研究获进展

能量型锂金属电池作为下一代电化学储能技术,是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发展的基础。然而,在构建高比能锂金属电池的条件(如欠锂、低电解液用量等)下,锂枝晶不可控生长和中间产物穿梭等问题制约了产业化进程。与......

78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180GWh,同比增长23%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2023年7-8月,我国锂离子电池(下称“锂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7-8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180GWh,同比增长23%。锂电池环......

全球市占率35%!电解液溶剂巨头敲钟上市!

7月7日,山东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科新源”)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达到5574.08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募集资金总额约11.14亿元,将主要投......

锌—溴络合可提升中性锌铁液流电池寿命和性能

近日,长沙理工大学贾传坤教授、丁美教授联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唐奡研究员、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周光敏教授,利用溴离子络合锌离子的方法来提高锌/锌离子电对氧化还原可逆性和稳定性。研究发现,溴离子在电......

锂电池研究:离子溶剂模型从单溶剂拓展至多溶剂体系

开发先进储能器件、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构建可持续发展能源体系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迫切需求。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技术由于能量密度等方面的限制,越来越难以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能源需求。发展基于金属锂负极的下一......

生活中常用的502胶水也能修补锂电池吗?

生活中常用的502胶水也能修补锂电池吗?当今社会,可充电锂电池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领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其中,锂硫电池因其潜在的高能量密度(>500Whkg–1)被......

钾离子电池水系电解液最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清洁能源重点实验室E01组博士生蒋礼威在胡勇胜研究员和陆雅翔副研究员的指导下,成功构建了一款水系钾离子全电池,提出了利用Fe部分取代Mn的富锰钾基......

研究开发出基于高电压高浓度电解液的钾基双石墨电池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唐永炳带领的研究团队,采用高电压高浓度电解液显著提升钾基双石墨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及循环稳定性。相关研究成果以6.0VHi......

科研人员在低盐浓度电解液基钠离子电池研究获进展

电解液是储能电池重要组成部分,调控电解液浓度是实现其功能化设计的有效策略之一。近年来,高盐浓度电解液因特殊的体相与界面特性被广泛用于金属锂电池、水系电池等。但与此相反,降低盐浓度可能会带来浓差极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