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关于低血糖昏迷的预后介绍

(1)糖尿症低血糖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2)中度低血糖昏迷经过及时抢救治疗,多数仍可恢复,预后尚好。 (3)严重低血糖昏迷,经过时间较长,虽然抢救治疗,但对脑细胞损害严重,难以逆转,留有不良后遗症,如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甚至痴呆等。 (4)糖尿病1型发生低血糖昏迷病情严重,预后不佳,其死亡率在0.4%。 (5)少数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易并发糖尿病心脏病、心律不齐、心肌梗死等预后不佳。......阅读全文

关于低血糖昏迷的预后介绍

  (1)糖尿症低血糖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2)中度低血糖昏迷经过及时抢救治疗,多数仍可恢复,预后尚好。  (3)严重低血糖昏迷,经过时间较长,虽然抢救治疗,但对脑细胞损害严重,难以逆转,留有不良后遗症,如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甚至痴呆等。  (4)糖尿病1型发生低血糖昏迷病情严重,预

关于低血糖昏迷的病理生理介绍

  激素对血糖浓度以及糖代谢的调节起重要作用。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有多种,胰岛素是体内惟一的降糖激素,也是机体在正常血糖范围内起支配调节作用之激素。升糖激素种类较多,作用机制和升糖效果各不相同。主要有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和糖皮质激素。低血糖时这几种激素释放增加,血糖浓度迅速上升,发

低血糖昏迷的疾病治疗介绍

  一、紧急治疗   1、自救 一旦患者确认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应立即进食含20-30g糖类的食物或口服糖水,而不必于每次发作时均作血糖检测,进食量过多可致发作后高血糖。在不能确认低血糖时应自作快速血糖检测,或去附近医院急诊。若患者低血糖严重而不能自救时,应由亲友帮助进服糖或富糖食物,丧失吞咽功能而

预防低血糖昏迷的相关介绍

  (1)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使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了解低血糖的病因与症状,轻度低血糖应及时处理,防止低血糖由轻度发展为低血糖昏迷。  (2)糖尿病人要做到定期检查血糖、尿糖,发现有低血糖倾向时与医师密切合作,以确定低血糖原因,或者及时口服糖水或遵医属治疗。  (3)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避免大剂量或自

关于低血糖昏迷的发病原因分析

  (一)空腹低血糖症  1、胰岛素分泌过多  (1)胰岛疾病:包括胰岛β细胞增生或肿瘤,伴胰岛素瘤的多发性内分泌腺瘤。  (2)胰外恶性肿瘤:最常见是起源于间皮的巨大肿瘤,包括纤维瘤、肉瘤,其次是胃肠道恶性肿瘤,偶见于肾癌、肺癌等。这些肿瘤诱发低血糖的机制还不清楚,可能与肿瘤细胞产生高浓度的类胰岛

关于低血糖综合症的预后介绍

  与病因有关,功能性低血糖,胰岛β细胞瘤,药物引起的低血糖,早期糖尿病低血糖的预后一般良好,先天性酶缺陷与恶性肿瘤低血糖的预后较差。术后并发症以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预后最差,可致死亡。肿瘤切除后尚有复发可能,应随访观察。低血糖患者多次复发后可致低血糖性脑病、周围神经病变等而终身致残,甚至死亡。因此,

低血糖昏迷的鉴别诊断

  主要依症状发作时血糖浓度,如此时血糖>4.0mmol/L,可排除此诊断,如60岁者,其确认标准可定为

低血糖昏迷的实验室检查介绍

  (1)血糖较正常下限为低,7%,可能提示低血糖呈急性发作;

简述低血糖昏迷的临床表现

  糖尿症低血糖的症状表现不一,多数感到无力,难以支持。通常都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表现。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主要为手抖、出冷汗、心悸、饥饿感以及烦躁不安等。然而糖尿症在并发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时,这些表现并不明显,或者比较迟钝。  中枢神经症状:主要为头痛、头昏、视物模糊,有时定向力障碍

