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实现脑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

李英斌 南医大二附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省、市神经外科专业委员、江苏省脑血管病组委员、中国神经康复学会常委;江苏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市学科带头人。对颅内肿瘤及脑血管病的微创手术有较系统的研究,擅长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以及各类脑肿瘤的显微手术,在省内最早应用颅底镜经单鼻孔治疗大型垂体瘤。先后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二次、省厅医疗新技术成果奖六次。 由南医大二附院神经外科李英斌主任主持的《基因检测指导下的脑胶质瘤个体化治疗研究》科研课题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 脑胶质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45%左右。近30年来,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发生率逐年递增,中老年人群尤为明显。胶质瘤大多数呈膨胀性和浸润性生长,手术全切困难。化疗是综合治疗脑胶质瘤的重要步骤之一,特别是对消灭手术后残留肿瘤细胞,防止肿瘤复发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临床应用于神经胶质瘤治疗的“......阅读全文

基因检测-实现脑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

  李英斌   南医大二附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省、市神经外科专业委员、江苏省脑血管病组委员、中国神经康复学会常委;江苏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市学科带头人。对颅内肿瘤及脑血管病的微创手术有较系统的研究,擅长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以及各类脑肿瘤的显微手术,在省内最早应用颅底镜经单鼻

每月近50名患者-通过基因检测实现个体化治疗

  通过基因检测,找到引起肿瘤的突变基因,再通过靶向药物,对肿瘤患者进行个体化医疗是治疗肿瘤的前沿技术。记者昨天从南医大召开的个性化医疗论坛上获悉,南京已成立基因检测的专门机构,并和省人民医院合作将这项研究实现了临床应用,每月有近50名肿瘤患者通过基因检测,实现个体化治疗。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

LifeTechIonPGM:帮助患者实现个体化治疗

  MD Anderson采用癌症分层测序实现个体化治疗   作者:Monica Heger   MD Anderson癌症中心癌症个体化治疗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始对癌症患者进行双层测序方案,以用来指导临床治疗,并开展可行的临床试验。   MD Anderson个性化癌症治疗研究所的医疗主任Fu

简述恶性脑胶质瘤的治疗原则

  手术切除为本,有些易复发。脑胶质瘤主要以浸润性方式生长,扩散速度快,因此加重临床治疗困难,手术治疗的关键是切除肿瘤的同时延长患者生存期,但手术难以将其全部切除,复发性极高,因此,恶性脑质瘤术后联合化疗是极为重要的。

DMAMCL有望成为脑胶质瘤治疗药

  目前非常缺乏具有选择性的靶向肿瘤干细胞的小分子化合物,而且已知的一些化合物也没有共同的结构特征。本研究发现愈创木倍半萜内酯(GSLS)及其衍生物,可以选择性地抑制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干或祖细胞。天然化合物愈创木倍半萜内酯化合物(GSLS) arglabin,是已进入临

概述脑胶质瘤的特点及治疗现状

  胶质细胞瘤的生长特点为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无明显界限,多数不限于一个脑叶,向脑组织外呈指状深入破坏脑组织,偏良性者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恶性者瘤体生长快,病程短。  国内外对于胶质瘤的治疗普遍为手术、中医药、放疗、化疗、X刀、和γ刀。  胶质瘤手术  手术治疗基于胶质瘤的生长特点,理论上手术不

全球首发!脑胶质瘤基因检测试剂盒上市

   泛生子自主研发的“人IDH1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和“人TERT基因启动子突变检测试剂盒”(以下简称IDH1/TERT基因检测试剂盒)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审查,成为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适用于脑胶质瘤IDH1/TERT基因的检测试剂盒!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准产批件通知 

个体化抗栓治疗与基因检测之阿司匹林

心血管系统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上述疾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多种手段。药物治疗对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控制、延缓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常规使用的抗凝药、抗血小板药、降脂药、血管扩张药等普遍存在个体差异现象

