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总理批示:要把科学家从繁琐的科研评比中解放出来

“政府部门要尊重科研规律,营造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良好环境,把科学家从繁琐的科研评比中解放出来。”李克强总理在12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奖励制度,更大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当天会议通过《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修订草案)》,将近年来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和实践中的有效做法上升为法规。 李克强指出,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但必须看到,自然科学领域进步相对仍然不大,这已成为制约技术进步的瓶颈。相关地区和部门设立的科学技术奖项过多,导致不少科学家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填表或评奖上了,造成了宝贵人力资源的浪费。 李克强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精简各类科技评奖,注重质量、好中选优,减轻参评负担,真正为科学家松绑,营造有利于踏踏实实搞研究的科研生态。 他强调,要完善评审标准、突出导向。自然科学奖要注重前瞻性、理论性,加大对数学等基础研究的激励;技术发明奖、科......阅读全文

中国研究员人均科研经费超美国 列全球第七

  日前,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辑》针对41个国家和地区的400所大学进行调查,并根据这些大学在2011年至2012年的各方面数据,制定了一个“世界学术峰会创新指数”(World Academic Summit Innovation Index),并评比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人员所获得科研

南开颁发纯教学奖项:不看科研水平和年龄职称

  不看职称职务,不论年龄资历……南开大学近日公布了第三届“魅力课堂”评选结果,10名教师获得了这项纯教学奖项。  过去3年,这项教学奖先后颁给了29名教师,其中副教授和讲师超过半数。担任评委的是同行专家和学生代表,他们只看教师的教学功夫过不过硬、课堂精彩与否。今年,体育教学部讲师颜丽丽凭借“体育舞

万众期待!这所新兴高校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

作为深圳市高等教育的起点,2021年的深圳大学已经足以满足人们对于深圳本土高等教育的期待。中央的高度关注给了它前所未有的高起点,深圳精神赋予了它体制创新的独特基因,深圳市的大力支持让它创造了堪称奇迹的发展速度。既拥有一所年轻大学应有的创新活力,又具备着一所成熟大学应有的完善体制和清晰的发展路径。如今

复旦“青椒”:教学很牛也能评上副教授

   吴燕华终于评上副教授了。  从2009年到复旦大学工作至今,这位侧重教学的青年教师,曾两次参评副教授。第一次因为拿不出“代表性成果”(侧重学术、科研的代表作——记者注)而失败,不过第二次,她凭借在遗传学课堂上的“代表性教学成果”而获评。  这是复旦大学为“青椒”(青年教师)成长开辟的一条新路子

上海大学实验室工作条例

一、      总     则   第一条   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重要基地,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为了加强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

中科院学者发文: “非干预性”被动奖励机制提上日程

  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我国科技创新立法越来越重视对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进行专门奖励和普惠激励。科技奖励制度是政府、机构或社会组织依法确认发现权、发明权和科技成果权,保护发现者、发明者、科技成果创造者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对科技创新做出重要贡献的公民或组织予以奖励的法律规定和

5大重点完善科技奖励 激发创新动力

   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我国科技创新立法越来越重视对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进行专门奖励和普惠激励。科技奖励制度是政府、机构或社会组织依法确认发现权、发明权和科技成果权,保护发现者、发明者、科技成果创造者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对科技创新做出重要贡献的公民或组织予以奖励的法律规定

周忠和:守住科研“桃花源”

  当前科研的“桃花源”同时面临来自社会与科学界内部的许多冲击。少一点功利主义的思想,坚守对科学最初的憧憬与好奇心才是根本。  对周忠和来说,有稳定的经费支持,潜心研究感兴趣的问题,心无旁骛地做好科学与科普工作,这就是科研的“桃花源”。  周忠和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

“遴选百人冲击诺奖”引争议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又称“万人计划”)第一批入选名单近日正式发布。据新华社、《人民日报》报道,该计划将用10年左右时间遴选支持1万名高层次人才,包括100名“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杰出人才。   昨天(10月30日),这一说法引发网友质疑:诺贝尔奖是可以冲击出来的

中国海外人才归国潮:不能融入西方主流社会

  人才“争夺战”   150多年来,一波波海外留学大潮兴起,一代代海归学成回国,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如今,一方面,中国年轻一代“出国潮”热度不减;另一方面,在西方社会经济发展前景不明朗、科技投入有所减弱的情况下,“回国潮”也必然成为大趋势。中国出台的各种人才政策,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

100万元一人!这个省份支持十五人冲击两院院士

  摘要:《计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山西省将紧紧围绕高质量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全省企事业单位(含中央在晋单位与非公有制单位)遴选15名左右在科学技术领域作出系统性、创造性贡献,或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创造性贡献的高端领军人才,作为院士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

52家考核优秀!我国重大科研设施使用率进一步提升

  日前,科技部、财政部发布的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结果显示,我国科研设施与仪器利用率进一步提升,支撑科技创新的成效更加显著。  今年5月至9月,科技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委托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组织开展了2019年中央级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

多部委发文:我国重大科研设施使用率得到有效提升

  日前,科技部、财政部发布的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结果显示,我国科研设施与仪器利用率进一步提升,支撑科技创新的成效更加显著。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年5月至9月,科技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委托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组织开展了2019年中央级高等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我国基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978 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正确认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这对于迅速发展我们的科学事业有极其密切的关系。”【1】 自此,我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科技体制改革由

