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于渌: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研究中国有优势

20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举行的《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研究报告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于渌院士在重大基础前沿与交叉领域的科技发展态势时表示,中国在探测暗物质和暗能量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于渌院士介绍到,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探索与物理解释是21世纪粒子物理学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和重大发展的机遇。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探测是很难的,需要比较大的设备。一种方式需要放卫星,另一种是在地面或者地底下去研究。 于渌院士透露,“我们有一个世界上最深的地下实验室,离地面有两千多米,有可能在里面建成一个高水平的探测暗物质的实验设备。另外,在那南极我们也有特别好的观测条件。我们应当抓住这些战略机遇,把这方面的研究向前推进。” 于渌院士还介绍到,在中微子振荡方面的实验,中国科学家做出了非常杰出的工作。 “他们抓住了战略的机遇。当时国际上有三个研究组基本上是处于同一个研究状态。但是我们大亚湾这个团队......阅读全文

香山会议提出设想规划 我科学家力争率先发现暗物质

  “未来五至十年,我国应发挥本土实验基地的优势,充分利用锦屏地下实验室探测暗物质和西藏阿里天文台探测宇宙背景辐射,同时迅速开展先进探测技术的研发,希望在国际上率先发现暗物质。”不久前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S27次学术讨论会上,会议执行主席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季向东教授提出了这样的设想,得到了与会专家的支

研究显示暗能量什么样 爱因斯坦只“蒙”对了一半

   29年前,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研究团队通过超新星观测,分别发现了宇宙加速膨胀的现象。这带来了对于宇宙的新认识,也带给人们一个新的谜题:宇宙加速膨胀的动力来自哪里?  科学家猜测,暗能量是宇宙膨胀的幕后“推手”。但它到底什么样?有什么性质?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描述的真空能吗?为了解开这些难题,科学

国家天文台等发现动力学暗能量证据

  北京时间8月28日,国际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9月5日的《自然-天文》又在“新闻与观点”栏目发表国际知名学者撰写的解读文章。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公博带领的一支国际合作团队通过对最新天文观测数据的分析,发现了暗能量随时间演化的证据(Nature Astr

我国科学家最新发现:暗能量或是动力学场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公博团队与国外相关研究团队通过对最新天文观测数据分析,发现了暗能量随时间演化的证据。这表明,暗能量的本质有可能不是爱因斯坦百年前提出的“宇宙学常数”。  “这意味着暗能量的本质可能不是真空能,而是某种动力学场。”赵公博说。  揭示暗能量的物理本质是现代科学中最重

新发现质疑爱因斯坦暗能量理论

  记者从中科院获悉,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公博带领的国际合作团队通过对最新天文观测数据的分析,发现了暗能量随时间演化的证据。此发现表明暗能量的本质有可能不是爱因斯坦百年前提出的“宇宙学常数”,这对暗能量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该成果于8月底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天文专刊上,9月5日在该刊的“新闻与观点

吴岳良:在科学史上留下属于中国学者的理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8/444868.shtm 太空浩渺深邃,驱动其诞生、演化、膨胀的隐秘“暗”物质与能量长什么样?万物繁复多变,是否有一种统一而“简洁”的理论和模型解释所有现象?宇宙留下“时空涟漪”,如何捕捉这美妙却微弱的信

英国天文学家发现:暗物质和暗能量也许根本不存在

  神秘的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确切性质,一直是天文学界争论的焦点。然而英国天文学家的最新研究却发现,据以确定宇宙物质组成的标准宇宙模型可能是错误的,暗物质和暗能量也许根本就不存在。   自上个世纪60年代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被发现后,作为“大爆炸”的遗迹,其被众多天文学家作为构建标准宇宙模

宇宙在膨胀,幕后“推手”什么样

  暗能量的身份,一直是宇宙中最大的谜团之一,吸引科学家做了无数理论推测和研究。比如,科学家近日在《自然·天文》发表论文称,利用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 XMM-牛顿天文台的数据进行的研究表明,暗能量很可能随着宇宙时间的推移而增长。那么,这位宇宙中“大主角”的真实面目到底是什么?它为何这么重要?  惊人

