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8-19 10:31 原文链接: 蛋白质结构显示肿瘤抑制基因开合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癌症研究人员最近观察到细胞内生化反应分子机制,解释了肿瘤抑制基因是如何控制细胞生长分裂周期的,有助于开发癌症治疗新途径。研究发布在8月《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上。

  目前已知,眼癌肿瘤抑制基因蛋白质就像一扇门,其打开还是关闭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分裂,在蛋白质链中加入或清除磷酸基,就能调节细胞生长周期。一种名为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的激活酶,在其中加入了磷酸基,生长之门被打开,细胞开始分裂;另外一种叫做蛋白质磷酸酯1的酶则负责清除磷酸基,此时这扇门就关闭。而在多种癌症中,这扇门一直打开,细胞就会成倍增生而失去控制。

  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化学与生化副教授塞斯·鲁宾说:“从内部机制水平来理解蛋白质的运作,我们就能成功地用药物瞄准它们。最简单方法是用药物使这个蛋白质丧失功能,但我们还需要它在适当的时候打开或关闭。”

  鲁宾的研究小组用晶体X射线衍射的方法,绘制了结合磷酸酯酶的眼癌蛋白质三维结构图,并发现,当磷酸酯酶跟蛋白质结合时,这扇门就关闭了,而在同样位置结合了激活酶时,它就会加入磷酸基而打开这扇门。这两种酶在竞争同一个“车位”来控制这扇门。

  实验显示激活酶和磷酸酯酶确实在竞争同一个固定的位置,以执行各自的任务。研究人员利用这种竞争,培养出特定生长分裂规律的眼癌蛋白质细胞。他们使用了一种突变的磷酸酯酶,该酶无法执行正常的磷酸基清除工作,这显示只要把它和眼癌蛋白质结合,就能锁住激活酶。研究小组还和加拿大癌症研究人员联合,在活细胞中进行了实验。

  “这就解释了如何才能结合磷酸酯酶,让它不仅能清除磷酸基而关上门,而且能锁住‘车位’让激活酶无从靠近,让这扇门长久关闭。”鲁宾说,“在药物开发中,激活酶是关键标靶。理解了激活酶和磷酸酯酶之间的竞争作用,有助于指导药物研发方向。”

相关文章

国内首例!医生把“独肾”取出,切除肿瘤再植回体内

失去了一侧肾脏,再次遭遇肾肿瘤,传统保肾手术行不通,怎么办?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以下简称“仁济医院”)采用的方法是:把肾取出来,“工作台”上切除肿瘤及静脉瘤栓,再把肾脏植回体内。11月15日,......

揭秘癌细胞,10%的癌症竟能自然消退?

一、肿瘤发生要经历三个阶段才能成为癌症:1、激发阶段指肿瘤发生的第一阶段,即不可逆地将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的起始步骤,是细胞增殖分裂过程中,基因受致癌因素作用发生突变,而这种突变又经细胞分裂增殖被固定......

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41种药品采购成功

近日,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在上海产生拟中选结果。此次集采有41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8%,预计每年可节约药费182亿元。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医药企业积极参与本次集采,26......

微流控磁学检测肿瘤外泌体研究取得进展

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Tumor-DerivedExosomes,TDEs)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检测TDEs,对肿瘤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分析,以及对TDEs进行高灵敏的定量检测具有重要意义。近......

新进展!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在毛细管电色谱中的应用

毛细管电色谱(CEC)因兼具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高选择性和毛细管电泳(CE)的高分离效率而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在毛细管电色谱中,选择合适的固定相材料对获得优异的分离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进博会风采奇迹实验室科学创新不断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赛诺菲这家创新医药健康企业连续第六年参展。今年,他们以“奇迹实验室”为主题,精彩亮相进博会的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这里展示了他们在免疫......

学者同聚北师大,Urimarker2023共讨新发展

——第三届尿液生物标志物学术研讨会(Urimarker2023)顺利召开11月4日-11月5日,第三届尿液生物标志物学术研讨会(Urimarker2023)于北京师范大学圆满落幕。本次研讨会采用线上线......

新一代“阿尔法折叠”登场,预测范围从蛋白质扩展到其他生物分子

英国“深度思维”(DeepMind)公司日前公布了新一代“阿尔法折叠”(AlphaFold-latest),不仅准确性显著提高,预测范围还从蛋白质扩展到其他生物分子,包括配体。该模型已可以预测蛋白质数......

我国学者在抗肿瘤免疫调控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研究成果以“BCL6通过拮抗BLIMP1促进癌症中干细胞样CD8+T细胞抗肿瘤程序(BCL6PromotesaStem-likeCD8+TCellPrograminCancerviaAntagoniz......

“即插即用”纳米颗粒,靶向多种生物目标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工程师开发出一种模块化纳米颗粒,其表面经精心设计,可容纳任何选择的生物分子,从而可定制纳米颗粒以靶向肿瘤、病毒或毒素等不同的生物实体。研究论文30日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上。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