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在玉米产量性状遗传基础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15年11月17日,国际主流遗传学杂志《PLoS Genetics》,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玉米团队张祖新教授课题组在玉米产量性状遗传基础研究方面的研究论文“KRN4 Controls Quantitative Variation in Maize Kernel Row Number ”。刘磊博士为本文的第一作者,张祖新教授为通讯作者。张祖新教授课题组的杜艳芳、申晓蒙、李曼菲等参与了本课题研究,河北农业大学陶永生博士对本课题亦有贡献。 玉米是全球第一大农作物,2014年我国玉米年消费量为3.9亿吨左右,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国家统计局)。同时,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对农牧产品需求量日益增加,农牧行业饲料玉米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同时发达国家利用玉米作为生物能源的原材料,进一步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玉米供需的紧张局势。因此提高玉米产量,应对日益严峻的粮食安全问题迫在眉睫。 玉米的单株产量可......阅读全文

历时9年!我国发掘谷子籽粒产量重要基因

5月31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刁现民团队完成的最新研究论文遴选为植物科学领域的近期标志性论文,该研究发掘了谷子籽粒产量重要基因SGD1,并揭示了其调控禾本科作物籽粒大小的分子机制。“谷子由青狗尾草驯化而来,其籽粒产量的提高是谷子驯化选择及遗传改良中的重大研究

新技术协同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

   提高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是华北平原小麦生产的两个重要目标。然而,小麦生产中高产与优质常常存在矛盾。籽粒碳素物质80%以上来自于花后光合生产,籽粒氮素物质80%左右来自于花前贮藏氮运转,而叶片氮运转造成的“自我破坏”会影响花后光合生产。如何协调两者的矛盾,既保证花后物质生产又能增加籽粒氮素积累,

专家释疑海水稻亩产量低于理论产量:耕地状况决定产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主持的全国大面积试种海水稻试验再次测产。10月10日,青岛城阳区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试种的海水稻以实打亩产量261.39公斤收官,约为其理论亩产量669.24公斤的四成。  两种产量为何如此悬殊,有网友提出疑惑。  为此,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副主任张国栋向记

玉米籽粒发育重要机制获揭示

  近日,The Plant Cell杂志在线发表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宋任涛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克隆和功能解析了一个编码黏连蛋白loader亚基Sister Chromatid Cohesion Protein 4 (SCC4)的基因,

玉米籽粒容重相关性分析

  容重,可以真实地反映玉米的成熟度和使用价值,是玉米商品品质的重要指标,是玉米定等的依据。但多年来,关于玉米营养品质的研究较多,而关于其商品品质的研究较少,目前关于籽粒容重与其它性状的相关性研究报道尚不多见,本研究通过对材料的容重、百粒重、籽粒含水量、外观品质等数据的测定分析,初步探讨了容重与主要

叶面积测定仪在高粱剪叶面积与产量关系分析的应用

叶片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器官,叶片的叶片面筋情况对于作物的生长产量都有一定的影 响。为此,在作物种植过程中往往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作物的叶片进行处理,以期保证作物的产量及品质。晚熟高粱剪叶措施的目的也在于此。剪叶工作对叶片面 积有一定的影响,可以采用叶面积测定仪对叶片进行测定。于出穗始期剪去不同叶位

蛋白质测定仪分析土壤环境对于小麦蛋白质影响

蛋白质是小麦籽粒中zui重要的营养成分,其含量是衡量小麦营养品质的重要指标。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可以使用蛋白质测定仪进行简单的测定分析,实验表明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不仅受基因型控制,同时还受环境的影响。土壤是影响小麦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类型、质地、营养元素以及盐分含量、pH值对小麦籽粒蛋白含量都有影响

玉米籽粒蛋白积累机制研究获进展

   玉米是重要粮食作物,为人和动物提供丰富的淀粉和蛋白质。蛋白体是玉米籽粒胚乳中重要的蛋白质储藏的细胞器,其中贮藏了大量的醇溶蛋白和种类众多的非醇溶蛋白。对于蛋白体中醇溶蛋白的积累机制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对于蛋白体中非醇溶蛋白的积累机制并不清楚。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宋任涛团

扫描电镜如何界定籽粒皮层厚?