天文学家确认暗能量存在 推动宇宙加速膨胀

此次研究中采用的方法之一便是测量宇宙中星系打大尺度分布情况。英-澳望远镜的数据在研究中功不可没。这是一幅示意图,宇宙处于引力和暗能量的平衡之中,图中用下方的绿色网格线代表引力,而用上方的紫色网格代表暗能量。  北京时间5月23日消息,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报道,运用最先进的天文

施一公:我的认知再度崩塌了,世界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看到的世界,仅仅是整个世界的5%。这和1000年前人类不知道有空气,不知道有电场、磁场,不认识元素,以为天圆地方相比,我们的未知世界还要多得多,多到难以想像。世界如此未知,人类如此愚昧,我们还有什么物事必须难以释怀?  1、施一公教授的演讲  一个生物学家面对生命之谜的不懈追

来自宇宙的天文学信号,一个都不放过!

  今天,帕克太阳探测器顺利升空,人类太空探索又迎来新的里程碑。同一天在北京举办的“2018年世界科技创新论坛”上,这一消息也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话题。  宇宙中哪些奥秘是人类共同的求索方向?探索深空究竟面临哪些无法绕开的坎儿?空间探索和相关科技的发展,为什么会惠及全人类?  参加“太空探索的挑战与机

诺奖得主:极大与极小交叉 理论与手段同重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试图用哲学解释科学,至小即至大,至大即至小。 自1978年访问中国后,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斯蒂文·温伯格教授再次面向中国公众讲述“极大”与“极小”的宇宙学与粒子物理学的故事,他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开设的《科学

暗能量或使宇宙膨胀永不停止

  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21日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研究人员利用号称“宇宙放大镜”的星系团,推断出宇宙中神秘暗能量的分布情况,并得出结论认为其可能会使宇宙继续扩张下去,永不停止,宇宙终将变成无垠的寒冷荒芜之地。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科学》杂志上。   暗能量被认为占据了宇宙

暗物质卫星:照亮中国空间科学

   5月29日,上海,一群“白大褂”围在一起,为一个刚刚诞生的“宝宝”称重。  这温馨的一刻发生在中科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的卫星总装测试厂房里。这一天,中国科学卫星系列的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研制取得重要进展,由四层粒子探测器组成的科学探测有效载荷联试成功,顺利交付卫星总体,预计今年年底在

丁肇中团队公布阿尔法磁谱仪首批研究成果

  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3日公布了其主持的阿尔法磁谱仪项目的首批研究成果,实验观察到宇宙射线流中正电子存在的比率符合关于暗物质存在的理论预测,但目前尚没有充分证据排除其他可能性。   据介绍,用于探测宇宙射线中的粒子的“阿尔法磁谱仪2”在从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的运转期间

丁肇中团队公布阿尔法磁谱仪研究成果

  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4月3日公布了其主持的阿尔法磁谱仪项目的首批研究成果,实验观察到宇宙射线流中正电子存在的比率符合关于暗物质存在的理论预测,但目前尚没有充分证据排除其他可能性。   据介绍,用于探测宇宙射线中的粒子的“阿尔法磁谱仪2”在从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的运转

地球物理学家对量子卫星的惊人发现,看完毁三观!

  随着量子卫星上天,有关量子的事科普一下:当代科技最前沿发现了什么?竟然颠覆人类世界观!下文概括:  我们的世界,因为几个最新的科学,全乱了。  一、搅乱了世界的3项科学成果  (一)暗物质  1、怎么发现有暗物质?  我们原来认识的宇宙的形态,是星球与星球之间通过万有引力相互吸引,你绕我转,我绕

欧航局正式批准暗物质探测项目

(图片来源:欧洲航天局网站)  欧洲航天局6月20日宣布,欧航局的“欧几里德”暗物质和暗能量探测项目正式获欧航局科学项目委员会批准,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欧几里德”暗能量和暗物质探测项目2011年10月入选欧航局“2015-2025宇宙愿景”任务。根据这一项目,欧航局计划于2020

厉害了,中国科技:“悟空”还能带来多少惊奇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DAMPE)团队日前在北京发布首批科学成果。首席科学家常进宣布,“悟空”卫星在轨运行的前530天共采集了约28亿颗高能宇宙射线,其中包含约150万颗25GeV以上的电子宇宙射线。基于这些数据,科研人员成功获取了目前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能谱。该能谱将有助于发现暗

