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3-06 09:35 原文链接: 科学家议政猛爆“新鲜料”

  3月4日,政协各界别小组讨论正式开始。

  建银饭店是科协和科技界委员的“大本营”。上午9点多,会场外异常安静,但会场内的委员们,正讨论得热火朝天。

  “我最关注的是转制院所怎么办。十几年前,很多科研院所转制成了企业,比如中联重工,虽然现在活得很好,但没有成为行业的带头人,为什么?这应该思考。”在科技界第29组,《中国科学报》记者一进会场,就听到了特别的观点。

  这个声音来自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研究员黄强。围坐成正方形的会场上,几十名委员的目光聚集到了他身上。

  “三一重工和徐工是这个行业的老大,过去作为科研单位,中联重工是他们的技术支撑,但后来变成了行业竞争关系,现在只能给自己做技术,不能给别人做了。”黄强显得很激动。

  “转制科研院所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变成了小小的企业,也不能做行业领头人。”会场上另一位委员忍不住插话。

  调整了一下坐姿,黄强接过话题继续发言:“可是再改回来不太可能,目前只能是找出条路,让他们更好地往前走。”

  敢于说真话、说实话,是这几年来科协和科技界小组讨论的特点,这个特点让不少相关媒体从讨论中“挖”到了新鲜料。

  在科协第23组,“每年提案都会得到答复,但答复的结果让人不是很满意。”一位委员直言不讳。

  在座的另一位政协委员也表达了同感。这位曾经在政府部门工作过的委员表示,过去他是管提案答复的,很熟悉提案答复的“三段式”。“每个提案答复要加上三个东西:第一,感谢你对某某工作的关心,今后还请继续关心;第二,这个事我们已经做到什么程度了;第三,剩下的事我们正在研究。”

  听到这里,全国政协委员、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主任孟宪来坐不住了:“我主张,在提案总量上可以少一些,因为个人提案免不了会重复,经过整合的应该多一点,这样提案质量可以高一点。”

  上午最后一个发言的,是全国政协委员、中纪委驻中科院纪检组原组长王庭大。最近,他在四个科研院所的164名研究人员中作了一项调查,有53.04%的人一年没有参与过科普工作,28.66%的人只参加了一次活动。

  “也就是说,有80%以上的研究员每年没有参加或很少参加科普工作。”王庭大的发言,再次引起了会场内的一片骚动。

  几位科学家身份的委员开始热烈地讨论:“不是我们不愿意做科普,而是政策和评价体系上不支持。”

  王庭大说,如果科学家参与科普工作很少,那我国公民基本科学素质的提高很难短时间有所长进。“评价体制是个问题,国家顶层设计应该好好考虑和研究”,王庭大表示,要把这个建议写成提案报上去。

相关文章

第十六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揭晓

上海,2022年12月17日——今日,第十六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颁奖典礼成功在“云端”举办。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周斌、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吕志民、清华大学药学院饶燏3人获颁“杰......

我国科学家成功给低对称极化激元拍照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104.shtm科技日报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陆成宽)基于极化激元的纳米光子学技术能够在深亚波长......

FIND论坛之暗物质沙龙:科学艺术融合新尝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074.shtm12月11日,FIND论坛-暗物质沙龙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科......

科学家研制出新型微型软体攀爬机器人

本报北京12月4日电(记者邓晖)体长从6毫米到90毫米、质量从0.2克到3克不等,能在不同形貌,如圆柱面内外侧、波浪面、楔形面、球面等表面攀爬,还能在两个不同表面之间过渡——近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新一轮“归国潮”:3800多名华人科学家陆续离美回国

11月13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马毅在社交平台宣布,2023年起,将从伯克利停薪留职,加入香港大学,出任数据科学学院院长。就在前不久,著名科学家颜宁也宣布从普林斯顿大学辞职,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

入狱19年后,科学家发现新证据或为她脱罪

遇到极小概率事件是中头彩吗?澳大利亚的KathleenFolbigg绝不会这么认为。她有可能是有史以来全球最不幸的女性之一:她18个月大时,父亲因杀死母亲而服刑,之后在孤儿院长大;婚育的4个孩子全部夭......

中国科协“衰老”国际青年科学家沙龙举办

近日,中国科协“衰老”国际青年科学家沙龙举办,来自中国、英国和美国的25位青年科学家围绕衰老调控机制、衰老与疾病、交叉科学和科研伦理等议题作了精彩报告和交流讨论,近300名“衰老”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学生......

“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架起一座桥梁”

“科学家研究事物,工程师建立事物。”“我们要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架起一座桥梁,让两个组织能够联系起来,融合合作”。近日,首次聚焦工程师群体与工程科技创新发展,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工程科技创新与发展......

最新消息|2022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公布!

英国伦敦,2022年11月15日—— 科睿唯安今天发布了2022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遴选全球高校、研究机构和商业组织中对所在研究领域具有重大和广泛影响的顶尖科学人才。高被引科学家的......

大批科学家逃离推特选择“平替”

据《自然》报道,马斯克收购推特后的一系列操作,使许多人打算对推特说“再见”,其中不乏粉丝上万的科学家。与此同时,一大批提供类似功能的社交网络平台正在取而代之,其中最主要、最受欢迎的“平替”是由德国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