    如果是金属表面镀层,如镀锌层、镀铜层等,可以磨制垂直截面金相试样,然后直接在光镜或扫描电镜下测量;     如果钢板上涂覆的油漆等非金属层,制样稍微麻烦点。我们目前采用的办法是,取样块在液氮下冷冻,然后冲击断开,这样可以保持非金属层不会发生变形,从而保持原始形貌和厚度。做好的试样如果要求高

水稻籽粒大小调控研究获进展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籽粒大小同产量密切相关。目前已经克隆了一些控制水稻种子大小的重要基因,但水稻种子大小调控的分子机理仍不清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云海团队与浙江省农科院王俊敏团队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柴团耀团队合作,揭示了OsMPK1在水稻籽粒大小调控上起重要作用,对提高作物产量

水稻籽粒大小调控研究获进展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籽粒大小同产量密切相关。目前已经克隆了一些控制水稻种子大小的重要基因,但水稻种子大小调控的分子机理仍不清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云海团队与浙江省农科院王俊敏团队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柴团耀团队合作,揭示了OsMPK1在水稻籽粒大小调控上起重要作用,对提高作物产量有潜

大豆籽粒性状调控的新机制

大豆含有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子大小和粒重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产量构成的要素之一。然而,人们当前对大豆种子粒重调控机制的认识仍十分有限,因此挖掘粒重调节基因并解析其分子机制,对培育优质的大豆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4月17日,《植物学报》(Journal of

影响小麦籽粒磨粉品质的几点因素

  小麦的籽粒包括果皮、种皮、胚及胚乳,胚乳的外层为糊粉层。通过碾磨过筛,服和鞍皮(果皮、种皮和部分糊粉层)与胚乳分离,由服乳制成面粉磨粉的目的在于使胚乳勺肤皮最大限度地分离开。生产出量多质佳适宜制做木同食品的面粉f制扮业对烘烤面包的强筋小麦的要求是出粉率高,粉色白、灰分少。制粉简易,面粉流动性好,

小麦籽粒对于面粉色泽的影响

      面粉白度直接影响到面制品的色泽以及口味,对于面粉色泽上,一般都认为面粉越白品质越好,面粉的白度测定可以使用白度仪进行测定分析。小麦粉的色泽除了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外,同时受到小麦本身性质的影响,小麦籽粒的形状直接影响到小麦粉的色泽。      小麦根据其种皮颜色可分为红麦、白麦和混合麦三种

玉米籽粒油分合成关键基因破解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建生及其合作者,首次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对玉米籽粒油分的遗传基础进行了深入解析。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学》杂志。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油分是玉米籽粒最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其能量密度和价值显著高于淀粉。普通玉米中油分含量一般为4%,经过人工不断选育后的高油玉米

玉米籽粒表皮光滑程度影响玉米容重

  根据国标对容重测定要求,外温在0℃以下,玉米水分23.0%以下为实测容重,玉米水分大于23.0%不能为实测容重;外温在0℃以上的,水分在18%-23%之间,水分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容重要加5g/L的容重增补系数。玉米籽粒表皮的摩擦系数大小是决定玉米容重变化的主要因素。温度在0℃以上籽粒表面会结露,

直链淀粉测定高粱籽粒直链淀粉含量

高粱直链淀粉的含量关系到流变学上的差异,并维持着高粱食品(例如:麦片粥、烤饼、面包和Risra)的特征。稻米直链淀粉的含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需要进行直链淀粉测定, 它用以选择具有良好的烹调和食用品质的水稻栽培品种。水稻中直链淀粉的含量幅度占精米的10~30%以上。根据糊化特征可将水稻分为低、中和高

电子谷物容重器对不同燕麦的分析

      电子谷物容重器测定的容重值是一种籽粒质量指数。高容重燕麦具有高籽粒萌友率、幼苗生长良好和高出粉率等优点,评价轮回选择对增加容重的效果,容重本身的选择;高指数值的选择,并应用电子谷物容重器来计算容重和籽粒产量。选择系的抽穗期和珠高的平均值降低了容重和指数的选择差异性,但它可以保证基因库在熟