新研究称宇宙还能存在1400亿年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称,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角度分析,宇宙的寿命还有1400亿年。  综合共同社、时事社等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国立天文台、东京大学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科研团队,日前在美国阿奇夫论文预印本网站(arXiv)上发布了这一新成果。  这项研究认为,宇宙中

科学家联名挑错《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

   八名科学家认为《基准》部分知识点有硬伤有争议 截至目前科技部尚未作出回应  科技部上周印发《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以下简称《基准》),不想却引来一群科学家集体“挑错”。昨天,来自中科院和高校的八名科学家在科学网和“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上联合署名撰文,指出《基准》存在一些“不严谨、不科学的问题

“探秘”中国暗物质直接探测与极深地下实验室

  暗物质  暗物质被喻为现代物理学天空上的一朵乌云,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中国物理学家们在暗物质探测实验和理论上有颇多建树,“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开展的暗物质粒子探测等,都为解开“暗物质之谜”贡献了中国力量。不仅如此,在地下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的过程中,科学家们认识到极深地

包含250亿个星系的模拟宇宙诞生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瑞士科学家使用一台巨型超级计算机,模拟出整个宇宙的构成。他们利用2万亿个数字粒子,生成了包含约250亿个模拟星系的庞大目录。科学家们表示,这份目录将被用于校准欧洲“欧几里得”(Euclid)卫星上进行的实验。这颗卫星将于2020年发射,使命是揭开笼罩在暗物质和暗能量头上

中国将在南极建首座境外天文台

  有“人类不可接近之极”之称的南极内陆冰盖将出现一个中国的南极天文台,这也将是我国建设的首座境外天文台。   望远镜独一无二   昨天(8月23日),在中国科协举办的“探秘宇宙”科学家和媒体面对面活动上,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南极天文研究中心主任王力帆透露,天文台的主要设备包括了5米口径太赫

中外科学家联合发布巨幅宇宙二维天图

    1月14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北京时间1月14日,国家天文台北京-亚利桑那巡天(BASS)团队和暗能量光谱巡天(DESI)国际合作项目团队联合发布最新巨幅宇宙二维天图,为即将开始的新一代宇宙学红移巡天铺平了道路。 近代天文观测研究发现,宇宙在不断地膨

多国天文学家办GREAT10挑战赛 搜寻暗物质存在证据

在这幅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图像中,光线在巨型星系团Abell 2218的周围发生弯曲。  北京时间12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宇宙学家希望游戏爱好者、程序员、计算机科学家和各行各业奇才们来帮助他们确定暗物质存在的证据。一个由多国天文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近日举办了一项名为

美首次获得宇宙星系际介质三维图像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自己设计和建造的宇宙网络成像仪,拍摄到前所未有的星系际介质(IGM)图像,即弥漫在整个宇宙中连接星系的气体。  迄今为止,IGM的结构大多是理论推测。借助设置在加州南部帕洛马山天文台5.08米巨型反射“海耳望远镜”的宇宙网络成像仪观测,研究人员获得了第一个三维的IG

国家系统布局未来20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科技部等8部门编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简称《规划》),目前已经国务院批准印发。其中,包括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上海光源线站工程、中国南极天文台等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的建设重点。据悉,该《规划》是我

科学家开发出寻找暗物质新武器

  北京时间10月2日消息,据美国《连线》杂志报道,暗物质被认为是宇宙研究中一个最具挑战性的课题,虽然科学家从未发现暗物质存在的直接证据,但并不妨碍他们继续寻找。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物理学家爱德华多·亚巴塞斯(Eduardo Abancens)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日前设计出新型暗物质探测器,外形酷似

柴之芳院士:化学家应当向物理学家学习什么?

  我是1964 年从复旦大学放射化学专业毕业进入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作为一个化学人员近五十年来一直在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接触到所内外无数物理学家,从物理学家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将平时感受到的物理学家的特点和长处写成一篇短文,与读者分享。  物理学家勇于探索  总体讲,物理学家思考的科学问题重大且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