周宏灏院士:基因检测是实现个体化医学的必然手段

  7月5日,第九届生物产业大会暨首届“中国光谷”国际生物健康产业博览会在武汉召开,本次会议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生物产业引领转型”为主题,共设置了14个专业细分论坛,旨在为从事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的相关人员提供政策研讨、学术交流、产品展示、项目合作、融投资对接的综合性平台。  5日下午,分论

脑胶质瘤免疫治疗的进展与展望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原发性恶性肿瘤,其侵略性强,常规疗法并未显著延长病人生存期,2年生存率<25%。免疫治疗在临床研究虽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缺乏免疫器官,血-脑脊液屏障对肿瘤细胞的保护作用等原因,脑胶质瘤的免疫治疗仍面临重重挑战。  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研究进展  

脑胶质瘤的免疫治疗发现新靶点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617.shtm 脑胶质瘤的免疫治疗有了新的靶点。14日,重庆金凤实验室举行2022-2023年度科技成果发布会,集中展示实验室投用以来最新的科研进展。其中,刘新东团队首次阐明IL-8对脑胶质瘤发

绿原酸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为常见且预后较差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占美国脑肿瘤注册中心统计所有脑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31%,占恶性脑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81%,每年发病率为5/100 000例,且呈逐年递增趋势。低级别胶质瘤(WHOⅠ、Ⅱ级)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8年;高级别胶质瘤(WHO Ⅲ、Ⅳ

Life-Tech-Ion-PGM-帮助患者实现个体化治疗

  MD Anderson采用癌症分层测序实现个体化治疗  作者:Monica Heger  2012年10月10日     MD Anderson癌症中心癌症个体化治疗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始对癌症患者进行双层测序方案,以用来指导临床治疗,并开展可行的临床试验。  MD Anderson个性化癌症治疗

基因突变检测指导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

  肺癌是全球排名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80%至85%,早期手术后复发转移率较高,中晚期对放化疗治疗不敏感,死亡率高,临床迫切需要更有效的方法来支持NSCLC的诊断和治疗。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近10年来国

个体化抗栓治疗与基因检测之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常用药治疗心绞痛的急用药物,其能够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在膜上或膜附近经过线粒体乙醛脱氢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 ALDH2)的代谢,形成一氧化氮(NO),NO通过鸟苷酸环化酶促使钙离子进入肌浆网和细胞外,造成血管平滑肌扩张,从而缓解心脏缺血症状。在临

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测技术指南

个体化治疗检测技术指南(试行)》包括什么内容?《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测技术指南(试行)》主要内容包括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测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质量保证规范,从而使临床医生能够了解所开展检测项目的临床目的、理解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及对治疗的作用,并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

脑胶质瘤病例报告

脑胶质瘤指起源于神经上皮组织来源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按肿瘤的恶性程度,世界卫生组织将胶质瘤分为Ⅰ~ Ⅳ级,Ⅰ~Ⅱ级为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s,LGGs),Ⅲ~Ⅳ级为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s,HGGs)。其中,LGGs约占脑胶质瘤的15%

理解作用机制实现抗抑郁治疗的个体化方案

尽管目前已有很多种抗抑郁治疗手段,仍有很多患者未能对治疗产生应答或维持缓解:其中一些是因为没有找到有效的疗法;另一些患者虽然症状改善,但无法耐受治疗副作用;还有一部分患者的症状在日后发生了改变,如起初为单相抑郁,随后表现出躁狂或轻躁狂。治疗抑郁症患者时,精神科医生可通过不断平衡治疗的疗效和耐受性,并

PDPN蛋白有望成为脑胶质瘤潜在治疗靶点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分子病理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曾凡博士等一项研究发现,PDPN蛋白在脑胶质瘤的发生、进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作为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及分子治疗的潜在靶点。这项研究为脑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刊发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上。  Pod

Nature子刊:新型纳米药物靶向治疗脑胶质瘤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高小玲研究员课题组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Lipoprotein-Biomimetic Nanostructure Enables Efficient Targeting Delivery o

PDPN蛋白有望成为脑胶质瘤潜在治疗靶点

  中国网健康讯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分子病理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曾凡博士等一项研究发现,PDPN蛋白在脑胶质瘤的发生、进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作为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及分子治疗的潜在靶点。这项研究为脑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刊发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个体化抗栓治疗与基因检测之氯吡格雷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到2020年,急性冠状动脉梗塞性疾病将是世界上主要的致死原因。    经皮冠状动脉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如何实现即时个体化医疗?

