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7-14 00:00 原文链接: 自然子刊综览

  《自然—基因组学》

  软组织肉瘤的基因组研究

  软组织肉瘤是一种发生在组织连接间的恶性肿瘤,这种癌症在总癌症中的发生率不足1%,疾病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现在,研究人员对多种软组织肉瘤进行了基因组分析,鉴别出涉及多个肉瘤亚型的基因和信号通道,这将有助于开发亚型特异型治疗靶标的开发,新成果发表在7月在线出版的《自然—基因组学》上。

  Samuel Singer和同事合作,对207个软组织肉瘤样品进行了综合基因组分析。因为软组织肉瘤是组织型异质,样品包括了7种主要亚型的代表。这项研究为确定多种肉瘤亚型的特征提供了一个综合性资源,可进行相关的DNA测序、DNA拷贝数量和mRNA表达变化等方面的研究。他们还发现了在特定亚型中频繁发生变异的几个基因,强调了特定亚型基因组的变异。

  《自然—细胞生物学》

  细胞老化预防组织纤维变性

  以前的研究认为,细胞衰老是一种肿瘤抑制机制,但除了癌症之外,很少有研究探索细胞衰老在其他疾病中的作用。现在,研究人员提出,受蛋白质CCN1调控的细胞衰老可预防受伤期间过多组织的形成,即组织纤维变性。

  细胞衰老是指细胞保持存态但失去再分化能力的状态。肉芽组织是伤口愈合期间所形成的一种软组织联接。Jun和Lau发现,衰老的细胞出现在小鼠的肉芽组织中。缺失CCN1功能的小鼠只出现了更少的衰老细胞。他们因此得出结论认为,CCN1调控了细胞的衰老机制,并通过CCN1功能的插入来鉴别这种机制。

  他们还发现,缺失CCN1的小鼠,在其伤口愈合期间会出现更多的组织纤维变性。相反,将CCN1插入受伤的组织会导致细胞衰老,从而预防纤维化组织的出现。组织纤维化与多种疾病有关,新数据支持了细胞衰老在抗纤维化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自然—遗传学》

  白斑病的易患性

  白斑病也被称为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其特征为皮肤和毛发的色素退化。现在,研究人员鉴别出与白斑病相关的遗传变异,提出了免疫调控基因在这种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新成果发表在日前在线出版的《自然—遗传学》期刊上。

  在对来自北美洲和欧洲的两组白斑病患者进行泛基因组相关性研究后,Richard Spritz和同事鉴别出与这种疾病相关的两个基因组区域,包括FOXP1和CCR6基因。以前的研究认为,这些基因参与了免疫调控。Xue-Jun Zhang和同事合作,在对包括6000多受试者的中国人群进行调查后,又对中国汉族人群中1000多例白斑病患者进行了泛基因组相关性研究。他们鉴别出与白斑病相关的3个基因组区域,其中两个位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中,这些基因在自体免疫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然—免疫学》

  病毒激发自体免疫

  为什么有些人不会发生自体免疫性疾病,而有些人却会患上这类疾病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现在,研究人员在日前在线出版的《自然—免疫学》期刊上报告说,罪魁祸首应该是承载着两个截然不同的识别受体的免疫细胞。

  T细胞是免疫细胞中的一部分,它能表达一种名为TCRs的受体,这种受体能识别分布在靶标细胞表面上的蛋白质碎片。每个T细胞都能表达一种拥有特别能力的特殊TCR受体。Joan Goverman和同事发现,部分T细胞却表达了两种截然不同的TCRs受体:第一个受体负责鉴别一种病毒肽、但第二个受体却能识别髓鞘碱性肽。携带这种表达双重TCR受体的T细胞的小鼠在被病毒感染时,会出现自体免疫疾病——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这是多发性硬化症的一种动物实验模式。

  重要的是,科学家们澄清了以前的疑虑:为什么病毒感染会诱发自体免疫疾病?针对特定病毒的TCR激活了T细胞,之后T细胞周游全身,寻找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并摧毁它们,通过其第二种受体,这些全副武装的T细胞也攻击了表达髓鞘的细胞。

  尽管Goverman和同事还在研究病毒感染诱发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原因,但他们已有的结果也许可以解释其他自体免疫性的发生原因。

相关文章

激活癌细胞自毁的“开关”发现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综合癌症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确定了CD95受体上一个可导致细胞死亡的关键表位。这种触发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新能力可能会为改进癌症治疗打开大门。这一发现发表在近期《自然》杂志旗下的《细胞......

基因测序可作为新生儿遗传病筛查的关键方法

近日,《JAMANetworkOpen》上发表了题为《GenomicSequencingasaFirst-TierScreeningTestandOutcomesofNewbornScreening》......

“双非”高校姜昱丞一作发首篇Nature!凝聚态物理新突破

前不久,37岁的姜昱丞首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Nature论文,这也是他所在的苏州科技大学首次在Nature亮相。这篇论文澄清了凝聚态物理领域一个20余年来的误区,并构建了全新理论模型和判定标准。“其实......

跟踪Nature室温超导论文:8位作者指控导师要求编辑撤稿

  在多项重复性研究不支持其结论后,美国罗彻斯特大学迪亚斯团队3月的《Nature》论文再遇危机:该论文11位作者中的8位给《Nature》高级编辑托比亚斯·罗德尔写信称,迪亚斯歪......

不超过100万元/项!又一项国自然原创探索计划指南公布

为发现细胞特别是在体细胞的新现象揭示其机制,建立“定量、动态、系统”研究的新方法和新范式,孕育生命科学研究前沿的新方向,更好地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发展,国自然原创探索计划“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新发现......

Cell:科学家识别出异常的自然杀伤性细胞亚型

自然杀伤性细胞(NKcells)在机体抵御肿瘤进展的先天性免疫反应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上题为“Apan-cancersingle-cellpanoramaofhum......

全基因组分析方法创新,人类百万年前的群体秘密被发现!

9月1日,《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海鹏研究组与华东师范大学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所潘逸萱研究组合作撰写的题为Genomicinferenceofasevereh......

《自然》(20230824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Nature, 24August2023,Volume620Issue7975, 《自然》2023年8月24日,第620卷,7975期物理学PhysicsPotontranspor......

研究解析栽培草莓“祖先”的基因组图谱

草莓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营养价值,现代八倍体栽培草莓起源于两个八倍体野生种弗州草莓和智利草莓的种间杂交。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朱安丹专题组深入解析了八倍体草莓的起源和遗传分化特征。相关研究成......

藻际微生物研究新进展

近日,山东大学海洋学院教授杜宗军团队解析了不同海洋大藻的核心微生物类群,发现了其强大的多糖降解潜力和次级代谢产物合成潜力,并对藻际微生物区系和周围环境微生物区系进行了比较,研究成果发表在《微生物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