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议政猛爆“新鲜料”

3月4日,政协各界别小组讨论正式开始。 建银饭店是科协和科技界委员的“大本营”。上午9点多,会场外异常安静,但会场内的委员们,正讨论得热火朝天。 “我最关注的是转制院所怎么办。十几年前,很多科研院所转制成了企业,比如中联重工,虽然现在活得很好,但没有成为行业的带头人,为什么?这应该思考。”在科技界第29组,《中国科学报》记者一进会场,就听到了特别的观点。 这个声音来自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研究员黄强。围坐成正方形的会场上,几十名委员的目光聚集到了他身上。 “三一重工和徐工是这个行业的老大,过去作为科研单位,中联重工是他们的技术支撑,但后来变成了行业竞争关系,现在只能给自己做技术,不能给别人做了。”黄强显得很激动。 “转制科研院所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变成了小小的企业,也不能做行业领头人。”会场上另一位委员忍不住插话。 调整了一下坐姿,黄强接过话题继续发言:“可是再改回来不太可能,目前......阅读全文

科学家议政猛爆“新鲜料”

  3月4日,政协各界别小组讨论正式开始。  建银饭店是科协和科技界委员的“大本营”。上午9点多,会场外异常安静,但会场内的委员们,正讨论得热火朝天。  “我最关注的是转制院所怎么办。十几年前,很多科研院所转制成了企业,比如中联重工,虽然现在活得很好,但没有成为行业的带头人,为什么?这应该

美社会科学家抗议政府拨款法案

参议院Tom Coburn的修正案对政治学研究进行了限制。图片来源:REX   在美国,保守派政治家质疑社会科学研究的情况并不罕见。共和党人热衷于宣称在其他领域的投资可以收获更多的回报。今年,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受到了强烈的打击,这些政治家将批评变成了有形的限制。   “这次不同的是,他们成功

英国科学家集会抗议政府削减科研经费

  10月10日,英国数百名科学家和支持者汇集在英国财政部门外,抗议政府即将对科研资助的削减。此举在英国科学界颇为罕见,他们此前很少公然走上街头表达不满。  此次抗议集会由“科学与工程运动”(Campaign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与“科学至关重要”两家科

加科学家建议政府致力TMT大型望远镜工程

   加拿大科学家称该国有机会处于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科学前沿——探索宇宙的极限,而不应该坐失良机。  这项名为“30米望远镜”或TMT的新一代天文观测站计划建立在莫纳克亚山(夏威夷岛一座死火山,海拔4200千米)的山顶附近,这是地球上探测宇宙深空最理想的地方之一,地球大气层的扭曲效果和光污染在这里

老科学家成为“科普达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3089.shtm   ?刘嘉麒在为科普视频拍摄做准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供图   ?王渝生在录制科普视频。受访者供图   ?汪品先在录制科普视频。刘志伟摄

委员直言:科学家不能缺位科普

   “看!这是《化学总动员》动画片,这是《我们需要化学》短视频,还有《化学萌萌说》漫画!”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激动地掏出手机,急于展示自己的朋友圈,元旦到现在一共发了25条,19条是化学科普,“中央电视台曾有个人做广告,说‘我恨化学’,我就做了18集《我们需要化

评论:科学家敢说会说,科普才有春天

  前不久,在中国科协主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包括师昌绪、林群等院士在内的科学家和记者一起探讨“科学家与媒体人的社会责任”——科学普及。大家比较一致的感受是:科普现在成了“另类”事业。(据4月9日《光明日报》)  说其“另类”,一方面是乐于科普的科学家往往被轻视,甚至招来同行的

发展核电:仍需科普科普再科普

  “核电发展对公众而言,第一是科普,第二是科普,第三还是科普。”日前中国工程院在天津举办的第139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将主题定为“我国核能的科学发展”。包括15位院士在内的业界人士谈起核电,在“核电亟待科普”这一老话题上,再次达成共识。   在核电审批从福岛事故之后的“停摆”中新近开闸的关口,把

法国农民抗议政府转基因作物禁令

  最近,法国玉米种植者和种子公司联合向当地最高法庭提出抗议,呼吁解除限制转基因玉米种植的禁令。他们表示,这项规定是不公平的,且会让农民在经济上蒙受一定损失。  今年3月初,法国颁布了一项针对孟山都公司MON810转基因玉米的临时禁令。而在去年11月,法庭曾废除了之前政府颁布

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纪实

陈贺能教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   凝视着手里的中国科学院院徽,12岁的张迅琪将它高高地擎在手中,周围的同学喊着、跳着,一定要一睹为快。   就在两个小时前,这群位于西部的小学生还不知道中科院是个什么机构,科学在这些瘦弱的孩子脑海中还仅限于书本上的简单知识,他们对科学家的印象也只是模糊的“戴着眼镜

郎景和院士:科普是科学家的责任

  科学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奉献给人民、用于造福社会,这是其职责所在。事实上,科学家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为社会作贡献有多种方式和途径,而最终落脚点在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让科学成为人们手中的武器。  研究遗传基因可能带来重大科学突破,普及优生知识会产生巨大社会效益。我们不好比较这些贡献的大小

袁志彬:中国科学家为什么不善科普?

