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麻风分枝杆菌简介

麻风分枝杆菌(M.leprae),俗称麻风杆菌,引起麻风,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流行广泛。麻风分枝杆菌的形态、染色与结核分枝杆菌相似。麻风杆菌在病人体内分布(以瘤型一端病人为例)比较广泛。 [1] 全世界约有病例1200万,主要分布在亚、非和拉丁美洲。我国建国前流行较严重,估计约有50万例病人。1981卫生部要求提出在20世纪末基本消灭麻风的指标是发病率≤0.01‰。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1996年统计尚有现病人6200余例,患病率为0.0056‰。近3年病例已稳定在2000例左右。但治愈后有一定复发率(约3.7%),应予重视。......阅读全文

麻风分枝杆菌简介

  麻风分枝杆菌(M.leprae),俗称麻风杆菌,引起麻风,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流行广泛。麻风分枝杆菌的形态、染色与结核分枝杆菌相似。麻风杆菌在病人体内分布(以瘤型一端病人为例)比较广泛。 [1]  全世界约有病例1200万,主要分布在亚、非和拉丁美洲。我国建国前流行较严重,估计约有50万例病人。1

麻风分枝杆菌的形态特征

  麻风分枝杆菌的形态、染色与结核分枝杆菌相似。细长、略带弯曲,常呈束状排列。革兰和抗酸染色均为阳性。经治疗后可呈短杆状、颗粒状或念珠状多形性,可能是L型变异。未经彻底治愈可导致复发。  麻风杆菌抗酸染色为红色,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在干燥环境中7天以内仍有繁殖能力。低温环境中存活时间较长,-60℃到-

关于麻风分枝杆菌的基本介绍

  麻风分枝杆菌(M. laprae),俗称麻风杆菌,引起麻风,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流行广泛。全世界约有病例1200万,主要分布在亚、非和拉丁美洲。我国建国前流行较严重。  麻风分枝杆菌的形态、染色与结核分枝杆菌相似。细长、略带弯曲,常呈束状排列。革兰和抗酸染色均为阳性。经治疗后可呈短杆状、颗粒状或念

麻风分枝杆菌的防治原则介绍

  麻风病尚无特异性预防方法。由于麻风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有共同抗原 [1] ,曾试用卡介苗来预防麻风取得一定效果。该病防治特别要对密切接触者作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治疗药物主要有砜类、利福平、氯苯吩嗪及丙硫异烟胺。多采用二三种药联合治疗,以防止耐药性产生。

关于麻风分枝杆菌的感染部位的介绍

  麻风分枝杆菌是一种典型胞内菌,病人渗出物标本涂片中可见大量麻风分枝杆菌存在于细胞内。这种细胞的胞浆呈泡沫状,称麻风细胞。这与结核分枝杆菌区别有重要意义。  麻风病人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麻风杆菌在病人体内分布(以瘤型一端病人为例)比较广泛,主要见于皮肤、粘膜、周围神经、淋巴结、肝脾等网状内皮系统

分枝杆菌简介

分枝杆菌属是一类细长或略带弯曲、为数众多(包括54个种)呈分支状生长的需氧杆菌。因其繁殖时呈分支状生长故称分枝杆菌。本属细菌的主要特点是细胞壁含有大量脂类,可占其干重的60%,这与其染色性、抵抗力、致病性等密切相关。一般不易着色,若经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而着色后,能抵抗3%盐酸酒精的脱色作用,故又称抗

麻风分枝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麻风分枝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主要是标本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查。显微镜检查可从患者鼻粘膜或皮损处取材,用抗酸性染色后检查。一般瘤型和界线类患者标本中可找到细菌在细胞内存在,有诊断意义。结核样型患者中很少找到细菌。欲提高检查的阳性率,也可以用金胺染色后以荧光显微镜检查。麻风菌素试验(lepromin

关于麻风分枝杆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介绍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麻风分枝杆菌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进入人体。近年来发现未经治疗的瘤型麻风患者早期鼻粘膜分泌物含有大量麻风分枝杆菌,因此通过呼吸道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1] 其他如痰、汗、泪、乳汁、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均可有麻风分枝杆菌,故也可通过接触传播。人对麻风分枝杆菌的抵抗力较大,主要靠细胞

麻风分枝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主要是标本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查。  显微镜检查可从患者鼻粘膜或皮损处取材,用抗酸性染色后检查。一般瘤型和界线类患者标本中可找到细菌在细胞内存在,有诊断意义。结核样型患者中很少找到细菌。欲提高检查的阳性率,也可以用金胺染色后以荧光显微镜检查。  麻风菌素试验(lepromin test)对诊断没有重

结核分枝杆菌的简介

  结核分枝杆菌(M. tuberculosis)简称为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i),是人类结核病的病原体。是专性需氧的一类细菌,抗酸染色阳性。无鞭毛,有菌毛,有微荚膜但不形成芽孢,其细菌壁既没有革兰阳性菌的磷壁酸,也没有革兰阴性菌的脂多糖。德国细菌学家郭霍(Robert K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