  恶性肿瘤的高度异质性使不同个体之间存在药效的差异,给临床诊治造成了很大困扰。人类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与肿瘤生物学研究成果的涌现,推动了肿瘤个体化医疗模式的兴起与快速发展。它提倡先检测与药效相关的基因或生物标志物,实现对肿瘤的分子分型,从而选择适合特定个体的药物,提高药物疗效及降低不良反应。目前

樊小龙团队在脑胶质瘤分子分型个体化诊断技术上取进展

  胶质瘤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肿瘤,也是中枢神经系统病死率最高的肿瘤。尽管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胶质瘤的治疗效果仍然未能取得实质性改善。胶质瘤具有高度的异质性,不易归类诊断。现有的诊断延用上世纪20年代美国神经外科专家HarveyCushing提出的分类理念。根据胶质瘤的形态学特征,假定胶

科学家发现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新途径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起源于大脑的神经胶质细胞。通过增加低密度脂蛋白(LDL)形式胆固醇摄取的代谢重编程,是包括高级别脑胶质瘤(HGG)在内的肿瘤细胞保持快速生长的一种方式,因此,LDL受体(LDLR)或可成为肿瘤治疗干预的潜在靶标。近期,诺丁汉大学与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许多供养HG

神经干细胞植入脑胶质瘤鼠的治疗性变化

免疫组化染色(×400)见神经干细胞移植后脑胶质瘤模型大鼠肿瘤组织Caspase-3的表达(箭头所指)   神经干细胞植入荷瘤鼠体内肿瘤后,可使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局限化,但相关机制尚不清楚。Ras/Raf/Mek/Erk信号级联通路的异常激活在胶质瘤发生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抑制该信号通路的过度激

恶性脑胶质瘤的分类介绍

  1、星形细胞瘤  为胶质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40%左右。病理分型为Ⅰ级(星形细胞瘤),Ⅱ级 (星形母细胞瘤),Ⅲ~Ⅳ级(多形胶母细胞瘤)。Ⅰ~Ⅱ级星形细胞瘤为低度恶性,起病缓慢,肿瘤在CT及MR的表现多为实性或囊性,边界不清,肿瘤实性部分或囊性结节均可强化。临床表现与病灶部位不同进行性地出现相

脑胶质瘤医工交叉治疗研究获新进展

脑胶质瘤医工交叉治疗研究 山东大学供图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教授李刚团队与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刘宏团队在脑胶质瘤医工交叉治疗领域取得新进展,该研究通过构建基于工程化外泌体负载磁性纳米颗粒的铁死亡疗法,为脑胶质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5月5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先进科

脑胶质瘤精准治疗——标志物及信号通路盘点

   脑胶质瘤(Glioma)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恶性肿瘤,年发病率约 10/10万,大多生长在脑中央沟区、丘脑或脑干等重要区域,生长呈侵袭性、无限制性与周围正常脑组织无明显界限。因此,手术治疗一方面切除范围受限,另一方面难以彻底切除肿瘤,造成手术切除后复发率高。  目前,化疗仍是治疗神经胶质瘤的

科研新突破登Nature子刊,泛生子再掀癌症基因的“面纱”

  泛生子致力于从癌症基因开始寻根溯源,揭示肿瘤产生的根源及其赖以发展的关键机制,通过临床转化为癌症患者带来希望。   近日,由美国杜克大学讲席教授、泛生子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阎海教授领衔的泛生子团队,联同杜克大学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完成的最新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