由于在科普和科学传播方面的贡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郑永春博士前段时间获得了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分会颁发的卡尔·萨根奖(Carl Sagan Medal for Excellence in Public Communication in Planetary Science),令人高兴。但面对这

高校代表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325.shtm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今年全国两会,南昌大学共有3名教职工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现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他们分

科技日报:希望更多科学家登上科普讲坛

  近日,中科院组织院士专家巡讲团走进中关村,开讲老百姓关心的养生知识。在形形色色“养生专家”泛滥的今天,在老百姓疑惑“科学家去哪了”的当下,这无疑是值得称赞的举措。  让老百姓依靠知识走出困惑,这是科学家无可推卸的责任。科学家是知识的创造者,是知识链条上的第一环。以这样的身份参与科普活动

科学家玩转网络直播:科学直播-科普新方式

   在移动互联如此发达之前,“直播”是一个意味着复杂技术以及集体协作的词,比如收视率最高的央视春晚。要做好一场直播,需要精心的策划、准备,以及精准无误地执行。  如同之前无数次一样,技术的进步总会颠覆人们对于现有世界的认知。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网络直播平台,正在颠覆着人们对于“直播”两个字的认知:原来

“捍卫科研!”印度科技界抗议政府削减经费

  《自然》杂志官网日前报道称,数以千计的科学家、大学生和科学爱好者为支持科学研究,近日聚集在印度40个城市,抗议国家对科研事业下拨的资金太少,并抱怨政府推广“非科学思想”的不良举措。   据协调这次事件的倡导小组——总部设在加尔各答的“突破科学协会”官网消息称,位于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的1000

英报告建议政府推动试验种植转基因作物

  英国政府科技咨询委员会近日发布的一项报告认为,转基因农作物能带来诸多益处,且没有可信证据表明其有超过传统作物的危害。该委员会建议英国政府加大对此类作物种植试点的支持力度,并推动欧盟放松有关商业种植的严格限制。   应英国首相卡梅伦的要求,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马克·沃尔波特组织剑桥大学及从事植物

《跟着科学家去旅行》系列科普纪录片首期开播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523.shtm 由中国科学报社和北京开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科普纪实系列纪录片《跟着科学家去旅行》首期节目于9月15日正式开播。在第一集节目中,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

李大光:科学家没有动员起来是科普的失败

  从1988年到现在,我从事了接近21年的科普研究和教学工作,同时也经历了我国在科普方面的政策变化历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工作的变换,我由原来的单一领域研究转变为对几乎所有科学传播领域的知识进行全面研究,所从事科普研究的模式与对科普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个转变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对科普

28部科学家精神电影将在全国科普场馆巡映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1111.shtm10月26日,“光影科学梦”2023年度科学家精神电影全国科普场馆巡映活动启动仪式在山东省科技馆举办,旨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导公众热爱科学、理解科学、参与科学。 启动仪式现场

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充满干劲

  “听了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浑身充满了干劲。”  “报告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在听取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报告提神振气、鼓舞人心,既是“成绩单”,也是“任务书”,更是“动员令”,为打好污染

“中国天眼”科普基地开启山间科普热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499745.shtm

科普职称,让科普人才脱颖而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001.shtm

“蓉遇科普·2023”科普典型推选结果揭晓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437.shtm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白立自强,厚植科技创新沃土,擦亮科幻之都名片。2023年9月26日,2023年成都市全国科普日主题活动暨“蓉遇科普”颁奖仪式在四川省体育馆举行,仪式现场揭晓了

民众对内地奶粉信心不足-代表建议政府监管到位

  新任全国政协大会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在3月2日举行的政协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回答有关香港开始实施奶粉禁令的提问时表示,根据质检总局统计数字,内地奶粉99%符合质量标准,现在的问题是群众对奶粉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信心不足,所以才造成很多香港奶粉被内地客买走等情况。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

九三学社:建议政府采购加强标准化管理

  九三学社近日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工作的建议》的提案,建议政府采购加强标准化管理和监管体系建设。  提案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自2002年颁布以来,在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调控市场经济、促进民族产业发展和推进反腐倡廉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当前

代表委员议政录:杜绝生产生活中的能源隐性浪费

  连日来,“舌尖上的浪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厉行节约人人自律。一些生产生活中存在的能源“隐性浪费”现象,也引起了两会代表委员的热议。   “2011年,我国GDP占全球的10.48%,却消耗了世界60%的水泥、49%的钢铁和20.3%的能源。”全国人大代表、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能源

大视野科普馆名家面对面:科学家讲如何亲近科学

  近日,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当当网和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主办了一场名为“放宽视野,亲近科学——‘大视野科普馆’名家面对面”的活动。活动嘉宾有三位科普大咖。一位是《大科学家讲科学:画中漫游微积分》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林群,一位是《大科学家讲科学:天气的脾气》作者、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中

中国科学家为何不以科普为荣:需要知识分子担当

  一叶知秋  卡尔·萨根不以科普为耻,反而以科普事业为荣。但是,在中国恰恰相反,科学家需要学术研究来支撑门面,如果被视为科普专家或作家,是有失门面的事,甚至评不上职称,难以获得饭碗,更不用说评上院士以及获得其他名誉和声望了。  5月23日,在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致辞时,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多次

科普向未来-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6261.shtm 中新网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主题为“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的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9月15日在全国各地启动,重点围绕“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活力;聚焦重点领域,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