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闭关锁国将把中国科学从巨人肩膀上拉下来

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科学研究正是这样,没有人能凭空变出新的成果,而是要基于前人的理论基石和经验研究,迅速攀登至高点,然后努力进行前沿突破。 然而,身在中国大陆的科研人员,攀登巨人肩膀的过程特别吃力。甚至,一不留神还会被从巨人肩膀上拉下来。这都是防火长城的“功劳”。 被挡在墙外的学术搜索 几乎所有科研的第一步都是搜索文献——也即,了解巨人到底在哪里,肩膀有多高,怎样才能一步步向上爬。 Google学术是学界公认最强大的学术搜索引擎,它不仅聚合了几乎所有学术数据库的资源,还收录了很多由学者上传到自己网站的论文。此外,它能列出任何一篇论文的所有被引用情况,展现出一幅知识网络的全景图,方便研究者按图索骥,找到更多相关研究。而它对学者和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指数排名,也成为评价学术质量的重要参考数据。 但正如Google推出的诸多优质产品一样,学术搜索也被关在了墙外。国内不会翻墙的科......阅读全文

社交媒体使用影响科研人员学术研究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s,SNS)或社交媒体(social media)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广泛使用的社交平台,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分享、传递思想和信息的方式。在科学界,科研人员在广泛使用各类一般社交媒体(如twitter、facebook

《先进材料》首次为中国科研机构出版学术专刊

报道了中科院化学所在化学与材料科学交叉领域的系列研究成果国际著名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2008 年8月出版了一期专刊,报道了中科院化学所在化学与材料科学交叉领域的系列研究成果,包括有机高分子材料、光电功能材料和器件、纳米结构与纳米材料、分子自组装,分子材料

学术会场-中国科研的另一个主场

   学术会议,是科学家们思想碰撞的公共领域。贾仲君(左一)在会议上与康拉德教授合影  特别在智力最密集的基础研究领域,学术会议已被公认为展现科研工作、获得同行认可的平台之一。2017年,当中国科学事业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走向世界科学前沿,基础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也在一系列举办的学术会议中得到不断展示

学术女神颜宁:我的学术志趣与科研追求

  被誉为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的颜宁,在2017年3月31日摘取了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的桂冠。她带领着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用6个月时间攻克了膜蛋白研究领域50年未能解决、最受人瞩目、国际竞争也最激烈的科学难题。  清华走出来的学术女神  2017年3月31日,世界的目光捕捉到了一个年轻而美丽

中国科研人员黑素细胞再生研究获进展

  近日,江苏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刘莉萍、江苏大学再生医学研究院教授郑允文、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教授李遇梅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教授惠利健合作,揭示了患者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细胞)来源的诱导黑素细胞在自体移植治疗中的潜能。相关研究成果4月9日在线发表于《细胞-

维护科研诚信、打击学术不端在行动

  近年来接连曝光的科研不端行为,尤其是四大国际出版集团撤稿中国作者百余篇论文的事件,给我国国际学术声誉带来不良影响。调查显示,学术不端行为背后,充斥着一条隐秘的论文交易“产业链”。一些第三方机构打着“润色论文”的幌子,买卖论文、抄袭剽窃、弄虚作假,部分学术造假成“窝案”。  在这些论文被撤稿的原因

专家热议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

  近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此次会议以“加强过程化管理,助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强化高校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意识,加强过程化管理,端正学术风气,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创新型国家战略建设目标。  科技部科技监督与

中国科研人员在兰科植物研究方面获得进展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植物多样性研究团队利用Illumina测序技术分别研究了极小种群之一的巴郎山杓兰和对叶杓兰的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并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数据重建了兰科植物5个亚科中的47个物种的系统发育树,为阐明杓兰属和兰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和分类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了解,兰科是被子植物中最大

中国科协发布33个学科研究进展

  “近两年,我国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突出性的科研成果,各学科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国家科研投入不断增长。”在今天召开的2016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上,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发布了2014-2015年度学科进展研究成果。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章良主持会

我国启动当代中国科学家学术谱系研究

  记者从9月23日召开的“当代中国科学家学术谱系研究论坛”上获悉,目前我国已启动了物理学、医学、化学、数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当代中国科学家学术谱系研究。   “科学家的学术谱系是学术‘家谱’,反映一个学科或学术群体中主要成员的学缘关系和传承关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胡化凯教授介绍说。   中科院

享学术盛宴-2018年中国质谱学术大会传递前沿质谱研究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8年11月24日-26日,2018年中国质谱学术大会在广州东方宾馆盛大召开。在26日的大会报告上,中央研究院基因体研究中心陈仲瑄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王成彬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光明教授,中山大学李惠琳教授,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李志明研究员和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分别带来精彩的大会

男性科研人员更容易学术造假?这篇美国研究报告这样说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国际上一般用来指捏造数据、篡改数据和剽窃三种行为。学术不端行为在世界各国、各个历史时期都曾经发生过,但是像中国当前这样如此泛滥却是罕见的。  不仅表现在违反者众多、发生频繁,各个科研机构都时有发现,而且表现在涉及了从院士、教授、副教授、讲师到研究生、

中国科研团队参与项目入选十大物理研究前沿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今天在京联合发布《2014研究前沿》报告,遴选出2014年排名最前的100个热点研究前沿和44个新兴研究前沿。汤森路透同时颁发了首届“汤森路透中国引文桂冠奖”。111位中国大陆科学家获得“高被引科学家奖”。  该报告基于汤森路透的相关数据库中的

