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5 17:46 原文链接: 设计的蛋白质可在两种结构间切换

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团队受晶体管启发,设计出了可在两种不同的完整结构之间切换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有望在智能药物递送系统、环境传感等领域大显身手。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

研究人员将深度学习和基于物理的算法相结合,设计出了具有两种不同完整结构的定制蛋白质,确定了其结构,并测量了其运动方式。通过分析蛋白质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研究人员还可微调分子的运动。

此前,科学家只能制造出含有一种稳定构型的蛋白质。研究团队指出,创造在两种形状之间切换的蛋白质需要一种新的多态设计方法。多态设计方法曾帮助科学家研制出了能发生极小形状变化的蛋白质、能根据金属离子的存在改变形状的肽,以及能折叠成不同形状的类似序列。

在最新研究中,借助罗塞塔双态设计和人工智能工具,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铰链样蛋白质。这种“铰链蛋白”在没有配体时形成一种设计结构,在配体存在时形成第二种设计结构。

这种铰链蛋白类似于晶体管,就像晶体管对电信号的流动作出反应并实施控制,这些蛋白质也可通过改变形状,在分子水平上控制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在一种状态下,蛋白质可能无活性或具有某种功能;而在另一种状态中,它可能具有不同功能。这种在状态之间切换的能力使蛋白质能对周围的生物或化学环境作出动态响应。

这些蛋白质还能以可预测方式移动,将作为未来生物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开辟一系列非凡的应用领域。


相关文章

设计的蛋白质可在两种结构间切换

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团队受晶体管启发,设计出了可在两种不同的完整结构之间切换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有望在智能药物递送系统、环境传感等领域大显身手。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研究人员将深度学习和......

设计的蛋白质可在两种结构间切换

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团队受晶体管启发,设计出了可在两种不同的完整结构之间切换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有望在智能药物递送系统、环境传感等领域大显身手。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研究人员将深度学习和......

JournalofNanobiotechnology:构建出仿生细胞膜药物递送平台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与滨州医学院教授张桂龙合作,利用膝氏假单胞菌细胞膜,构建了一种高效的药物递送平台。相关成果已被JournalofNanobiotechnol......

合肥研究院构建出仿生细胞膜药物递送平台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与滨州医学院教授张桂龙合作,利用膝氏假单胞菌细胞膜,构建了一种高效的药物递送平台。相关成果已被JournalofNanobiotechnol......

纳米颗粒药物递送可缓解疼痛为慢性疼痛提供新方法

近日,美国纽约大学和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在NatureNanotechnology上发表了题为“ApH-responsivenanoparticletargetstheneuroki......

研究显示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

有效的癌症治疗通常需要联合有效的药物递送系统来协同抑制多耐药性肿瘤组织,开发可增强药物负荷和递送效率的多功能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是目前是纳米技术发展的重要挑战之一。然而,这种联合使用比单一药物用药更难以实......

国家纳米中心利用核酸自组装结构实现基因药物递送

基因治疗是一类在疾病发生的最根本层面上实现相关治疗的研究策略。现已上市的基因治疗药物大多是以病毒为载体实现基因递送的。病毒载体的引入无疑会引起人们对该类治疗体系的生物安全性产生顾虑。因此,发展生物相容......

磁场让内皮细胞“走火入魔”,破解药物递送难题

静脉给药是一种非常重要而有效的给药方式,不过血管内皮的存在导致分子量大于白蛋白(66kDa)的物质无法渗透出血管。只有当血管内皮的通透性显著增强时,蛋白质、核酸、纳米药物等才能大量穿过内皮进入组织。而......

糖尿病市场的未来竞争:没个黑科技还好意思出去见人?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40年,全球将有超过6亿4千万人罹患糖尿病。其中新增患者大部分都集中在中国、东南亚等西太平洋地区。大人口意味着大市场。上周在德国慕尼黑召开了今年的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今年......

中美科学家合作发明抗肿瘤微型“纳米航母”

中国科大王均教授课题组日前与美国埃默里大学聂书明教授课题组合作,发明了一种微型“纳米航母”药物递送体系,实现更加精准有效的抗肿瘤药物递送。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著名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纳米药物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