低血糖性昏迷的急诊处理

  对疑诊低血糖症的病人,在等待血糖测定结果的同时就应开始治疗。    (一)一般治疗    确定患者气道是否通畅,必要时做相应处理;有癫痫发作时须防止舌部损伤。    (二)紧急处理    病人尚有吞咽动作时,可喂些糖水,多数可迅速改善症状。已经昏迷者应即刻静脉注射葡萄糖,以每分钟10ml速度

关于老年人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预后介绍

  预后判断:老年糖尿病人并发高渗性昏迷者病死率为50.0%~69.2%,误诊者病死率更高(72.9%)。因为诊断的延误常导致错误的治疗,加重病症。经临床分析,癫痫发作与血浆渗透压两个因素与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死率高度相关。总结可能降低高渗性昏迷病死率的主要因素有:  1.减少误诊率 在临床工作中,遇意

关于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的预后介绍

   预防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发作就是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的最佳治疗。预防的重点在于普及糖尿病教育,使病人及家人掌握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充分了解低血糖反应的症状,学会自救和自作微量法快速血糖检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因某些原因不能进食或运动量增加时要及时调整胰岛素等药剂量。病人外出进入要随身

关于先天性高胰岛素性低血糖血症的预后和预防介绍

  1、预后  先天性高胰岛素性低血糖血症的预后主要取决于类型及严重程度。患者可能会发生严重的低血糖脑病,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糖尿病,少数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可逐渐恢复正常。  2、预防  先天性高胰岛素性低血糖血症是一种遗传异质性疾病,建议有家族史或致病基因携带者在生育前进行遗传咨询,以明

关于低血糖惊厥的相关介绍

  低血糖综合征(hypoglycemic syndrome)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血糖浓度常低于3.36mmol/L(60mg/dl),严重而长期的低血糖症可发生广泛的神经系统损害与并发症。常见的有功能性低血糖与肝源性低血糖,其次为胰岛素瘤及其他内分泌性疾病所致的低血糖症。本病常被误诊为癔

关于低血糖休克的病理介绍

  低血糖症状有时误认为与血糖无关之情形所导致的症状,有时别的疾病也可以引起类似低血糖的症状。例如:不寻常的压力和焦虑,又或者心脏病发作及其它疾病引起的休克,可导致额外儿茶酚氨(catacholamines)之产生,形成与低血糖所产生的症状相似的状况,但不一定与血糖值有关。  血糖浓度持续降低而出现

肝昏迷的介绍

  肝昏迷(hepaticcoma)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综合病征,以意识障碍和昏迷为主要表现。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肝昏迷两大类。急性肝昏迷的病因主要包括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化学药品或毒蕈(xùn)中毒、急性妊娠脂肪肝等。

关于糖尿病性昏迷的检查介绍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1)尿糖、尿酮体强阳性,可有蛋白和管型尿。当肾功能不全时肾糖阈值调高,可使尿糖和酮体减少,与血糖、血酮数值不相称。  (2)血糖多在16.7~33.3mmol/L,血酮体多在4.8mmol/L以上,pH

关于ATIN的预后介绍

  大多数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若能及时诊断、迅速停药则病变是可逆的。一般预后良好,尽管超过35%的病例肾功能衰竭严重且持续时间长,需要透析治疗,但病死率低;部分病人遗留肾功能不全,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药物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当停用致病药物后,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综合征可自行缓解,而肾功能的完全恢

关于粘液性水肿昏迷的鉴别诊断介绍

  原发性与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低减症临床上常难于鉴别。从病因考虑绝大多数是原发性的。测定TSH对区别原发、继发或第三性甲状腺功能低减症有帮助。在紧急治疗开始时,均采用糖皮质激素,因此,这种鉴别不一定需要。但是,对病情改善后的进一步病因治疗,此项检查是有意义的。  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对不够典型的病例

关于粘液性水肿昏迷的辅助检查介绍

  一、实验室检查  1.原发性甲减患者TT3、FT3、TT4、FT4降低,TSH增高。  2.甲状腺摄碘率测定:明显低于正常。  3.贫血,血脂及肌酶明显升高。  4.血气分析:示呼吸衰竭、CO2潴留、呼吸性酸中毒。  二、其他检查  心电图:呈低电压,窦性心动过缓,低电压,房室传导阻滞,ST-T

