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2-08 16:42 原文链接: 科学家在视网膜中发现近视细胞近视疗法有望被开发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Current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Northwestern Medicine)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在视网膜中发现了一种新细胞,当该细胞出现功能性障碍时就会致人近视,而这种特殊细胞的异常或许还和儿童在室内远离自然光线的时间有直接关联。

  研究者Greg Schwartz表示,本文研究发现为开发新型疗法来控制近视提供了新的线索,目前在全球有超过10亿人患有近视,而且随着时间延续,近视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而且近视的发生还同儿童在室内不接触自然光线的时间有关。研究者最新发现的视网膜细胞对光非常敏感,其能够控制个体眼睛的生长和发育,如果细胞指挥眼睛向长生长时,图像就不会聚集在视网膜,从而就会引发近视;而儿童发育期间,眼睛往往就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停止生长。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知道视网膜中含有一种特殊信号能够将图像聚集于眼睛中,而且这种信号对于儿童发育期间眼部生长的调节非常重要。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眼睛中哪些细胞能够携带这种信号,本文中研究者就发现了这关键缺失的一个环节,他们认为这种关键细胞实际上就能够发挥这种功能,研究人员将这种细胞命名为“ON Delayed”,其会对越来越亮的光慢慢开始产生反应。

  室内的光谱有着较高的红绿对比,其能够激活人类眼中的一群光感受器,从而在视网膜中产生等价的人工对比图像,而人类眼睛中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ON Delayed)或许就会被这种模式过度刺激,从而引发眼睛异常过度生长,最终引发近视。为了进行这项研究,本文中研究人员利用微型玻璃电极来记录小鼠视网膜细胞中的电信号,同时在数字放映机中展现出眼中的光学模式变化;下一步研究者的目的就是在新发现的视网膜细胞中寻找特殊的基因,随后再在小鼠模型中开启或关闭该基因的表达来诱导或治愈小鼠的近视。

相关文章

基因编辑具有治愈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巨大潜力

全球约有200多万人因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失明,被称为“不可治眼病”、“家族的梦魇”,其中以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pigmentosa,RP)最为常见,缺乏有效治疗。基于CRISPR的基因编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知多少?全国爱眼日医生来科普

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关注普遍的眼健康”,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老年人两个重点人群,聚焦近视等屈光不正、白内障、眼底病、青光眼、角膜盲等重点眼病。“得了糖网怎么办?“,”眼......

一种利用多能干细胞部分恢复视网膜功能的新方法

眼睛中的光感受器退化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最终可能导致失明,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近期,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与卡罗林斯卡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方法,能够促进人类胚胎干细胞(hE......

科学家揭示光照影响血糖代谢机制

薛天团队发现光通过激活视网膜上特殊的感光细胞,经视神经至下丘脑和延髓的系列神经核团传递信号,最终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外周的棕色脂肪组织,从而压抑了机体的血糖代谢能力。生命体要生存就必须要根据外界环境条件......

抑制铁死亡促进实验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死亡是外伤性视神经病变、青光眼和其他导致不可逆性视力丧失的视神经疾病的标志。然而,挽救RGC丢失的治疗策略仍然具有挑战性,RGC丢失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日,来自天津医科......

视网膜上这类细胞在近视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雄里院士领导的科研团队,最近在近视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首次揭示了一类特殊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在近视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相关论文6......

雪橇杆致严重眼球破裂伤三次手术力保“光明”

近日,一24岁女士在滑雪时不慎被雪橇杆的尖头戳穿上眼睑并戳破眼球,受伤后该女士立马在家人的陪同下赶到了青岛眼科医院。经检查发现,外伤导致眼球破裂、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眼睑裂伤,伤后视力仅有光感,这......

视网膜“再生”不是梦,干细胞技术功不可没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视网膜作为眼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营养光感受器细胞,而且还具有再生和修复的功能。它像一个感光元件专门用于摄影成像,看东西的时候,物体的影像会通过折射系统,最终落到视网膜上(图1)......

看屏幕,何种亮度最适宜?

手机屏幕是亮点好?还是暗点好?“首先明确的告诉你,调的太亮或太暗,对于眼视觉健康都不好。”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验光师孔琳告诉《中国科学报》,手机屏幕过亮或者过暗都会造成眼部的视觉疲劳,眼睛......

摘除白内障降低痴呆风险

一项研究发现,为改善视力而接受白内障手术的老年人,之后患痴呆症的可能性较小。近日,相关研究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换言之,白内障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恢复视力,同时还能将患痴呆症的风险降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