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27 21:10 原文链接: 被污染的细胞:我觉得还可以抢救一下

一、常见污染的分类

常见的细胞污染分为以下几类:1),细菌污染:2)真菌污染:3),霉菌污染;4),支原体污染。

芽孢杆菌、葡萄球菌是细菌污染的主要菌属,污染的主要特征为培养基变黄、浑浊,低倍镜下呈沙粒状布满细胞间隙或培养基,高倍镜下可见杆状或球状的细菌在培养基中游动(与细胞碎片的布朗运动明显不同),有同学戏称为“群魔乱舞”。需注意的是,在污染初期,细菌常成群存在,不一定会有明显的运动,此时需引起警惕。

1. 细菌污染
常见的真菌污染是白色念珠菌污染,污染后培养基无明显浑浊和变色,镜下可见排列成串珠状的球形真菌,污染严重时可见念珠菌连成片状或团状。真菌的运动能力较弱,镜下一般看不到运动。

2. 念珠菌污染
霉菌污染时培养基一般也不变浑浊,颜色变化也不明显,但肉眼可见漂浮的白色菌落,显微镜下可看到树枝状的菌丝。

3. 霉菌污染
支原体在镜下无法看到,因而支原体污染时只能看到细胞状态明显变差却没有其他微生物污染的迹象,此时可通过PCR检测确定。

二、细胞污染的处理

应对细胞污染的-好对策是预防!预防!再预防!养细胞要勤快,平时所用到的耗材、器皿等要及时高压灭菌,灭菌后超过一周未使用也应重新灭菌。配制的完全培养基、胰酶、PBS等-好在一周内用完。同时,也应每天查看一下细胞状态。在细胞房内应尽量少地走动,尽量少地说话,若咳嗽或喷嚏时务必背向超净台。

细胞污染后-好的处理方式是丢弃。当个别细胞十分珍贵无法丢弃时可尽力“急救”一下。

那么如何急救呢?

1,判断污染源。一旦发现细胞有污染的迹象或已污染,立即判断可能的污染源:有无操作不当?培养基、胰酶、PBS等颜色、澄清度是否正常?

2,及时处理。若确定现有的培养基、胰酶、PBS可用,则继续使用;若无法确定则新配完全培养基、PBS、胰酶,原有的液体在确定是否污染后再做处理。

现以贴壁细胞为例向大家介绍下细菌污染时如何“急救”:

1),立即弃去培养容器内的培养基,以PBS润洗2~3次,加入胰酶处理至细胞形态略有改变但未脱离容器时弃去胰酶,加入PBS轻轻润洗1遍;

2),加入20×双抗,浸泡细胞3~5min,弃去双抗;

3),加入新鲜的完全培养基(含10×双抗)培养12 h;

4),12 h弃去培养基以PBS润洗2~3遍后加入完全培养基(含10×双抗);

5),传代时以较小转速离心(如平时以1000 r/min离心,则可降为800~900 r/min离心),仍以含10×双抗的培养基培养;

6),若第二代后镜下找不到细菌,则第三代起可正常培养。正常培养48 h后无反弹则可认为污染已清除。

若为霉菌污染,在以PBS润洗2~3遍后换液,无需加入高浓度双抗。培养48 h后污染未再次出现即可。

若为真菌污染,在PBS润洗、换液后可加入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有细胞毒性,不推荐使用),也可加入300μg/mL氟康唑培养,污染控制后改用150 μg/mL培养2~3代。

若怀疑支原体污染,则可进行PCR检测或直接使用支原体清除试剂(如:某恒生物)。也可购买环丙沙星注射液,于超净台内打开直接添加到培养基中,以20μg/mL浓度 2代后改用10 μg/mL浓度持续培养约2周。




相关文章

2024年中国细胞培养基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奥浦迈(688293),近岸蛋白(688137),中牧实业(600195),双鹭实业(002038),通化东宝(600867),冠昊生物(300238),三生国健(688336),洁......

西北大学团队“topdown”质谱法|单日分析上千个单细胞

西北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电荷检测质谱技术的自顶向下(top-down)的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方法。该方法在本月发表于BioRxiv预印本上,科学家们用此方法可以每天检测1000多个单细胞中的完整蛋白......

世界首例克隆藏羊在青海诞生

近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队联合青海省西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培育的“克隆藏羊”在青海顺利出生。这是国内首次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对现存藏羊群体中的优良个体进行种质复原保存,并用于良种藏羊高效繁育。初生......

阻碍胶质母细胞瘤化疗反应的新障碍被发现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原发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中最具侵袭性和致命性的一种。手术切除肿瘤后,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通常接受放射治疗和化疗药物替莫唑胺(TMZ)治疗。尽管患者最初对该药物反应良好,......

稀有脂肪分子帮助细胞死亡

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报告说,他们发现一种罕见的脂质是铁死亡(一种细胞死亡形式)的关键驱动因素。这些发现提供了关于细胞在铁死亡过程中如何死亡的新细节,并可以提高人们对如何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有害发生铁死亡......

纳米材料与细胞相互作用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仇吉川、刘宏与基础医学院教授郝爱军发展了一种用于改善纳米颗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的普适性策略。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纳米材料在药物递送、组织工程、生物成像......

《细胞》编辑团队发布创刊50周年祝词

1月11日,《细胞》(Cell)编辑团队向《中国科学报》发来创刊50周年祝词,回顾创刊历程,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以下为相关内容:1984年,《细胞》创刊。自创刊伊始,《细胞》的目标便是发表“令人兴奋的......

生物反应器国重实验室新进展!纳米机械天然杂合细胞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叶邦策教授课题组在DNA传感装置的设计及生物纳米杂合系统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该研究构建了纳米机械-天然杂合细胞,赋予了天然细胞非传统信号分子的感知、分析......

2023获批数创新高,明年这9款疗法可能获批|细胞和基因疗法年度盘点

美国FDA曾在几年前预计,到2025年,每年将批准10-20款细胞和基因疗法。随着这一领域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今年批准的细胞和基因疗法再创新高,不仅朝着这一目标大步迈进,也为全球病患带来了更多创新......

省重点实验室,精准“狙击”让癌细胞无处遁形

设计系列纳米酶,与光热治疗、光动力治疗、免疫治疗等结合,用于癌症、老年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疗;突破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瓶颈,构建高能、低成本、高效率的全新有机太阳能电池体系,将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快速提升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