关于慢性咽炎的预后介绍

  慢性单纯性咽炎在控制各种致病因素、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及应用各种治疗后可以缓解直至治愈,否则可能迁延成为慢性肥厚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及慢性萎缩性或慢性干燥性咽炎的治疗效果欠佳,症状易反复;慢性过敏性咽炎脱离致敏原后症状可缓解至消失;慢性反流性咽炎控制胃食管反流后症状可以明显缓解直至治愈。

关于肝硬变的预后介绍

  肝硬化的预后与病因、肝功能代偿程度及并发症有关。酒精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肝淤血等引起的肝硬化,病因如能在肝硬化未进展至失代偿期前予以消除,则病变可趋静止,相对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隐源性肝硬化好。Child-Pugh分级与预后密切相关,A级最好,C级最差。死亡原因常为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食管

关于小肠瘘的预后介绍

  小肠外瘘的死亡率为10%~20%,在其预后因素中,患者的年龄、肠外瘘的病因、腹腔感染、瘘口的部位和数目、肠液引流量的多少均是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如70岁以上的小肠外瘘死亡率达62%;高流量瘘的死亡率超过20%;多发瘘的死亡率高于单发瘘;正常肠段的肠瘘死亡率不足20%,而病例肠段可达48%,放射性肠

关于肛管损伤的预后介绍

  预后:在考虑对盆底综合征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应先进行生物反馈疗法。这是一种需用在生理治疗学家的详细指导下方能进行的训练活动,通过有针对地对盆底进行锻炼,对便秘及肛门疼痛均有一定的疗效。对经过上述治疗失败的患者,仍应十分慎重地选取择期手术治疗,即使便秘患者合并有严重的肛门疼痛,也不能把消除疼痛作为手

关于老年结核的预后介绍

  非耐药结核菌感染及早期诊治多可痊愈。胸膜结核未治疗者,25%在2年内发生肺或肺外结核。结核性脑膜炎有昏迷者病死率可达30%。下列情况预后也较差:肺结核并发肺纤维化、肺心病,心包结核患者年龄大、心包液发展快、心肌损害重,肠结核并发肠梗阻、肠穿孔,肝脾结核确诊晚、黄疸或结核性肝脓肿向胸、腹腔穿破者等

关于IgA肾炎的预后介绍

  本病可有自发缓解,约占4%~20%。每年约有1%~2%病例进入终末期肾衰。寿命表统计分析显示10年肾存活率为80%~90%。估计最终发展成尿毒症者约35%左右。其余为持续的血尿或蛋白尿。提示预后不良的因素有:起病时即有肾功能不全、蛋白尿超过1.5g/d、高血压和无肉眼血尿;肾活检有肾小球硬化、间

关于IgA肾病的预后介绍

  老年患者、起病年龄较大者、持续性镜下血尿伴有蛋白尿、有肾功能不全、IgA肾病患者有高血压,特别是难于控制的严重高血压、病理类型在Lee分型Ⅲ级以上预后较差。

关于黄斑裂孔的预后介绍

  对于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黄斑裂孔的疗效, 不同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Kelly(1991)等单纯使用玻璃体切割术(52例), 裂孔闭合率为58%, 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为42.3%, 2年后该作者的病例累积达170例, 此时的裂孔闭合率为73%, 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为55%。近年来研究发现, 在手术

关于破伤风的预后介绍

  破伤风患者死亡率较高,平均病死率为20%~30%,重症患者高达70%,新生儿及老年人的病死率尤其高。影响预后的不利因素有:起病急;潜伏期短;在开放性骨折、深刺伤、严重烧伤、坏疽、流产等基础上发生者。主要致死原因为窒息、肺不张、心力衰竭、肺栓塞等。

关于神经白塞病的预后介绍

  1.NBD预后不佳,病死率高达40%,不少患者常在发病后1年内死亡。从临床分型看,脊髓型和周围神经病变型预后相对较好,脑膜脑炎型和脑干型预后较差  2.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有可能改善NBD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