我国学者揭示玉米籽粒与植株发育调控新机制

  近日,从河南农大传来消息,该校汤继华教授团队和中国农科院李文学团队合作,揭示了Urb2基因在玉米籽粒发育中的关键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最近出版的国际著名期刊《新植物学家》杂志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玉米籽粒发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受到成百上千的基因调控,籽粒性状作为影响玉米产

沉降值测定仪分析不同除草处理小麦变化

      噻吩磺隆在使用中的用量比较少,但是选择性也高,对于环境的适应性较好,其主要用于农作物杂草的防除。该物质的在小麦田中的使用给小麦的产量以及品质回带来一定的影响。通过除草试剂的使用研究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实验室采用沉降值测定仪对小麦的降落值进行测定,对今后该除草剂在小麦田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

水稻产量调控“密码”破解-年增产或达2300万吨

  武汉大学李绍清、福建农业科学院赵明富、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储成才和李云海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朱旭东等科学家分别组成的三个科研团队,近日发现了一种调节水稻籽粒大小和产量的新分子模块。三个科研团队的三篇独立论文于12月22日在线发表在本周《自然·植物》学术期刊上。   根据研究成果显示,三个研

提高矿物浮选产量

最常见的选矿方法是泡沫浮选法。控制pH值对于最大程度提高矿物产量、减少化学物质使用量以及改变ζ 电势至关重要。我们名为《pH、ζ 电势与泡沫》的白皮书详细阐述了 pH值 对于泡沫浮选法效率的重要性以及智能电极管理技术如何进一步提高效率。泡沫浮选法或许是应用最广泛的选矿与富集方法。添加捕收剂和调整剂对

智能考种系统研究油菜氮磷钾肥效应

    所谓智能考种系统,就是能通过软件自动计算种子粒数、面积、周长、长度、宽度、长宽比等数据的智能系统,它的应用让人们摒弃了传统考种的复杂流程,让考种变得更加方科学、方便。     就以油菜考种来说,油菜产量由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种子千粒重三因素构成。这些因素是室内考种的基本项目,其考测结

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指南发布

关于发布“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重大研究计划2014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 国科金发计〔2014〕14号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重大研究计划的总体工作安排,现公布本重大研究计划2014年度项目指南,请依托单位及申请人按要求提出项目申请。   国家自

硫酸亚铁铵的实际产量低于理论产量的原因

硫酸亚铁铵的实际产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是生产过程中溶解掉了一些,也可能是在空气中氧化掉了一部分的硫酸亚铁铵。

硫酸亚铁铵的实际产量低于理论产量的原因

硫酸亚铁铵的实际产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是生产过程中溶解掉了一些,也可能是在空气中氧化掉了一部分的硫酸亚铁铵。

在全基因组水平上解析玉米籽粒淀粉含量的遗传基础

  玉米是全球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淀粉为玉米籽粒的主要组分,约占籽粒干重的70%,不仅是影响籽粒产量的重要因素,还为食品生产和工业加工如造纸业、医药行业、生物燃料等领域提供原料。因此,解析玉米籽粒淀粉含量的遗传基础,对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的培育意义重大。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杨小红团队

物性分析仪(质构仪)用于油菜籽粒压缩特性的研究

油菜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占世界油料作物的50%以上。我国油菜籽产量占世界产量的30%,居世界***位。油菜籽在收获、运输、干燥及储藏的过程中受到载荷压缩,当其受到的压力超过自身承受范围时,籽粒就会变形甚至破裂,危及储藏安全,降低种子发芽率,进而降低加工产品的质量。1.样品准备油菜

质构仪用于油菜籽粒压缩特性的研究

油菜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占世界油料作物的50%以上。我国油菜籽产量占世界产量的30%,居世界首位。油菜籽在收获、运输、干燥及储藏的过程中受到载荷压缩,当其受到的压力超过自身承受范围时,籽粒就会变形甚至破裂,危及储藏安全,降低种子发芽率,进而降低加工产品的质量。 1 样品准备油菜籽

研究新发现|TaSPL17基因竟能控制小麦籽粒数目和大小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穗部性状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增加籽粒同化物的分配对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籽粒和其他穗部结构(穗糠)之间遗传关系是决定籽粒同化物分配的重要因素。然而,同化物在小麦籽粒和其他穗部结构(穗糠)之间分配的遗传分子机理尚未被充分解析。因此,鉴定同化物在小麦籽粒和穗糠之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