科技杂谈:拿什么考核你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因承担马铃薯主食化课题,让马铃薯馒头、马铃薯面条走上百姓餐桌而进入公众视野。在农科院全院研究所的综合评价中,该所连续3年稳居发展速度第一。  谈起农产品加工所快速发展的原因,所领导认为,坚持合同聘用、分类考核、动态评价、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

蓝柯获上海“创先争优,世博先锋行动”共产党员称号

上海巴斯德所蓝柯研究员获上海市“创先争优,世博先锋行动”“五带头”共产党员称号   日前,在由上海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的“创先争优,世博先锋行动”“五好”基层党组织和“五带头”共产党员评比表彰活动中,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蓝柯研究员光荣当选“五带头”共产党员。

3年半发300篇论文?南邮学生被名校录取,牵出“水牛”导师

  5月25日,南京邮电大学教授桂冠和他的学生黄同学同时登上知乎热搜榜。  曾冒充北大学生但保研资格最终被清华取消的黄同学,如今靠着一堆论文申请到2020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电气工程系唯一一个大陆博士生。  在大家关注黄同学的同时,其导师桂冠被网友顺藤摸瓜,扒出他竟然是混迹学术圈的“水牛”。  据网友

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召开2012年年会

  4月27日,“中国科学院/云南省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2012年年会在昆明动物所举行,来自重点实验室15个学科组的师生近2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此次年会共分为3个环节:Poster现场评比、学术报告和颁奖,由研究生和各学科组导师共同担任评委。会议的主角主要是研究

基础研究,光“砸钱”还不够

  “如果没有科学的想法,给再多的钱,那又有什么用呢?”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黄力的一句话引起参会委员们的深思和共鸣:基础研究,离不开经费的支持,可单纯地增加投入并不能“顺理成章”带来突破。基础研究更需要一个真正宽松、包容的环境,科学家们也需要保持一颗“天真的心”!  “或

杨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五年发展回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科学运用国家财政投入资金约1094.06亿元,其他渠道资金约17.56亿元,资助各类项目15

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依靠体制改革走上做大做强之路

   2014年初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科学界定国有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功能定位,大力推进整合,优化布局结构,创新体制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在转企改制的改革中,昔日被“养在深闺里”的事业单位如何才能变身为市场大潮中的弄潮

第二军医大学Cell Research发表肝病新成果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肝损伤后的修复反应,许多慢性肝病到晚期都会发生这样的组织学变化,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及分子机制。肝细胞在肝脏内稳态的维持中非常关键,但人们并不清楚肝细胞在肝纤维化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肝细胞核因子1α(HNF1α)是在肝脏中含量丰富的转录因子,对于

科技杂谈:拿什么考核你

符合创新规律的考核才能“考”出科研生产力,才能保障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因承担马铃薯主食化课题,让马铃薯馒头、马铃薯面条走上百姓餐桌而进入公众视野。在农科院全院研究所的综合评价中,该所连续3年稳居发展速度第一。 谈起农产品加工所快速

许智宏谈中国诺奖愿景:体制不破,仍长路漫漫

  中国何时能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许智宏并不清楚。  这位年近七旬的老者感慨说,中国若不注重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改革人才培育模式、改革科研教育体制,要培养出更多国际著名的优秀科学家,仍然长路漫漫。“科学家常被政府部门苦苦逼账”  “获奖不是目的,但它是一个国家教育科研成功的标志之一。”全

评论:打破阻碍创新的层层枷锁

   “要极大调动和充分尊重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精神,激励他们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自觉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当下,创新成为发展的唯一出路。“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

武大红莲稻:40年产学研启示录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抱此信念,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和他的科研团队一起求索了近40年。  因为执著,他们培育的“红莲型”杂交水稻一路飘香,与日本培育的“包台型”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培育的“野败型”一起成为同行公认的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种子远销东南

如何走出科技评价体制的盲区

   饱受诟病的科技浮躁之风  当今基础科学研究的上空,笼罩着一片浮躁之风。  以论文数量论成败,以项目多少论业绩;把做研究变成了做论文,把做学问变成了做项目。论文之总数加上项目之总经费,堂而皇之和名正言顺地被列为科研院所和高等学府的年终考核业绩与未来规划目标。  满天飞的“帽子”虽然被多次“吐槽”

走进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

  十一年前,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郭光灿还只是名普通教授。当他带着几个研究生跑去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下称基金委)设立的“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时,差点被“毙掉”。   “你们的方向很好,工作基础也很好,但是队伍太差。”基金委方面几番考量后才批准了他们的申请。   但近年

北大清华跻身最新世界大学排行榜百强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10月6日发布2011-2012世界大学排行榜,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出人意料地荣登榜首,哈佛大学8年来首次失去头把交椅,与斯坦福大学并列第二。中国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跻身百强。   榜单前10位,美国和英国大学分占7席和3席,其中英国牛津大学排名第四。美英两国分别有75

破“SCI至上”,科研资源配置怎么调整?

  最近,有关部门下决心破除“唯论文”顽瘴难疾,打出一套组合拳,发布一系列文件,改革科技评价体系中备受诟病的论文“SCI至上”,为此,传统的科研资源分配方式也面临重大转变...  破“SCI至上”,科研资源配置方式面临重大转变  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联合下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