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9-04 13:23 原文链接: 碱性食物更健康?专家:对人体酸碱度影响甚微

  营养学家:食物的酸碱性对人体酸碱度影响甚微

  碱性食物更健康、碱性食物可防癌、吃碱性食物生男孩……

  当一种养生方式备受追捧,再沾染上不可告人的商业目的,就会衍生出各种神而又奇的“好处”来。事实上,这些都是养生快餐化年代产生的“营养垃圾”。营养学专家告诉新快报记者,碱性食物对大鱼大肉的现代人来说多有裨益,但这跟食物的酸碱度没有多大关系,其好处在于被归类为“碱性”的食物普遍含有现代人所缺乏的营养物质,食物的酸碱度本身对人体酸碱度及健康影响甚微。

  燃烧所剩物质决定酸碱度

  呈碱性食物吃进体内也可变酸性

  如何确定一个食物的酸碱度?可能有人会异想天开地认为,用酸碱试纸接触食物的汁,看看试纸的颜色便知。事实却出乎多数人的意料。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林秀红医师告诉记者,食物的酸碱性,是根据食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之后的灰分的酸碱性来区分的。灰分溶于水后的酸碱性与其中含有的矿物元素有关,如含硫、磷较高的呈酸性,含钾、钙较高的呈碱性。按照这种理论,肉、蛋、谷类、植物油属于“呈酸性食物”,水果、蔬菜、牛奶、菌藻类等属于“呈碱性食物”。

  食物本身是酸性或碱性,不代表摄入体内的PH值是一定的。林秀红说,多数碱性食物摄入体内表现为碱性,但也有的碱性或降低,甚至变为酸性。以牛奶为例,钙离子燃烧之后的灰分,遇水生成氢氧化物,是强碱。可是在人体中,90%以上的钙都是以固体的形式存在,碱性虽强,却体现不出来。

  同理,肉类属于呈酸性食物,其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在我们体内则大部分以氨基酸的形式存在,并且是很多生物碱的中心原子,那么在体内它可以起到提高pH值的作用。肉本身是酸性的,但多数进入体内的酸性很小,甚至变为碱性。

  因此,从食物燃烧之后的成分来推断食物在人体内的酸碱性是不合理的。这种酸碱度划分的方法,从营养补充的角度讲,意义并不是很大。

  跟胃肠消化没啥大关系

  调节人体体液酸碱度的器官主要是肺和肾

  食物进入体内会表现为一定的酸碱性,人体也有一定的酸碱度。调节人体体液(血液)酸碱度的器官主要是肺和肾,跟主消化功能的胃肠道没有多大关系。

  “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的体液(血液)为了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PH值是非常稳定的,在7.35-7.45之间,即呈弱碱性(PH 0-7为酸性,7-14为碱性)。”她说,人体血液本身就是一种缓冲溶液,通过在肺部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以及在肾脏进行过滤等,保证PH值的稳定。这两个脏腑才是影响PH值的关键,食物对人体酸碱度的影响微乎甚微。

  林秀红说,在某些病理条件下,如过度通气导致呼吸性碱中毒、糖尿病血糖过高导致酮症酸中毒等,体液PH值被改变至超出正常范围。不管是过酸(即“酸中毒”)还是过碱(即“碱中毒”),都对身体健康不利。要提醒的是,“酸中毒”与“碱中毒”多是病理性的,与食物的摄入没有关系。因此,也不存在碱性食物能改变体内酸碱环境达到什么益处,或者酸性环境更有害处之类的说法。

  “碱性食物更健康”是偷换概念,

  食物养生靠的是营养物质,非酸碱度

  为什么“碱性食物更健康”的概念可以流行起来呢?林秀红说,这是一种偷换概念。“呈碱性食物”中,水果、蔬菜因为含有更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现代人大鱼大肉饮食在营养上起到平衡的作用而非食物的酸碱度本身对人体有多大的影响。

  当然,呈酸性食物也并非不如呈碱性食物。如作为主食的谷类,富含碳水化合物,是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虽然对于糖尿病人需限量,但仍然应作为他们每天的主要能量来源;还有肉、蛋类,是我们摄取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即使是肥胖或血脂高的人也可适量摄入,单纯靠牛奶是无法保证每天足够的蛋白质摄入的;而植物油能量虽高,却能提供我们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同时也是我们体内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吸收的重要介质。各类食物对我们的健康各有作用,不能互相替代。

相关文章

五部门发出倡议书: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值此2023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到来之际,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五部门向全社会发出倡议:“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倡议书说,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在高质量发展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

只因吃了几口隔夜面,一夜之间孩子没了,食物中的毒菌隐藏的致命危机

"说到吃剩菜,每个人都这样做吗?这实际上是一个长久以来的问题,如今,有很多短视频宣传避免食用剩菜。除了它们可能滋生大量病原菌的事实外,它们还可能产生致癌的亚硝酸盐。这听起来相当可怕,年轻一代......

中国科大揭示食物抗原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朱书团队在肠道免疫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并对GSDMD在食物耐受中的功能进行了新解读。6月15日,相关研究成果以GasderminDlicensesMHCIIinductiontoma......

这样加工食物,会破坏食物DNA,被吸收后会增加癌症风险

民以食为天,饮食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良好合理的健康饮食习惯是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使身体健康地生长、发育。不良的饮食习惯则会导致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而感染疾病。食物的烹饪方法与健康息息相关。我们知......

向海洋要食物,“中国饭碗”会有多丰富?建设“蓝色粮仓”

今天是第十五个世界海洋日。在我们生活的这颗蔚蓝色星球上,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在绵长的海岸线上,点缀着一个又一个港口城市,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以领跑全球的水产养殖......

这6种食物越吃越笨,尤其最后一种,你我天天吃

很多朋友都有过脑子转不过来的感觉,学个啥记好几遍也记不住,前脚刚放下的东西,后脚就忘了放哪儿。如果你就是这样,下面这6类食物一定得少吃,这是因为它们中的某些成分会伤害大脑,让人思维慢,记忆差。01高糖......

中国食物和土地利用温室气体减排研究报告发布

5月24日,中国食物和土地利用系统温室气体减排研究报告发布会在京召开,发布《迈向碳中和:探索中国食物和土地利用系统的减排潜力》和《模拟中国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部门(AFOLU)的温室气体通量:差距......

摄入超级加工食物或与人类癌症风险增加直接相关

如今,全球的饮食模式正在被相对廉价、高度适口和即食的超级加工食物(UPFs,ultra-processedfoods)所主导,然而,与超级加工食物相关的癌症发生和死亡率的前瞻性研究证据却非常有限。近日......

陈洪松:依托中科院等力量强化湖南农业科技支撑

“湖南农业多功能性强,但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科技创新与支撑能力仍不足。应充分发挥湖南农业科技资源优势,在部署岳麓山实验室强化种业研究的基础上,产学研紧密结合,依托中国科学院及相关涉农科研机构的科技......

一种神经影像特征可用于预测药物和食物渴求强度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神经科学》最新发表的一篇论文报告了一种神经影像特征,可用于预测药物和食物渴求的强度。该论文介绍,对使用药物或进食的渴求,被认为是物质滥用或过度进食的驱动因素。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