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对学术不端零容忍

  “中国科研诚信体系的建立已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在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的统筹协调下,我国齐抓共管的科研诚信建设工作格局初步形成,约束与激励并重的科研诚信制度框架基本建立。”科技部诚信办相关负责人26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诚实守信是科研工作的基础。为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做到对学术不端零

等离子体所王祥科研究员来理化所作学术报告

  应“理化青年论坛”、“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理化所分会”和中科院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邀请,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王祥科研究员于1月15日上午来理化所访问,并做了题为“等离子体修饰纳米材料对污染物的高效率富集研究”的学术报告。  报告中,王祥科研究员介绍了其小组利用等

科研不是“突击战”-呼吁延长学者学术生命期限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在20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位学者中,年龄最长的是96岁的美国阿瑟· 阿什金假,年龄最低的是59岁的加拿大唐娜。他们做出诺奖成果的年龄都相对较晚。这里关心获奖者的年龄,是想通过举例说明世界最高科学技术奖项获得者中有中老年学者,以此来证明中老年学者同样能出色开展科学研究,取

学术不端事件频发,科研诚信问题怎么解?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120.shtm

浙大教授揭露美国科研界集体“学术造假”

  今年3月份,科学网置顶一篇博客文章——《发生在哈佛医学院的一起严重学术造假》,点击量超过两万次,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和讨论。文中揭示,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竟是实验方法缺陷所致的非特异的假象,却能在美国迅速得到领域内同行的认可与跟进。科学网是一家博客实名制的网站,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浙江大学教授郭磊。近

科研之殇:2013年知名的学术造假事件

  近年来,中国学术界乃至世界学术界许多知名学者、专家甚至杂志深陷“造假门”,不知何时开始学术界论文造假事件层出不穷,直到现在累及至大型跨国企业的研发中心人员亦陷入造假纠纷之中,事件的背后我们不得不反思,如何对待和处理造假事件,不要让论文走向死亡。   2013造假事件小汇总   葛兰素史克(G

“守护科研诚信,捍卫高质量学术出版”学术研讨会闭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426.shtm

中国科研亟需画龙点睛

  中国科研发展到何阶段?是何水平?应如何发展?这是我们面临的三大问题。对此,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要有清醒的认识、正确的定位和积极的措施。   我们有全世界最多的科研人员,海外人才大量回归,在几乎所有领域都开展研究,并取得不错的成就。国际著名期刊发表中国论文已经司空见惯;国际会议

Nature关注中国科研新走向

  上周,中国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Li Keqiang)发布了其上任一年后的第一份预算报告,让中国的科学界了解到了他们取得的一些重大成果。但一些观察人士则谨慎地表示为了鼓励创新,国家应该将更多的支持放到基础研究上来,远离急功近利的做法。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研究与发展(R&D)总经费支出每

Nature专题:中国科研的分量

  近年来随着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研发支出国,论文发表数量也上升到了世界第二。本期Nature推出专题“Assessing Science (China)”,介绍和探讨了中国科研的现状、机遇和挑战。  中国的研发支出  2013年中国研发经费比上一年增加了15%,成为仅次于美

Nature专题:中国科研的分量

  近年来随着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研发支出国,论文发表数量也上升到了世界第二。本期Nature推出专题“Assessing Science (China)”,介绍和探讨了中国科研的现状、机遇和挑战。  中国的研发支出  2013年中国研发经费比上一年增加了15%,成

秸秆变废为宝-科研助力美丽中国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林废弃秸秆非常多,秸秆的种类随季节变化而变化,量大、低值、体积大、不便运输,而其自然降解的过程又极其缓慢,因此很容易导致以堆积、荒烧的形式直接倾入环境,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近年来,农业机械化收割的普及,让留在地里的秸秆茬更高也更多了。尤其到夏收、秋收时节,秸秆的集中燃

中国科研团队破解乙肝之谜

      全球有超过3.5亿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病毒须通过结合细胞表面受体分子来感染宿主细胞,只有弄清病毒入侵机制,才有可能找到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方法。       早报讯 昨天,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文辉博士率领的科研团队在当天出版的《eLife》杂志上发表题为“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是乙

中国科研迈入新原创时代

   当前创新驱动已成国策,面向科学前沿开展原始创新,力争在更多领域引领世界科研方向,已经成为我国科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一个又一个基础科学前沿披荆斩棘、屡获佳绩:量子通信、铁基超导、中微子、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外尔费米子、干细胞、纳米……一个个原始创新成果,为中国科研步入新原

中国学术道德建设任重道远

  1月12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刊登长篇报道——《科研道德:零容忍》(Research ethics: Zero tolerance),详细记述了浙江大学校长杨卫等大学管理者在肃清中国科研风气方面所作出的工作,并就中国的学术道德建设展开讨论。   近年来中国的科研诚信问题受到各方质疑。继“贺海波论

Science关注中国的学术欺诈行为

  中国主要的基础研究机构正在严打那些利用假同行评审来发表论文的科学家们,要求严重违规者返还研究经费。11月12日国家媒体首次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学会(CAST)发布了一项声明:其已调查了数十名涉及同行评审欺诈的科学家。调查结果凸显了中国许多肆无忌惮的论文代理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它们负责兜售代写或欺诈

-中国科学报:谁来为研究生科研“烂尾楼”买单

  要想改变科研“烂尾楼”现象,必须要精简研究生课程、保证学生科研最基本的科研时间,同时要给予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更多的主动权,并对研究生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度。图片来源:www.quanjing.com   “研究生毕业季正式拉开帷幕,投简历、面试、签约等剧情逐步登台。这个学期,快毕业的研究生几乎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